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儿童呼吸感染常见病毒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0例呼吸感染患儿,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的静脉血液样本,主要检测腺病毒(ADV)、肺炎衣原体(CP)等7种病毒,分析患儿的病毒检出率、不同种类的病毒检出率和不同季节的病毒检出率。结果 200例患儿病毒总检出率为58.50%;ADV检出率为8.54%,CP检出率为12.82%,IVA检出率为10.26%,IVB检出率为5.13%,PIV Ⅲ检出率为9.40%,PIVⅠ检出率为11.11%,RSV检出率为42.74%;冬季病毒检出率最高为,最多的两种病毒是RSV和PIV Ⅲ。结论 儿童呼吸感染常见病毒是RSV,冬季是呼吸病毒感染高发期。

  • 标签: 儿童呼吸道感染 常见病毒检测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查患有呼吸疾病人群的痰液,分析人体呼吸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356例患者晨痰进行涂片染色检查。结果 356例患者中,239例男性感染,11例女性感染;3人发现隐孢子虫卵囊者,阳性率0.84%。结论 存在呼吸疾病的人群发生呼吸隐孢子虫感染比例很少。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检验 隐孢子虫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和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207例患儿被纳入作研究对象,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入选甲流组(n=99),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患儿入选新冠组(n=108)。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血常规及生化结果分布差异。结果:甲流组的年龄显著大于新冠组(P<0.0001);甲流组接种过流感疫苗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新冠组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患者占比(P<0.0001)。甲流组首诊症状为干咳的人数构成比显著低于新冠组(P<0.0001),咳痰的人数构成比显著高于新冠组(P=0.0001)。甲流组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下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新冠组(P均<0.001)。新冠组AST水平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甲流组( P均<0.05)。结论:新冠感染以干咳为主,而甲流咳痰多见。新冠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占比明显低于甲流,肝损及心肌损害更明显。两者、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医师应更加警惕新冠的肺外并发症,及时发现、对症处理,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 甲型流感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 2019年 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自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后快速传播到全国多个地方,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病毒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很难及时被诊断和隔离,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诊断难点和瓶颈。本项目立足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肖家冲院区患者的临床表现,将临床症状及检测方式相结合,通过系统和全面的观察、统计和分析得到患者分类检测的方法;系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分类筛查方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疑似病例 早期分类筛查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慢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比较各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5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避免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面部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6 月来某医院就诊的 32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依照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 A组实施护理干预模式( 160例), B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 160例)。结果: A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有效率 91.33%明显高于 B组 80.00%,( P< 0.05)。结论:呼吸内科病房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护理 重症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呼吸科ICU患者肌钙蛋白I含量并结合其临床症状以及需要接受的治疗探讨肌钙蛋白I对于开展呼吸科ICU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呼吸科ICU住院的100例患者,入院后采用化学免疫分析仪检测其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结果,统计肌钙蛋白I升高的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肌钙蛋白I升高的有64例[(0.89±0.12)ng/mL],正常的56例[(0.13±0.02)ng/mL];升高组CK、CK-MB检测值分别为(162.32±17.26)U/L和(32.27±3.19)U/L,显著较正常组患者的(69.21±13.19)U/L和(13.86±3.25)U/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肌钙蛋白I ICU重症治疗 呼吸科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方法: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6例临床实习护士生为研究目标,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组分别应用案例教学法、常规教学法等,记录两组教学数据且分析。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呼吸内科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于我院儿科收入治疗的 62 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护理干预组,每组 31 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等。 结果:对比两组新生儿发病情况,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发病率( 6.7% )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29.0% );对比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护理后,除 PaCO2 指标无明显变化,护理干预组其余指标结果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在防治新生儿呼吸机窘迫综合征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 标签: 预防性护理措施 呼吸窘迫综合征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精细化管理中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 80 例危重症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时间: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所选患者建立人工气。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 40 例,采用人工气精细化管理,观察组 40 例,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情况、 VAP 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 结果:经护理,观察组肺部感染及 VAP 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短( P < 0.05 )。 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患者肺部感染及 VAP 发生率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此护理方式可临床推广。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精细化管理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理念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起到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1月至2023.1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抽签分组的办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有40例患者,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理念,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肺功能指标比较上,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FVC、FEV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理念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当中,可起到一定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值得运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理念 预防 ICU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