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区随机高血压人群中早期损伤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9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碱性苦味酸法检测尿肌酐,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30mg/g时为阳性;同时空腹12h以上检测血肌酐、尿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结果976例高血压患者中,ACR阳性184例,占18.9%(184/976)。ACR阳性患者BMI、收缩压及血尿酸明显高于ACR阴性患者[(26.8±3.1)kg/m2比(24.1±3.0)kg/m2、(175±25)mmHg(1mmHg=0.133kPa)比(162±20)mmHg、(397.7±51.3)肛mol/L比(291.4±52.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构成、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降压药物治疗史、高血压病程、舒张压、TC、TG、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区随机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发生率较高,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BMI及血尿酸。

  • 标签: 高血压 白蛋白尿 多相筛查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功3项检测对高血压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功3项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检测,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及异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功3项检测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或不适感。结论检测功3项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诊断,安全性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肾功3项 早期肾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功能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9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酸(UA)、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胱抑素C(CysC)四项指标。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mALb、UA、NAG、CysC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单项阳性率更高,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Alb、UA、NAG、CysC等指标是临床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常见敏感指标,肾功能指标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方法简单易行,对高血压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肾功能四项检测 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早期损伤患者采用尿微量蛋白检测方式,查看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高血压早期损伤患者参与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对两组人员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查看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α1-微球蛋白等指标数据,并查看两组人员的生化指标水平,记录观察组患者的检测阳性率。结果高血压Ⅰ期患者的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高血压Ⅱ期患者的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高血压Ⅲ期患者的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中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具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的意义。方法选择12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设为实验组(根据病程分为Ⅰ、Ⅱ、Ⅲ期)和12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RBP浓度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浓度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尿RBP和MAlb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程延长,其浓度水平呈现逐步升高趋势;Ⅰ期组老年患者的尿RB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MAlb阳(P<0.05),联合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果(P<0.05),但Ⅱ、Ⅲ期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RBP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辅助诊断的有效指标,对损伤病情监测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早期损伤患者联合检测尿RBP和MAlb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 标签: RBP MAlb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尿生化指标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伤患者136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者136例,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及各指标阳性率。结果: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相比,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均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尿生化指标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伤诊断中可作为实验室指标,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血尿生化指标联合诊断能够促进诊断准确率提升。

  • 标签: 肾损伤;原发性高血压;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病人体内包括尿mALB在内的等殊多因素与损害之间的关系,从而便于高血压早期损害的及时治疗。方法在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分成两组即EH组(90例)与健康对照组(30例),把高血压病人的尿mALB等因素的测试并进行对应分析,同时应用替米沙坦病人进行治疗,且比较尿mALB、β2-MG等各个因素在用药前后发生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在血压、尿蛋白阳性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尿mALB、β2-MG阳性率的差异上却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定期检查尿mALB和β2-MG两个因素,并且给予对应的治疗,那对防止和延缓肾功能受到伤害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研究
  • 简介:高血压损害的较早期,因肾脏具备较强的储备和代偿能力,一般没有明显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在肾小球受损早期,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仍可维持在正常水平,一般只有在肾小球严重损害,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50%以下时,血BUN、Cr浓度才明显升高[1].一旦出现临床表现或常规检测发现异常,很难逆转,但高血压早期损害时存在可逆性.因此,血清BUN和Cr不能在早期反映肾脏损害情况,通过检测某些敏感指标早期发现损害对高血压损害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将高血压早期损害的相关检测指标作简要概述.

