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西花蓟马是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入侵害虫。【方法】本文通过改进的STE法提取西花蓟马的基因组DNA,对西花蓟马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DNA、引物、Taq聚合酶、buffer缓冲液、dNTPs、Mg^2+和去离子甲酰胺等7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初步筛选出各因素的较优浓度;然后对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设计试验L15(4^4),建立了适合西花蓟马ISSR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结果】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包含模板DNA30ng、10×Buffer2.0μL、引物1.05μmol·L^-1、Taq聚合酶2.0U、dNTPs212.5μmol·L^-1及MsS042.25mmol·L^-1。【结论与意义】利用采自云南昆明、玉溪、楚雄、红河、保山、昭通、丽江、大理和普洱9个地方的西花蓟马样本对所建立的反应体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体系适用于西花蓟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西花蓟马的种群结构奠定基础。

  • 标签: 西花蓟马 ISSR-PCR 反应体系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试验
  • 简介:【目的】蛋白样品的制备是获得良好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的前提,建立合理的西花蓟马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图谱,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实验以西花蓟马成虫为实验材料,对比了饱和酚法、TCA/丙酮法和直接裂解法3种蛋白提取方法,从中选出最适宜双向电泳分析的一种蛋白提取方法.【结果】3种方法蛋白提取率差异显著,直接裂解法蛋白提取率最高,饱和酚法的蛋白提取率最低;3种方法的SDS-PAGE条带数差异不明显;TCA/丙酮法的双向凝胶图谱效果最好,蛋白点最多.【结论】TCA/丙酮法能够有效去除西花蓟马蛋白中的干扰物质,是最适合西花蓟马双向凝胶电泳的蛋白提取方法,为后续西花蓟马在蛋白组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西花蓟马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蛋白提取
  • 简介: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实现作物性状的定向改造,在解决粮食增产、环境污染、节水增效,以及改进农产品质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同时,转基因技术具有潜在的风险,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状况,包括法规制度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旨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知识。

  • 标签: 农业转基因生物 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 安全监管
  • 简介:【目的】印加孔雀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发现,局部呈现生态危害。分析印加孔雀草生态适应性特点,可以有针对地提出其风险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确定其危险级别。【方法】对印加孔雀草的分布、危害情况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定性分析其生态适应性特点,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风险,确定其危险级别。【结果】根据风险指标体系准则层的赋值,其中入侵性R1为83,适应性R2为88,扩散性R3为65,危害性R4为84,计算得出印加孔雀草风险值(R)=80>61,属于具有危害性和侵入性的物种。【结论】印加孔雀草为具有危害性和侵入性的物种,应严格禁止引入。由于该植物已经传入我国,应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开展检疫、监测和灭除,防止其传入其他还未发生的地区。

  • 标签: 印加孔雀草 风险评估 管理措施 入侵植物
  • 简介:[背景]褐拟谷盗分布广泛,成虫和幼虫都可取食谷物、豆类、干果及其加工品等.危害后发出难闻的气味,并在受害物上呈现明显损害痕迹,是粮谷储藏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方法]通过分析褐拟谷盗在我国传入、定殖、扩散的可能性,危害影响、危害管理难度等方面内容,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中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来计算褐拟谷盗的风险程度,建立了一、二级评判标准的计算模型,对褐拟谷盗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对其传入中国的风险做出综合评价,得出风险评估值R=2.22.[结论与意义]褐拟谷盗在我国属高度危险的有害生物,需要在全国各口岸加强检疫,分析结果可为开展褐拟谷盗的检疫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褐拟谷盗 风险分析 多指标综合评估
  • 简介:本文以中季稻区稻田主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捕食天敌蜘蛛的田间系统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害虫—天敌—农药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害虫管理系统工程的原理,处理害虫、捕食天敌与农药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稻纵叶螟—蜘蛛—甲胺磷和稻飞虱—蜘蛛—甲胺磷两系统优化管理模型,绘制了它们的优化反馈控制策略图,利用微机对系统进行最优监控。使用时输入当前田间害虫与天敌数量,就可对系统作出即时的预测和最优决策。该策略确立的控制害虫的最优性能指标,是使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所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之和最小,并且使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处于系统平衡状态。文中比较分析了该策略与基于经济阈值的常规害虫管理策略,指出了新策略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对天敌数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及其意义。

  • 标签: 中季稻 优化管理 农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