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必须根据其施工特点掌握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有效的避免结构出现温度裂缝,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建筑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 要点
  • 简介:摘要: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同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存在一些困难及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旅游供给体系,整合旅游要素,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改善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服务体系,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等。

  • 标签: 文旅融合 发展 全域旅游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基因突变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并在其发展和预后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笔者对乳腺癌的易感基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于乳腺癌基因诊断的现状与前景,希望能促进相关技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基因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实施医院等级评审后的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纳入的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数据和资料进行研究,对比实施医院等级评审前后对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结果 实施医院等级评审后制度落实、医疗安全、 质控指标以及问题整治等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评分相比实施前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等级评审的实施对于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可进行推广、采纳。

  • 标签: 医院等级评审 医疗质量 规范化 管理水平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护理中对其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重症护理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将其按照奇偶数的分组方式均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压疮、意外拔管、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对比,实验组(5.00%)<常规组(2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重症护理中压疮、意外拔管、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安全管理模式 重症护理 不良事件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一般楼宇等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通起着重要作用。为满足北京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平战结合的工作要求,北京预防医学会组织北京市CDC等多单位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险调查实施技术规范(T/BPMA 0006-2020)》团体标准,针对类似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集中空调风险防控特殊性,从传染病预防控制角度,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为原则,梳理归纳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一般楼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口位置、空调方式、空调回风方式、空调风系统、气流组织、新风量、排风和空调部件8项风险调查要点,并对调查实施内容、流程、方法、资料分析和结论建议等提出明确定义和统一要求。规范和指导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机构开展相关风险防控工作,为城市管理中的此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解决思路和标准支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健康风险调查 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14G-humanin(HNG)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HNG治疗组,每组8只;另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0.5 mL双蒸水,HNG治疗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0.5 mL HNG(50 μg/kg)。连续注射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RT-PCR实验分别检测各组小鼠海马泛素化激酶1(ULK1)、P62、兔抗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及组织蛋白酶D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对照组、HNG治疗组、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依次延长,穿梭原平台所在象限次数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显示对照组、HNG治疗组、模型组小鼠海马ULK1蛋白和mRNA的表达依次减少,P62蛋白和mRNA的表达依次增加、LC3Ⅱ蛋白/LC3Ⅰ蛋白和LC3ⅡmRNA/LC3ⅠmRNA值依次增加、组织蛋白酶D蛋白和mRNA的表达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对照组、HNG治疗组、模型组小鼠海马神经元Aβ阳性表达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NG可提高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的自噬活性,减少脑内Aβ的沉积,从而改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标签: S14G-humanin APP/PSl转基因小鼠 细胞自噬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 简介:摘要:企合作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深化校企合作质量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本文结合影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在充分研究影视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影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内容和校企共建实训室可开展的实训类型等内容,旨在利用学校系统性的培养环境和企业有利的条件。

