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共早期领导中,除陈独秀作为主要创建人具有特殊地位外,参与决策领导人员变化很大,很不稳定。总体上既有淋漓尽致热情探索,又有众声喧哗极端争吵,更有大浪淘沙艰难选择。这种情况,必然使中共早期领导在领导能力上打些折扣。对此,邓小平晚年曾谈道:“遵义会议以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中央。”

  • 标签: 领导层 早期 中共 领导能力 特殊地位 众声喧哗
  • 简介:毛泽东是被他所处时代选择为领袖。人们习惯称谓毛泽东时代,时间范畴是1949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名字来命名中国一个时代,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和主要领导者。毛泽东时代面临历史使命,主题词就是两个字:“建设”。毛泽东时代梦想,是建立强大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为实现这个梦想找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由于没有经验,在当时条件下,只能摸索着尽最大努力去做,去问,去学。最终,毛泽东时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历史飞跃。

  • 标签: 毛泽东时代 新中国 中国道路
  • 简介:这是一群年轻气盛革命精英大背景导致会有这场争论,但这场争论是否必然发生呢?比如说,如果红四军前委先在领导内部议出相应共识再拿出来讨论,而不是一竿子把分歧捅到基层,更不是号召大家来“努力争论”,思想混乱程度会不会小一些?如果有成熟领导机制和领导艺术,做到这样是可能

  • 标签: 成熟 领导艺术 领导机制 争论 领导层 红四军
  • 简介:借三篇古文,道人事心曲毛泽东喜欢"讲古",常借历史含蓄表达对现实问题看法,或暂时不便明说一些心曲。比如,1966年1月12日,在武汉同陶铸、王任重等人谈到当前政治问题时说:去年10月,我在北京讲过,如果北京搞修正主义,你们地方怎么办?是不是学蔡锷起义,打倒袁世凯?我总感到要出问题。

  • 标签: 晚年 忧思 阅读 含蓄表达 政治问题 修正主义
  • 简介:毛泽东表达内心世界方式很有个性,揭示事物本质能力颇为独到,对语言词汇选择异常敏感,说话著文有着特殊感染力。说他是语言大师,当不为过。毛泽东风云一生,改进话风文风,是他用力甚多一个领域。在风云纵横革命家、政治家生涯中,毛泽东很喜欢讲得深透而又通俗明白,给人耳目一新的话风文风。面对"逻辑学、修词学、文学也不懂,写起文章来乱七八糟"的话风文风,毛泽东敢于并且能够大声呐喊,确实有他异于一般政治家底气支撑。因为他自己就拥有浑然天成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创造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词语。毛泽东语言创造,还包括对典籍或民间词语化用。一些看起来寻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实则意味深长、新意迭见词语,被毛泽东"拎"了出来,进行新发挥运用。

  • 标签: 毛泽东 语言大师 话风 文风
  • 简介:1964年11月26日,毛泽东听取西南三线建设工作汇报,谈到领导应该统一,不能多头,否则会出现内部决策危机时,讲了一个历史上教训,他说: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太平天国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东,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再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

  • 标签: 凝聚力 人物 太平天国 洪秀全 杨秀清 三线建设
  • 简介:毛泽东作为“读书人”形象提出毛泽东作为“读书人”形象,不是要淡化毛泽东作为伟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历史定位,而是说,在古今中外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当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确实非常罕见。对毛泽东来说,读书不是一种可有可无选择,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选择,甚至也不只是为了工作需要,而是他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必要方式,是一种基本生活常态,是一种“别无选择”选择。

  • 标签: 毛泽东 读书人 政治实践 精神存在 生活常态 革命家
  • 简介:邓小平留给世人印象很平实。解读他说话行事一些细节,会发现其平实之中蕴含个性,很富感染力;传达思想方法和决策风格,更值得细细体会。

  • 标签: 邓小平 性格 决策风格 思想方法 感染力 平实
  • 简介:邓小平留给世人印象很平实。解读他说话行事一些细节,会发现其平实之中蕴含个性,很富感染力;传达思想方法和决策风格,更值得细细体会。

  • 标签: 邓小平 性格 决策风格 思想方法 感染力 平实
  • 简介:十六大报告提出,"党先进是具体、历史",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报告还作出一个明确、科学判断,即"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就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面临现实情状和需要梳理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 标签: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先进性 十六大报告 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落实
  • 简介: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礼部侍郎李百药在朝廷讨论封建诸侯时候,写了篇《封建论》呈给唐太宗李世民。这篇文章关于封建诸侯观点似乎已被人遗忘,但其中说李世民执政治世之道却被毛泽东注意到了。李百药说:李世民平定四方,用怀柔政策,不急功近利,劳民损兵;不贪图游乐,

  • 标签: 李世民 毛泽东 《封建论》 批注 务虚 礼部侍郎
  • 简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怎样看待已有的文化资源;是否认可文化形态多样和多层次;文化建设方向与现代化关系.他提出过很好思路,但认识和实践脱节也非常明显,其成败得失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许多值得借鉴地方.

  • 标签: 毛泽东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资源 格局 文化现代化 文化革命
  • 简介:1951年11月,联共(布)中央为评定苏联科学院组织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书稿,召开了经济问题讨论会。斯大林根据会上提出一些问题,于1952年2—9月间,写了《对于和1951年11月讨论会有关经济问题意见》和相关三封信,于当年结集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出版。该书根据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一些基本规律,涉及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基本经济规律及其性质、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三大差别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等问题。

  • 标签: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毛泽东 1951年 生产力性质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