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原子频标的准确度计量基础,目前最好频标铯束频标。由于腔相移等因素制约,进步提高铯频标的准确度遇到了困难。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种新型频率基准——铯原子喷泉频标,它克服了传统铯束频标中腔相移问题,准确度已达到10-15,稳定度可达

  • 标签: 铯原子喷泉频标 准确度 原子频标 铯束频标 铯频标 频率基准
  • 简介:受有关方面委托,上海天文台于1991年研制成功种车载工程型氢原子钟。该标准于去年经多种运输工具转运,长途跋涉运到我国西北某地执行任务。实地使用表明,该标准结构可靠,性能良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本文简述该种车载工程型氢原子标准设计特点和性能指标。

  • 标签: 氢原子钟 设计 工程车 工作原理
  • 简介:从硬件和软件设计角度介绍了双水平卫星跟踪望远镜运动控制技术实现。其检测运动角编码器采用BISS传输,能够高速通信(10MHz),比传统SSI模式传输数据更稳定和安全可靠。望远镜二个运动轴具有快/慢/微动三档,可以由用户分别设置速率,同时又设置了限位功能。GPS模块则为系统提供了精确时间,激光发射设置则满足了用户特殊需求。通过测试表明该电控卡能够配合CPU相关软件实现对卫星精确定位和跟踪,满足了实际性能要求。

  • 标签: 运动控制 BISS GPS 卫星跟踪
  • 简介:人卫跟踪仪采用地平跟踪机架,由于这种机架固有的天顶盲区,致使观测数据不连续而造成卫星精密定轨困难。讨论了小型光电人卫跟踪仪ALT-ALT机架原理,分析证明采用这种机架形式没有天顶盲区、跟踪速度和加速度较小。同时提出了种新颖摆动叉ALT-ALT跟踪机架,具有全天覆盖无遮挡、体积紧凑小巧等优点,其力学性能也十分优良,适合小型光电人卫跟踪仪和流动观测仪器使用。

  • 标签: 人造卫星跟踪仪 跟踪机架 结构力学 空间目标光电成像跟踪
  • 简介: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重要射电天文技术,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国际上广泛采用深空探测器高精度测量手段。硬件相关处理机则是VLBI数据预处理核心设备。随着以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为实现平台嵌入系统不断发展,用FPGA和嵌入系统作为实现方式成为硬件相关处理机研究个方向。研究了如何利用嵌入千兆以太网传输系统对硬件相关处理机长期累加子系统(LTA)进行改进。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硬件相关处理机 嵌入式系统 千兆以太网 FPGA
  • 简介:为了定量估计云南天文台2.4m地平反射望远镜配置新CCD照相机散射光消除程度,B,V,R,I各波段分别拍摄了天顶区附近晨昏蒙影天空平场。实测表明,如果不同旋转角度所拍平场取平均,对于视场绝大部分区域(不包括视场4个角以及尘粒像斑区域),该望远镜受散射光影响为-0.25%~+0.25%;但是对于需要平场精度为0.1%~0.2%观测工作,该望远镜有困难。未来使用6000×6000CCD(更大视场)时,散射光影响有待再次测定。

  • 标签: 2.4m望远镜 CCD平场 散射光
  • 简介:中国--德国VLBI测计划(Chinese-GermanVLBIGeodeticCampaign(CGVGC))从1989年开始,历时3年,每年观测个月左右,使用上海天文台佘山站25米射电望远镜(中国)和Wettzell基本站2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第年得到UT1结果,其趋势与国际射电干涉网(IRIS)给出了加强观测结果相同。但有大约0.2-0.3ms系统偏离得不到解释。其原因在能位于太平洋网佘山站坐标与位于大西洋网或欧洲网台站联合观测中不协调引起。

  • 标签: 射电观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天文大地网 VLBI测地计划
  • 简介:~~

