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山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线粒体动态分布.方法收集山羊卵母细胞,在M199分别培养4、8、12、16、20和24h,用特异性线粒体标记探针进行标记,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分布情况.结果生发泡期线粒体多分散在卵母细胞胞质内,并且距生发泡有一定距离;生发泡破裂期线粒体逐渐移向染色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线粒体成簇密布在染色体周围.排出第一极体也含有大量线粒体.结论同其他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线粒体分布情况相比,线粒体在山羊卵母细胞分布具有明显相似性.线粒体密布在成熟卵母细胞染色体周围可能与极体排出和受精后染色体迁移有关.

  • 标签: 山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线粒体 特异性线粒体标记探针
  • 简介: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高尿酸血症和腹肥胖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腹肥胖经常在同一个体出现,两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肥胖已成为常见代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高尿酸血症肥胖模型研究,对于阐释高尿酸血症肥胖病理及药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就高尿酸血症肥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腹型肥胖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L嗜肺巴氏杆菌在诊断学及流行病学上意义。方法青霉素液体法诱导,对嗜肺巴氏杆菌L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观察。结果嗜肺巴氏杆菌L具有典型“煎蛋状”(L)和“丝状”(F)菌落,扫描电镜观察,L菌体呈球状、杆状、长丝状:革兰染色呈阴性、缠绕长丝体,具有圆球体及巨型体,细胞壁染色显示细胞壁缺失:对紫外线、新洁尔灭抵抗力较原菌增强5-10倍;自然干燥环境,原菌2d死亡,而L可存活12d:能透过0.45lam滤膜;回复最初几代,其菌体形态较原菌大数倍。结论L嗜肺巴氏杆菌在形态学方面有较大变化,对理化因素及外界环境抵抗力增强,有可能透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本研究提示L嗜肺巴氏杆菌在该菌诊断学及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L型 嗜肺巴氏杆菌 流行病学 诊断学 诱导 抵抗力
  • 简介:本研究以羔羊卵巢母细胞为材料,把体外受精技术应用到绒山羊育种工作,观察了羔羊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及移植产羔效果,以便探讨通过体外受精技术缩短绒山羊育种周期技术途径。对406枚羔羊体外受精卵用M199+hcG、M199+LH和M199+hcG+EGF三种培养基进行体外发育培养。结果是,2-4细胞期胚发育率平均分别为40.0%、43.6%和49.6%;桑椹胚和囊胚发育率平均分别为17.5%、15.8%和18.8%。将49枚Fl代羔羊2-8细胞期胚移植给31只受体母羊,结果有11只妊娠(35.5%)产羔12只(F2代);将24枚F2代羔羊2~4细胞期胚移植给15只受体母羊,结果有2只妊娠(13.3%)产F3代羔羊2只。

  • 标签: 羔羊 育种周期 绒山羊 体外受精卵 细胞期 母羊
  • 简介:本文作者共行大鼠同种肾移植80例.总结出大鼠同种肾移植模型区别于其他小动物移植模型特点。对大鼠同种肾移植模型手术过程作了简明扼要阐述,对其运用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模型成功率。

  • 标签: 大鼠 同种肾移植 手术过程 器官移植 移植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可溶性外分泌因子midkine-a在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过程功能.方法在整体胚胎做midkine-aRNA原位杂交实验;利用原有的转基因斑马鱼系Tg(pmidkine-a:EGFP),动态观察胚胎从出生到心脏发育成形这一段时间心脏荧光表达情况;将原有的转基因斑马鱼体系Tg(phsp:midkine-a:EGFP)胚胎进行热休克而过表达midkine-a,观察胚胎心脏表型;利用Tg(pcmlc2:dsRed)鱼系胚胎心肌细胞核带有红色荧光,能进行单个心脏心肌细胞计数这一特点,将杂合Tg(phsp:midkine-a:EGFP)鱼系与纯合Tg(pcmlc2:dsRed)鱼系交配,以得到Tg(phsp:midkine-a:EGFP/pcmlc2:dsRed)杂合胚胎,对其进行热休克而过表达midkine-a,计算每个胚胎心脏内心肌细胞总数;用吗啉寡聚核苷酸(morphonino,MO)阻碍新生胚胎内midkine-amRNA表达,观察胚胎心脏表型.结果原位杂交试验证实midkine-a在胚胎48hpf(hourpostfertilization,受精后,用来标记斑马鱼胚胎年龄)大时表达于心脏;转基因Tg(pmidkine-a:EGFP)胚胎在72hpf时其EGFP表达于心脏;Tg(phsp:midkine-a:EGFP)胚胎在过表达midkine-a后心脏变小;吗啉寡聚核苷酸敲除midkine-a对胚胎心脏发育无影响;最后在Tg(phsp:midkine-a:EGFP/pcmlc2:dsRed)鱼系胚胎内过表达midkine-a导致其单个心脏内心肌细胞数目变少,与其小心脏外形吻合.结论midkine-a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表达于胚胎心脏;过表达midkine-a导致胚胎心脏内心肌细胞总数减少及心脏变小;敲除midkine-a则对胚胎心脏发育无影响.