  • 标签: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损害检验中早期损伤标志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6例,其中合并损伤的患者18例为实验组,未见损伤的患者18作为参照组,针对2组患者均采用损害检验,对比2组患者检验指标及阳性检出情况。结果2组肌酐、尿素氮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均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比例明显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患者通过损害生化检验能够确定其损伤情况,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肾损伤 标志物 老年 高血压 肾损害检验
  • 简介:目的检测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方法选取健康对照(NGT)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组、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且糖耐量减低(IFG/IGT)组,每组各检测100例。测定各受试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活性,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尿微量清蛋白(mALB)浓度、血清尿素氮、肌酐浓度,并镜检尿红细胞数量。结果高血压合并IGT组、高血压合并IFG/IGT组的尿NAG、GAL活性、尿β2-MG浓度、尿CystatinC浓度均高于NGT组(P值均小于0.05)。并比较IGT组、IFG/IGT组的阳性(异常例数)检出率,发现尿NAG、GAL、β2-MG、尿CystatinC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大于尿微量清蛋白、尿红细胞、血清尿素氮、肌酐的阳性检出率(P值均小于0.05)。结论联合检测尿NAG、GAL、β2-MG、CystatinC是发现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

  • 标签: 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敏感检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测定,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法检测105例高血压患者和86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高血压组105例,尿微量白蛋白高出正常参考值的51例,占48.6%。健康对照组86例,尿微量高出正常参考值的4例,占4.7%。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损伤早期诊断中有明确的价值,应在高血压肾病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及早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肾功能尽早保护和预防。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高血压病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14年间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A组)、病史≥20年高血压患者60例(B组)、病史10~20年高血压患者60例(C组)、病史<10年高血压患者60例(D组)。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低于B、C、D组;B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C组、D组,C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于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随高血压病程而增加。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 简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医院内蒙古锡林郭勒026000)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早期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早期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药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蛋白尿及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明显减少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排泄,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替米沙坦 非洛地平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对早期高血压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200例高血压科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尿素(Urea),血清肌酐(SCr),24小时尿肌酐含量,计算肌酐率过滤(CCr)。分析3项指标在肌酐清除率不同阶段的检测结果,异常结果的检出率与肌酐清除率的相关性及其意义。结果在肌酐清除率下降的不同阶段,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值变化最明显,异常检出率最高,血清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与肌酐清除率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0.502,0.513。结论β2-微球蛋白是反映高血压早期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高血压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麻钩藤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早期高血压损伤的效果进行讨论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期间收治的早期高血压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成员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实验组成员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与肾功能指标数据对比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实验组在血压与肾功能共四项指标对比上均明显低于只给予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