  • 标签: HZ
  • 简介:上海VLBI相关处理中心引进了款国外新近研发VLBI相关后处理软件PIMA,它在相位校准、复带通校准和条纹搜索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特别适合于射电源成图和绝对天体测量。以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sianPacificSpaceGeodynamics,APSG)测VLBI观测为样本,介绍了PIMA软件及配套数据分析软件VTD/Post—Solve特点和处理流程。对PIMA获得观测量文件以及国际VLBI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服务(InternationalVLBIServiceforGeodesyandAstrometry,IVS)常规数据处理获得观测量文件,分别进行了台站坐标和射电源位置参数解算。二者解算结果在测量误差范围内致,且低信噪比情况,PIMA获得了更多观测量。后续APSG观测将包括更多数量微弱射电源。PIMA软件有望在此类数据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VLBI APSG观测 相关后处理 数据分析
  • 简介:天文国介般都从地球大气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可能原因,其中关键地方铅垂线变化。作者认为,天文时纬仪器特长能检测铅垂线连续变化,若经改进,它即能铅垂线变化,又能对地震预测提供有益信息。

  • 标签: 天文时纬观测 地球物理 残差波动异常 地震 构造活动
  • 简介:本文利用模拟观测资料,估计了中国卫星跟踪网对近卫星定轨和测定些跟踪站地心坐标所能达到精度。同时分析了近卫星定轨主要误差源,如大气模型、地球引力场模型不确定性和跟踪网站坐标的误差等所产生影响。

  • 标签: 近地测地卫星 定轨精度 地心坐标 大气模型 地球引力场 SLR观测
  • 简介:给出了种高实时距离门控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性价比Spartan-3XC3S200FPGA芯片实现。相比传统距离门控设计将距离门控计算放在计算机内进行,该方法把运算任务从计算机中抽调出来放在FPGA内部进行,最大程度地保证距离门控系统运行高精度、高工作频率及高实时。针对此方法基本原理、运行流程及些关键部分实现作出了详细论述,如串口部分及其传输协议,乘法模块实现以及大气后向散射避免方法等。

  • 标签: 距离门 Sprtan-3 XC3S200 高实时性 高重复率卫星激光测距
  • 简介:介绍了稀疏矩阵四种常见形式以及稀疏矩阵技术天测与测VLBI数据处理中应用。推演了天测与测VLBI数据综合解算中所用稀疏矩阵形式待估参数求解和协方差矩阵估算算法。通过对是否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方程求解(乘法和加法)运算对数估算和比较,表明普通最小二乘方法运算对数约为参数总数3次方,而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运算对数近似与参数总数成线性关系,从而能够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大样本数据处理中显著缩短计算时间。

  • 标签: 稀疏矩阵 VLBI 数据处理 天文测量
  • 简介:介绍了测空间VLBI论证实验(GEDEX)观测方案、预期目标和已获得实测资料概况,并对测空间VLBI单源观测导致奇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检验。对空间VLBI—空基线时延解析表达式分析表明,空间VLBI天文测参数联合平差要求每次实验至少观测3颗射电源。基于对法矩阵数值检验,GEDEX实验单源观测资料可用于定轨和解算地球定向参数(EOP),但用于地面VLBI站坐标测定时,地面站坐标与钟参数强相关。为了克服单源观测导致奇异性,我们提出在VSOP卫星观测过程中,增加地面站对其它射电源观测;或者资料处理中,延长观测资料时间跨度,以包括多颗射电源观测资料

  • 标签: 空间VLBI VSOP卫星 空间测地 论证实验 奇异性
  • 简介:对于有限温度复Φ^6场严格证明了不同温度其超势微超空间中等势线可以相交(4个或2个交点),也可以不相交。

  • 标签: 量子宇宙学 等势线 微超空间 相交性
  • 简介:由于磁带回放不稳定性及磁带与处理机不匹配,导致由磁带导人硬盘数据误码率很高,影响了送入处理机数据可用率。结果显示,采用核对软件能将数据可用率提高个数量级。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 核对软件 磁带回放 误码率
  • 简介:利用依巴谷暂定星表(H37)为统参考架解算出地极坐标序列POLE95序列,分析了地极价值长期变化、Markowitz变化和其它低频变化。从两个序列得到地极移动长期漂移速度平均值为3.86mas/yr,方向为西经82°.7;对Markowitz波动分析表明,其周期约为25-30年,周期和振幅变化程度分别为10%和40%。

  • 标签: 地极坐标 地极移动 长期极移 依巴谷暂定星表 漂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