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园林施工图设计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园林施工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园林施工图设计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如设计前期交接工作不到位、相关专业间协调性欠缺、制图不够严谨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林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和进度,也给整个园林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将对园林施工图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策略。

  • 标签: 园林施工 设计 策略
  • 简介:西泠印社创社之初,四位创社人丁仁、王禔、叶铭、吴隐苦心经营,认真擘划,从1904年到1906年之间,大致确定了西泠印社可能有的规模、格局与基本内涵。随后,四人齐心协力,内守外联,使印社的发展越来越走向繁荣昌盛的新气象。直到1913年为止的十年,丁仁或吴隐领衔曾向杭州地方官绅呈文,如向杭州府知府、钱塘县知县、民国的杭县知事,乃至浙江警察厅长、民政厅长等呈文,都有文字文献被保留下来,足见在西泠

  • 标签: 西泠印社 杭州府 吴隐 沙孟海 启功先生 印选
  • 简介:九届国展在发动之初,已有一种较明显的“策展”意识。持续半年的发动与不断宣告筹备动态,使本次国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动面——计五万五千件作品的投稿量,表明这种“策展”的成功与宣传的成功。它更进一步表明,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书法热”还没有丝毫衰退的迹象,它还是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蓬勃向上的极佳势头。连续办了九届的全国展,记录了当代书法走向繁荣昌盛的历史进程。遍观本届展览的投稿作品与获奖作品,我们不得不承认书法进步之神速、之迅猛。记得在一九八〇年第一届国展(沈阳)之时,书法刚刚

  • 标签: 不断打磨 创新敏感 打磨创新
  • 简介:书画同源,这是历古以来公认的经典之论。提出这个有名论点的据说是元代的“神仙中人”赵子昂。那是一首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为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以画中石木来比书中籀书飞白书,是他的有识,但“若也有人能为此”的俨俨然是发明祖师的姿态,却又显出了他的少见寡闻,其实,比他早一百多年的宋代写意书家们已经在身体力行了。宣和时代的写真名手韩拙,明确宣布;“书画异名,而一揆也。”

  • 标签: 宋代绘画 书风 飞白书 籀书 韩拙 写意画
  • 简介:浙江山水画年展已届三度春秋了。中国画新旧之争在山水画研究会中引起的波澜是不必讳言的。作为“代前言”的各人各家的绘画语录,是如此散落却又互相地挤在一个平面上,这本身就是个令人发噱的对比。在“传统是国画之本”的口号之侧,是“继承传统就是重复古人、别人的形式符号”。两相对照,颇能见出各自的风采来。而在某一件密密麻麻蝇头小楷书的近邻,却

  • 标签: 中国画色彩 蝇头小楷 卓鹤君 包辰初 骨法用笔 古代山水画
  • 简介: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中国书法报》:陈老师,首先恭喜您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兴奋。在本届中国文联主席团中有来自书法界的主席,对于今后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请您结合书法艺术谈一下参加此次大会的感想。

  • 标签: 中国文联 副主席 陈振濂 对话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 简介: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这对杭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整整一年,杭州社会各界以最大的努力全面筹备这场世界性顶级峰会。整个城市,从硬件的道路、街区、建筑物,到软件的市民文明素质与行为规范、公益心、志愿者服务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身处其中的百年名社西冷印社,在这样一个激荡的大时代,慎重提出了“零起点”“再出发”的治社新理念。

  • 标签: 零起点 西泠印社 总序 雅集 秋季 志愿者服务
  • 简介:我最早从事印谱史研究,是从1981年对印谱创始者的考证开始的。少时学篆刻,偶尔能借到不少民国时期西泠印社出版的宣纸本线装印谱,初时还以为是原钤印谱,后来听行家们点拨,才知道那时已有制版编印谱的技术了。我记得那时印刷品很少,就遵从家父指点,把拷贝纸覆在这些名印谱上,用朱砂描下来,在描的过程中反复体会古人名印的魅力所在。

  • 标签: 印谱 中国 西泠印社 民国时期 印刷品
  • 简介:讨论“现代思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每个人心目中的“现代”迥然不同;对“思潮”的定性与定位也有巨大差异。我想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则可以从新的“现象”与“观念”着手。比如,我们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即是从书法在当下的形态出发,“书法是什么”?这是一个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它由一连串问题组成:比如,书法是不是写字?书法当然是写字,但二者又有差异:写字需要实用,越统一则传播功能越好;而书法最反对整齐划一,需要丰富多彩的表现。