  • 标签: 斑马鱼胚胎 心脏发育 midkine-a 心肌细胞池
  • 简介:观察2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肺组织谷氨酰胺果糖转移酶1(Gfat1)表达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18只,模型组28只。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5mg/kg)复制糖尿病模型,统计体重变化及空腹血糖值。RT-PCR方法检测造模成功后2周、4周和6周肺组织Gfat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快,造模开始第28天,第42天,第56天和第70天高脂模型组与对照组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STZ高脂模型组空腹血糖值较高(FBG≥10.0),和对照组比较,FBG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2周,模型组肺组织Gfat1表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模型组Gfat1表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周模型组Gfat1表达高于对照组,但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饲喂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STZ可成功建立2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2糖尿病大鼠肺组织,Gfat1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 标签: 2型糖尿病模型 大鼠 Gfat1 表达 肺脏
  • 简介:目的鉴于目前对斑马鱼视锥细胞视蛋白运输机制并不明确,且缺乏相应抗体,本实验拟构建一种可以在视锥细胞特异表达荧光转基因斑马鱼.方法利用编码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sws1)启动子,构建了一种在紫外敏感视锥细胞特异表达红色荧光蛋白tdTomato转基因斑马鱼.同时,将tdTomato荧光蛋白与非洲爪蟾rhodopsin蛋白末端44个氨基酸相融合,将该融合蛋白定位于紫外敏感视锥细胞外节段,进而可模拟内源性视蛋白定位.结果共筛选出三种不同品系转基因斑马鱼,经过免疫组化分析,确定其中一种转基因品系是正确目标品系.结论该转基因斑马鱼构建将会为进一步研究视锥细胞中视蛋白运输机制提供帮助.

  • 标签: 斑马鱼 视锥细胞 紫外敏感型 SWS1 转基因 sws1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敲除小鼠优化繁育方法及ERα基因敲除小鼠子代鼠鉴定方法,建立ERα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Rα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4种不同交配方式观察子代鼠各表型比率及雌、雄性ERα基因突变纯合子小鼠繁殖能力;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ERα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HE染色观察雌、雄性ERα^-/-小鼠生殖系统表型变化。结果WT、ERα^+/-、ERα^-/-各表型小鼠互交繁殖结果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雌、雄性ERα^-/-小鼠无繁殖能力。与WT比较,雄性ERα^-/-小鼠睾丸脏器系数降低,睾丸病理变化表现为生精小管管腔膨胀,生精细胞层变薄,且排列不规则;雌性ERα^-/-小鼠子宫脏器系数降低,子宫和卵巢病变明显,表现为:子宫浆膜、肌层、内膜层细胞排列不规则,卵巢有囊性病变、充血,无黄体。结论雌、雄性ERα^+/-小鼠交配是繁育ERα^-/-小鼠较好方法;实验所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ERα^-/-小鼠,ERα^-/-小鼠获得为ERα蛋白功能实验研究提供了较理想动物模型。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 基因敲除小鼠 基因型
  • 简介:小鼠、大鼠糖尿病模型对基础与临床防治研究十分重要,不同研究目标对应不同动物模型载体。本文就目前常用2糖尿病鼠类模型构建、主要疾病特征及应用等进行评述,为研究者了解、选择适合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标签: 2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鼠类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探索饮酒是否促进乳腺癌恶性进展,且这一作用是否与其诱导慢性应激有关。方法利用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体内观察2%乙醇慢性处理小鼠乳腺癌E0771细胞对体内细胞生长转移影响;利用体外细胞学实验观察0.2%乙醇慢性诱导对小鼠乳腺癌细胞E0771增殖、迁移及非锚定生长能力影响;同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索细胞内ROS水平及慢性内质网应激蛋白如p-eIF2a、Bip、XBP1-s等蛋白表达水平是否发生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饮酒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速度加快,转移增加;体外酒精处理可以显著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酒精慢性处理可以诱导ROS、内质网应激活化蛋白p-eIF2a、Bip、XBP1-s表达上升。结论饮酒可能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内质网应激促进其恶性进展。

