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9岁8月龄患儿因“腹痛3个月,胸痛伴面色苍白1 d”入院,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胸痛伴面色苍白。胃镜示胃溃疡(性质待定),胃窦黏膜病理考虑非霍奇金淋巴。胃窦免疫组织化学符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生发中心B细胞型。经化疗和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患儿腹痛,贫血症状明显缓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化疗在复发难治伴TP53突变T淋巴细胞淋巴/白血病(T-LBL/AL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6月收治的1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的伴TP53突变T-LBL/ALL异基因造血干细移植(allo-HSCT)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2岁男性,综合检查后确诊为伴TP53突变T-LBL/ALL,第2次完全缓解后行同胞全相合allo-HSCT,移植后8个月复发,行地西他滨联合CLAG方案化疗达完全缓解,后予地西他滨维持治疗,持续无白血病生存。结论对于allo-HSCT后复发的伴TP53突变T-LBL/ALL患者,地西他滨联合化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地西他滨 TP53基因 复发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和成熟的人体干细胞治疗技术。靶向BCR-ABL基因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药物伊马替尼问世,开启了人类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近年血液肿瘤领域兴起了免疫细胞治疗,最为成功的是CD19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是否会取代HSCT?不论新型靶向药物,或是免疫细胞治疗,和HSCT都不是彼此互为对手的关系,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胜负之争。每种治疗方式,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限制,也都在不断改进、优化、丰富。期待各种治疗方式的有机组合,强强联合,扬长避短,使更多的血液肿瘤患者受益。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分子靶向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交织状血管(AH)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21~80(53±22)岁。7例患者为偶然发现,1例患者肾癌术后随访中发现。8例均为单发病灶,5例发生于泌尿生殖器官,其余3例分别位于输尿管旁、肾周间隙及胰腺旁。6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7例边界清楚,8例CT图像上均未见包膜,6例呈囊实性。病灶最大径1.7~10.8(3.5±3.0)cm。实性部分平扫CT值27~56(41±10)HU,增强表现为边缘向中央缓慢填充强化,5例病灶内可见类似于血管样的条状强化结构。8例患者随访8~30(19±8)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腹部AH病灶内类似于血管样结构的强化可能为相对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腹部 交织状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