  • 标签: 书法篆刻 现代思潮 新时期 “现代” 传播功能 写字
  • 简介:乔志强同学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即将问世,这是一项重大的成果。在2000年我到浙江大学组建中国艺术研究所,招收美术史博、硕士研究生时,首先确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即“百年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这是因为一般美术通史与断代史课题的研究者众;而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与学派研究,在当时尚处于隐性状态而不为人关注。

  • 标签: 史学史研究 中国美术 20世纪 美术史研究 艺术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 简介:飘飘欲仙,冉冉欲举。不同于屈子行吟式的忧愤;也不同于老杜行吟式的深沉;他就是他,浪漫欹侧,嬉笑怒骂。艺术家?诗人?酒徒?还是神仙?什么都是,但又什么都不是。

  • 标签: 李白形象 梁楷 画家 南宋 艺术家
  • 简介:近百年学术维新,不仅在于学术研究内容的巨大变化、制度上的变革——从科举考试到近代学堂;科目上的改造一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到现代学术与学科分类;学术语言文字的变迁——从文言文古汉语到白话文语体文;

  • 标签: 金石学 发刊词 书画 学术研究 科举考试 现代学术
  • 简介:非常有幸和大家一起讨论黄宾虹。关于黄宾虹,是一个巨大的学术研究课题库,但是在目前,这项研究并不平衡。大量的讨论研究,是在不断重复提示黄宾虹是如何伟大,如何了不起。

  • 标签: 黄宾虹 笔墨技巧 分子 现代 学术研究 课题库
  • 简介:一、匹夫有责——“盛世国学·初集”“盛世国学”作为今年2015年美术传媒拍卖·书法公益拍卖的主题,经过了一年多的策划、论证、筹备、构思创作、分类拟题、释文、组织评论、配合文献与图像资料、组织评论……乃至设计版式、打样、校对……终于大致定局了。翻看这最后一遍打样稿,心中暖暖的。在着重休养生息的一年里,没有耽误这一早就约定了的承诺,见缝插针,只争朝夕,回头想来,其中的艰难困苦的确是平时想想很难理解尤其是无法切身体察的。

  • 标签: 拍卖 国学 盛世 公益 书法 陈振濂
  • 简介:黄俊俭:“十一届国展”的评审工作已经落下了帷幕,您参与了“十一届国展”的整个过程,请您先谈谈对“十一届国展”的总体印象。陈振濂:首先是建立了一套评审制度。我参加了几十年的评审工作。现在,我看评审的制度建设有一点像大学教授做科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常态的、一般保障制度都有,10年不变、20年不变都可以。

  • 标签: 陈振濂 副主席 中国 评审工作 评审制度 大学教授
  • 简介:(1883—1971年)沈尹默沈尹黙先生是一代帖学大家,他对二王书法与魏晋笔法的追究,形成一代书法风气。从而在近现代书法史中构成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书法发展到清末,碑学新体裹挟书法"维新"的理念,在朝野形成巨大震荡。张裕钊、李文田、康有为、李瑞清、曾熙、杨守敬、沈曾植……人人以谈北碑为荣。士林之间,论碑为当然,论帖则不合时宜。沈尹黙在这样的氛围中后起,如果仅仅是书法家立场,自然很难自外于这一潮流。

  • 标签: 沈尹默 沈曾植 碑学 北碑 曾熙 二王
  • 简介:一、西泠印社与国际印学交流作为一个社团,在成立伊始即有来自海外的社员加盟,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未出现过。西泠印社在创始之初,并没有在跨国发展方面的主动意识,但正是由于创社四君子的谦让和邀请吴昌硕任第一任社长,而吴昌硕在上海画坛印坛又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且上海又是一个万方辐辏之所在,

  • 标签: 西泠印社 导论 中国近现代史 主动意识 跨国发展 吴昌硕
  • 简介:艺术品收藏近十几年来成了大热门,伴随经济迅速腾飞而来的富裕感,使很多人有足够的时间余裕和金钱余裕投身于此。尤其是在世纪之初文物市场从禁止到开放的国家体制与政策转变,刺激了一大批社会资源与力量介入其中,从而为当代社会的综合文化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成功范例。当然,由于利益诱惑太大,也出现了一些单纯牟利取润估空套金的投机客,甚至知假卖假坑蒙拐骗的作弊者。其中产生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暴利现象,就业内专业人士圈子里的戏谑之言,据说只有贩卖军火、走私毒品才能望其项背。其实,任何一个行业的初始形成过程中,利益驱动是最原始的动因和最直接的目标,但能否持久而且走向稳定和建立高端,

  • 标签: 艺术品收藏 文献 书法 话题 社会资源 政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