  • 标签: 酒精 乳腺癌 内质网应激 小鼠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2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谱变化,探讨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研究应用。方法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37mg/kg建立2糖尿病模型,动态检测空腹血糖(FBG)变化,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INS)水平。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2、4、6、8周收集大鼠尿液,采用氯甲酸乙酯(ECF)衍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检测大鼠尿液代谢谱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FBG持续升高,FFA、TG、TC明显升高,血清INS含量明显降低;造模后,模型组大鼠代谢谱与对照组完全区分,随时间变化逐渐偏离;比较两组差异,从差异变量鉴定出10个生物学标记物。结论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STZ造模2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组学发生明显变化,尿液代谢组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糖尿病大鼠病理变化。

  • 标签: 2型糖尿病 大鼠 高糖高脂喂养 链脲菌素 代谢组学
  • 简介:目的以大鼠胆源性胰腺炎模型为对象,比较国外相关评分标准,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48只SD大鼠分善宁(16只),对照(21只)和假手术(11只)不同处理组,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诱发大鼠急性坏死胰腺炎,参照Schmidt等普通病理学评分标准加以改进,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评定不同标准病理组织学评分准确性。结果急性坏死胰腺炎大鼠解剖时见大量红色腹腔渗液,最多者达体重6%;光镜下见胰腺组织明显出血,腺细胞坏死;小叶破坏,结构紊乱,小叶间隔大量红细胞;肝脏,心脏,肺和肾脏也出现组织充血,出血等,不同处理组4项组织学评分标准显示Schmidt方法不能显示组间出血严重程度,炎症,水肿,坏死3项过于繁冗。以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平均值和分级评分比较,组间出血显示显著性差异。结论1)腹腔大量红色渗液,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胰外多器官损伤等是这一模型特征;2)在简化Schmidt评分标准水肿,坏死,炎症等3项和出血指标以及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基础,作者提出新标准,以更为准确合理地评定大鼠急性坏死胰腺炎病理组织学特征。

  • 标签: 大鼠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病理特征 评定方法
  • 简介:目的探索小鼠基因组39个微卫星PCR条件,评价微卫星在小鼠遗传检测运用.方法采用梯度法探索39个微卫星PCR条件;选择本中心不同来源及引种时间C57BL/6、BALB/c、DBA/2J、CBA/N、FVB/NJ、ICR共6个品系(8个组)小鼠,每组采用10只个体鼠尾,提取DNA混合成DNA池,用39个微卫星扩增后电泳观察、比较种系纯度.结果小鼠微卫星PCR条件差异较大,Mg2+浓度多数在1.5mmol/L左右,退火温度多数在59℃左右.在6个品系小鼠39个微卫星位点中,C57BL/6、BALB/c、DBA/2J都是纯合;其余品系有1~3个杂合位点.BALB/c在D5Mitl68、D8Mit320、D13Mit262三个位点,DBA/2J在D14Mit205位点与数据库记录有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小鼠39个微卫星提供了候选PCR条件,对6个品系小鼠微卫星概貌及微卫星运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小鼠 微卫星 检测 PCR条件
  • 简介:目的研究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VYS)向多胚层组织分化潜能和在逆转录病毒感染下肿瘤性转化特征。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移植位点条件下,观察VYS体内外分化改变;另外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荧光蛋白基因(GFP)转染12d卵黄囊细胞,对GFP标记转化细胞进行体内外研究。结果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均对体外培养或体内移植大鼠卵黄囊向三个胚层分化进程无特异导向性。将荧光蛋白标记卵黄囊克隆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长出了未分化间质细胞肉瘤。结论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具有向三胚层分化潜能;逆转录病毒感染导致卵黄囊间质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