  • 标签: 天麻钩藤汤 西药治疗 高血压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高血压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血管性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血管损伤定义为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血管损伤9例(20.45%);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血管微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性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素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素活性增高。结论血管性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损害的检验中早期损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样本范围选择自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其中按照患者是否受损分为两组,其中肾脏损伤的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肾脏未受到损伤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300例样本的胱抑素C、血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指标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损伤 高血压 老年 标志物 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早期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16例(HRD组)和单纯高血压患者44例(HBP组)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HRD组116例根据慢性肾病(CKD)分期分为Ⅰ~Ⅱ期组61例和Ⅲ~Ⅴ期组55例,分别检测尿α1-mG、NAG、RBP、β2-mG水平,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RD组尿α1-mG、NAG、RBP、β2-mG水平分别为(41.77±24.21)mg/L、(22.60±13.24)U/L、(2.86±1.73)mg/L、(1.76±0.95)mg/L,HBP组分别为(12.49±8.10)mg/L、(13.45±8.61)U/L、(0.31±0.16)mg/L、(0.38±0.38)mg/L,对照组分别为(4.37±2.52)mg/L、(6.12±3.57)U/L、(0.29±0.17)mg/L、(0.28±0.15)mg/L,HRD组明显高于HBP组(t=4.07、4.25、4.09、4.03,均P<0.05)和对照组(t=3.15、4.94、2.49、2.61,均P<0.05)。Ⅰ~Ⅱ期组尿α1-mG、NAG、RBP、β2-mG分别为(21.62±13.45)mg/L、(21.96±12.49)U/L、(0.5±0.47)mg/L、(0.93±0.62)mg/L,Ⅲ~Ⅴ期组分别为(64.11±60.12)mg/L、(23.32±14.11)U/L、(5.48±4.77)mg/L、(2.68±2.55)mg/L,Ⅰ~Ⅱ期组(t=5.08、4.99、2.96、1.66,P<0.05)和Ⅲ~Ⅴ期组(t=3.95、4.81、4.33、3.74,均P<0.05)尿α1-mG、NAG、RBP、β2-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Ⅲ~Ⅴ期组尿α1-mG、RBP、β2-mG明显高于Ⅰ~Ⅱ期组(t=5.37、8.11、4.52,均P<0.05)。Ⅰ~Ⅱ期组检测阳性率α1-mG(70.5%)、NAG(77.0%)、RBP(19.7%)、β2-mG(60.7%)、联合检测(91.8%),Ⅲ~Ⅴ期组检测阳性率α1-mG(81.8%)、NAG(81.8%)、RBP(69.1%)、β2-mG(69.1%)、联合检测(96.4%),尿α1-mG、NAG、RBP、β2-mG、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Ⅰ~Ⅱ期组χ2=7.71、3.99、61.4、14.65;Ⅲ~Ⅴ期组χ2=4.58、4.58、12.47、12.47;均P<0.05)。结论尿α1-mG、NAG、RBP、β2-mG可作为判定高血压早期损伤的指标,其水平变化与损伤程度相关;四项联合检测更有利于高血压早期损伤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尿蛋白 肾早期损伤 α1-微球蛋白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视黄醇结合蛋白 β2-微球蛋白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分子1(renal injury molecule-1,Kim-1)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浓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HDP)并发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DP并发损伤的56例孕妇和同期56名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HDP并发损伤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期56名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孕30周、32周、34周、36周时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Kim-1、β2-MG浓度的差异,并分析Kim-1、β2-MG联合诊断HDP早期损伤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时SCr、Kim-1、β2-MG均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m-1:F组内=11.234、β2-MG:F组内=12.852、SCr:F组内=8.308,P均<0.001)。且观察组SCr[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75.35±10.32)、(75.41±10.35)、(77.02±10.50)、(87.78±10.64) μmol/L]、Kim-1[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5.68±1.50)、(7.56±1.52)、(8.25±1.62)、(9.65±1.76) ng/L]、β2-MG[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0.26±0.07)、(0.29±0.08)、(0.75±0.29)、(1.02±0.38) ng/L]均高于对照组SCr[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74.37±10.34)、(74.43±10.40)、(75.10±12.52)、(76.80±11.66) μmol/L]、Kim-1[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5.31±1.75)、(5.36±1.77)、(5.39±1.60)、(5.41±1.70) ng/L]、β2-MG[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0.25±0.07)、(0.26±0.09)、(0.28±0.08)、(0.27±0.08)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r:F组间=10.254、Kim-1:F组间=16.352、β2-MG:F组间=18.221,P均<0.001)。两组在不同分组与不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SCr:F交互=15.632、Kim-1:F交互=25.645、β2-MG:F交互=34.251,P均<0.001)。Kim-1联合β2-MG诊断HDP并发早期损伤的灵敏度96.43%(54/56)、特异度94.64%(53/56)、准确率95.54%(107/112),明显优于单独使用Kim-1[88.24%(45/51)、92.86%(52/56)、86.61%(97/112)]、β2-MG[81.13%(43/53)、78.57%(44/56)、77.68%(87/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DP早期损伤孕妇血清Kim-1、β2-MG浓度显著升高,可作为产前监控筛查早期损伤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肾损伤分子1 早期肾损伤 联合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 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益平肝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0年2月的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害患者138例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8w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TRF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两组MA、β2-MG、NAG、IgG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TRF含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平肝法治疗高血压早期损害有明显减少尿微量蛋白,保护肾脏的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肾平肝法 高血压 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