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 CA125和 CEA用于卵巢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 2013.1~2015.12之间我院收治的 50例卵巢癌患者,设为恶性组,同期收治的 50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设为良性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在所有受检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血清 CA125和 CEA的检测对比。结果: CA125水平对比显示,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5.563, 27.461, P< 0.05),良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t=4.589, P< 0.05); CEA水平对比显示,恶性组同样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4.215, 13.642, P< 0.05)。恶性组患者的 CA125、 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t=1.814, P> 0.05)。结论:血清 CA125和 CEA能够对卵巢囊肿的良恶性作出鉴别诊断,联合检测能够为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卵巢囊肿 CA125 CEA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1年 1月至 2015年 6月因临床疑诊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的孕妇 5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应用经腹部联合经会阴部超声检查,并随访手术 -病理检查结果,评价超声检查在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 51例拟诊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经手术或病理确诊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为 38例,非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 13例。产前超声正确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植入 32例,不合并植入 12例。漏诊 PPP合并植入 6例,误诊 1例。超声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 84.2%、 92.3%、 86.3%。 结论:结合临床,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可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产前检出率,尽早干预以降低孕妇及胎儿围产期风险。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超声检查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腹部创伤患者的 CT 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选择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收治腹部创伤患者 84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B 超诊断和 CT 诊断,将 B 超诊断结果、 CT 诊断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CT 诊断腹部创伤具有 95.2% 检查准确率, B 超诊断腹部创伤具有 81.0% 检查准确率, CT 诊断准确率高于 B 超。 结论: 在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 CT 具有重要价值,其能够为患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CT诊断 腹部创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超声诊断仪是临床影像检查的很主要和直接的方法,了解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和它的工作原理,以及维修与维护方法,使得超声诊断仪的操作方法安全准确,并延长它的使用周期和寿命。学会合理的维护和维修超声诊断仪,降低其维修的费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 标签: 超声诊断仪 应用 故障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盆腔螺旋 CT检查诊断早期阑尾炎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 2016年 2月 -2017年 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48例疑似阑尾炎患者为探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螺旋 CT检查资料进行后顾,并对比患者的病理、手术以及后期的回访状况,并对螺旋 CT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CT诊断为阑尾炎患者有 33例,而且这 33例患者均为真阳性,其中有 12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 11例为急性阑尾炎穿孔,有 8例为阑尾炎结石,其余 2例患者为假阳性。 CT诊断非阑尾炎患者有 15例 ,其中有 13例真阴性,有 2例假阴性。经 CT检查这 13例真阴性患者都患有其他病症,有异位妊娠 2例,急性蒂扭转 3例,胃穿孔 5例,卵巢破裂 1例,急性胰腺炎 2例。虽然未应用 CT对 2例假阴性患者进行诊断,可是经过影像学检查,明显怀疑这 2例患者患有急性阑尾炎,予以其剖腹检查措施后,证明 2例患者均为阑尾炎。结论 采用螺旋 CT 的诊断方式,显著提升诊断的精确性,能有效发现非阑尾炎患者的其他病症,为临床治疗提供充足、有效的诊断依据,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智能分光比色内镜( FICE)在早期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6月疑似食管癌患者 1257例,先后经过 FICE内镜和碘染色内镜检查,对比两种内镜的敏感度、特异度、 ROC曲线下面积、胃镜后疼痛评分。结果 1257例疑似患者中病理确诊为早期食管癌的共 62例, FICE胃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为 95.24%,特异度为 99.75%;碘染色胃镜的敏感度为 92.06%,特异度为 99.83%,两组 ROC曲线下面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FICE内镜后疼痛自评表得分低于碘染色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ICE内镜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上可取得很好效果,相比碘染色内镜,其疼痛程度更低,拥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 ] 食管肿瘤 智能染色内镜 碘染色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 C 检测用于诊断糖尿病肾病病人临床价值 . 方法:随机选择 2013 年 11 月 -2016 年 6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肾内科糖尿病肾病 98 例参与研究,其中 50 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为 A 组,而 48 例为糖尿病无肾损伤为 B 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 45 例作为参照组。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 C 含量,分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等指标。 结果:经检测发现, A 组、 B 组以及参照组的血清胱抑素 C 含量分别为( 3.64±0.86 ) mg/L 、( 1.24±0.26 ) mg/L 和( 0.92±0.23 ) mg/L ,明显 A 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 含量与其余两组的比较差异明显, P< 0.05。且 A 组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等指标与参照组差异大,具备统计学的方面( P< 0.05)。结论:血清胱抑素 C 检测用于诊断糖尿病肾病病人临床价值高,对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 C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增强 CT指导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EBUS-TBNA)在明确肺门或纵膈肿大淋巴结病理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 例患者分为 2 组,增强组为术前行胸部增强 CT检查,发现最可疑病灶,确定位置, EBUS-TBNA中直接进入靶目标,进行穿刺;常规组术前未行增强 CT检查,术中寻找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比较两组活检时间、穿刺淋巴结个数与成功率、确诊率。结果 增强组在检查时间与穿刺淋巴结个数上小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而在成功率与确诊率上两者相似( P>0.05)。结论 EBUS-TBNA在纵膈淋巴结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而术前联合增强 CT指导可减少检查时间与穿刺淋巴结个数,减轻患者痛苦与费用。

  • 标签: 支气管内超声 增强 CT 纵膈淋巴结 经气管针吸活检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 C反应蛋白( CRP)单项及联合应用在儿童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某医院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354例及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 50例的临床检查资料。 结果:CRP诊断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 AUC为 0.80( 95%CI0.76-0.85),在诊断阈值为 9.15mg/L时敏感性 0.65、特异性 0.86 、阳性似然比 4.71、阴性似然比 0.41、 Youden 指数 0.5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2月 ~2016年 8月收治的 48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 48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胱抑素 C 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比两组血清胱抑素 C 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 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胱抑素 C和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于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早期肾损伤 血清胱抑素 C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0例糖尿病患者( 2016年 1月 17日到 2017年 3月 17日期间),另选 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后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Ⅰ型糖尿病患者 CADA阳性率为 83.33%; ICA阳性率为 70.00%,明显高于Ⅱ型糖尿病, 2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P值< 0.05。糖尿病患者 CADA及 ICA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05。且血清 CAD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ICA, P< 0.05。结论: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对糖尿病的分型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糖尿病 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