  • 标签: 卵黄囊 逆转录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细胞转化 肿瘤
  • 简介:目的建立分离纯化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胰岛方法,对其体内外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结合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纯化NOD小鼠胰岛。应用体外糖刺激实验检测分离纯化胰岛功能,以及通过监测移植小鼠血糖、体重变化及糖耐量实验对移植胰岛体内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被膜下移植胰岛存活情况。结果胰岛产率为(116±12)个胰岛/胰腺,纯度〉90%。体外糖刺激实验结果显示,NOD小鼠胰岛糖刺激胰岛素释放水平明显低于KM小鼠胰岛。胰岛移植实验显示,移植胰岛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体重和糖耐量,但改善作用一般仅能维持2周左右。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肾被膜下可见胰岛素阳性胰岛细胞团,并且在残存移植胰岛细胞团周围存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通过改良小鼠胰岛分离方法可由NOD小鼠分离得到大量较高纯度胰岛,可用于今后探索如何阻断自身免疫损伤保护移植胰岛研究。

  • 标签: 非肥胖性糖尿病 胰岛 分离纯化 移植 小鼠
  • 简介:目的建立缺血性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探讨其胶原沉积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予以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0mg/kg,每天2次,连续10d。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体表心电图,45d后处死小鼠,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Ⅰ、Ⅲ胶原纤维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肝、肾组织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心率加快(P〈0.05);心脏胶原沉积较多,MMP-9、TIMP-1、LN表达上调(P〈0.05),肝、肾组织LN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制备缺血性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其机制与MMP-TIMP失衡有关。

  • 标签: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纤维化 小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miR-31转基因小鼠,检测其主要组织器官miR-31表达变化情况对在体miR-31过表达应用提供合格工具鼠。方法使用Gatewaycloning技术构建miR-31过表达载体,使用DNA显微注射技术将构建好载体注入受精卵内,随后转移至假孕母鼠内,待其自然生产。将新生小鼠提取尾部DNA,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miR-31过表达阳性小鼠,筛选阳性小鼠饲养繁殖。另取阳性小鼠,提取主要组织器官miRNA使用RT-PCR检测其miR-31表达量。同时对比阳性小鼠和野生小鼠神经系统Nestin表达和神经干细胞数量。结果成功构建了miR-3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并在屏障环境下饲养繁殖至14代以上。各主要组织器官miR-31表达均升高且稳定表达。阳性小鼠Nestin表达和神经干细胞数量均高于野生小鼠。结论通过使用Gatewaycloning技术成功构建了miR-3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且在各代小鼠miR-31表达稳定,神经系统内神经干细胞数量多于野生小鼠,可为进一步研究miR-31过表达后在体内功能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良好工具小鼠。

  • 标签: MiR-31 转基因 FVB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他克莫司对大鼠血糖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70~85g,随机等分为三组。A组大鼠为他克莫司加五脂胶囊组,每日给予他克莫司(普乐可复AstellasIrelandCo.,Ltd生产)2mg/kg和五酯软胶囊(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粒/kg;B组为他克莫司组,每日给予他克莫司2mg/kg;C组为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均在空腹时灌胃给药,用药1h后喂食。用药时间为5个月。每月监测大鼠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空腹血糖。结果在用药1~5个月期间,A组大鼠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均明显高于B组。在用药第1个月和第2个月,三组大鼠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第3个月后,A、B两组大鼠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组大鼠血糖略高于B组,二者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4、5个月后A、B两组大鼠血糖持续升高,并且A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B组(P〈0.01);A组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敏感指数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他克莫司通过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大鼠血糖升高,这种升血糖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

  • 标签: 他克莫司 不良反应 血糖 胰岛素 移植后糖尿病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HAMI3379)对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24h,建立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鲁司特、HAMI3379组,每组20只,术前3d开始腹腔注射给药,1次/日,术前30min给药1次。观察再灌注24h神经症状及功能;尼氏染色法观察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免疫印迹法检测皮层、海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表达情况;电镜观察海马区自噬小体。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普鲁司特、HAMI3379组可提高神经症状评分,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减轻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及丢失,减少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表达及海马区自噬小体数量。结论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下调大脑皮层、海马区自噬减轻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长爪沙鼠 全脑缺血 普鲁司特 HAMI 3379 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