  • 标签: 影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 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多媒体技术带给我们的便捷、舒适、时尚的感受,在影视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着作用。影视多媒体行业作为媒体行业的一个方向,伴随着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产业之一。随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的多元化、科技化和系统化,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新分支,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趋势下,高职院校对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应该遵循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标签: 高职院校 影视 多媒体技术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鼻饲营养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40 例术后需进行 鼻饲营养支持 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随即分成观察组(实施 阶梯化护理, n=20 )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n=20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 结果 阶梯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能力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术后进行 鼻饲营养的 患者实施 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促进患者 胃肠功能恢复及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鼻饲营养 阶梯化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 术后恢复
  • 简介: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从而对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园林景观中,植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植物造景可将其自身特有的优美以及明亮的色彩带到园林绿化中,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景观中的不足。本文就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化;应用思考    1  引言   随着园林绿化水平的提升和城乡群众对生存环境要求的提高,集生态属性与艺术价值属性为一体的植物造景理论及技术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不断创新,造型优美、层次分明、主题突出、色彩绚丽的植物造景会更多地应用于生态建设中。    2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    2.1  美化环境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园林事业逐渐兴盛起来。它承载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园林绿化设计师是一个带有情感特色的工作,在设计的时候,承载的是设计者的思想意识和当地的人文特色情怀。而在建造完成之后,这种感染力一定会透过景观展现出来,也就更加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美感,也起到了美化环境的效用。    2.2  环保   绿化植物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环境。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正在全面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据资料显示,城市的空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如近年来已变得普遍的雾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如今,园林企业在净化灰尘和沙子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景观绿化中合理使用植物美化环境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例如使用具有净化空气作用的乔木和灌木。这样会使城市环境有所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也会越来越好。空气质量越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越低。    2.3  休闲娱乐   如今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面临着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多重压力。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些休闲场所的设计,可以起到缓解人们疲劳的重要作用。比如在一些公园中,园林绿化设计不仅可以起到丰富景观的作用,还可以让人们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之中,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在园林绿化设计的时候,根据植物的形貌特点进行植物的造景,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和休闲需求。    2.4  防护作用   防护作用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防止水土流失。大型雨水对城市形成巨大的冲击,植物较多地区可以更多地截留雨水,对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对园林建筑的防护。为了避免水滴石穿,很多园林建筑旁边都栽种了高大的灌木,既可以遮蔽阳光,又可以防止过多雨水对建筑造成冲刷与腐蚀。三是对观赏人群的照护。高大灌木可以给人遮荫、护风、挡雨,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可作为防护屏障。    3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3.1  选好主题,做好设计   每一座城市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名片,更应该是展示特色风格和文化底蕴的窗口。所以要把可持续性作为主线贯穿到城市园林的设计建设当中,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建设时既要着眼城市特点和风格这个全局,也要从构成城市园林的植物景观这一具体载体入手,使植物景观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园林,更好地突出城市园林的主题和特色,使其在保持与城市地域文化统一性、整体性的同时又不失植物造景的个性。    3.2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   基于园林绿化的基本概念,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园林绿化植物,还要满足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审美需求。因此,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十分重要。在设计美化环境时,必须严格控制植物品种的选择,以避免由于植物品种选择不当而导致的不适当情况。引入北部和南部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了植物的生存并浪费了人力资源。另外,必须选择一些易于生长且高度抗污染的植物,以使植物景观的价值和生态环境的环境价值达到最大化。在污染严重的地区,需要着重于引进具有强大防污性能的植物,同时结合当地条件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植物的选择需要在贴近生态结构的前提下,这样的条件会使设计贴近大自然。    3.3  严格要求,精心施工   严格按照植物造景方案,严格把好“苗木、栽植、缓苗、造型”等关口,明确方法步骤,认真组织施工,达到预期效果。一是“苗木关”。严把苗木检疫关,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品种、规格选取苗木,杜绝引进病苗、弱苗,条件允许时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入圃选苗做到随起随栽。二是“栽植关”。栽植前对无病虫害、无伤病的壮苗进行蘸根、消毒后,按照景观布局及设计密度进行栽植并浇足定根水。三是“緩苗关”。对于栽植的苗木要根据树种特性、移栽季节,树冠树形及相应树势,结合植物造景需求适时做好“缓苗”。四是“造型关”。树木成活后就可以按照造景的总体设计,删繁就简构建景观层次,因势而动进行形状分配,搭配色彩完成景观定型,使整个植物造景融入到园林绿化之中。    3.4  提升生态效益   当前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多注重传统生态学,把传统的理念通过理论进行改进,从而满足多种多样的园林绿化要求,一般情况下,通过灌木及乔木植物构成比较复杂的植被群,这样的改进可满足植物自身的生长形态及植物多样性原则,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态效益,使园林绿化多样性,最终使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更加系统化,保持园林生态环境的高效健康的发展。    3.5  注重意境创作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人格化,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意志,作为情感的寄托,或寄情于景或因景而生情。例如,以松柏的苍劲挺拔、蟠虬古拙的形态,抗旱耐寒、常绿延年的生物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松柏已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论宫苑寺庙,还是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等,均以松柏作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同样,以竹比喻人的高风亮节、偃而犹起的崇高品德;以荷花比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赞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种种寄情于植物之例不胜枚举。同时,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表现也会使人触景而生情,产生意境的联想。因此,园林植物造景是意境创作的表象。    3.6  紧扣实际,做好维护   根据特性,科学养护。植物造景的维护主要包括造型维护、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 1)造型维护。主要包括春、夏、秋季修剪,分别根据不同季节植物的不同生长特性,进行景观造形、成形、定形。修剪的对象以生长较慢、树冠密实的灌木及小乔木为主。( 2)水肥管理。园林植物造型的水分管理与造型植物的种类、观赏的主要植物器官、植物造型、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息息相关。通常的浇水原则是阔叶树比针叶树的浇水量要大,观花植物比观叶植物的浇水量要大,夏季比春秋两季的浇水量要大。    4  结语   植物造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它既蕴含着大自然赋予植物的自然美,也具备人类赋予植物景观的艺术美,是硬质景观所不能替代的。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特性,所以更应该用发展的理念来进一步丰富植物造景的理论,用现代的栽培技术丰富植物造景手法,营造出更深层次的城市园林意境。   参考文献:    [1] 马银祥 .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J].农技服务, 2018( 11): 192.    [2] 陈丹丹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J].现代园艺, 2019( 16): 99.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10月— 2019 年 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 369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口腔保健法,观察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防效果及龋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正确刷牙、饭后漱口、每日刷牙> 2次等指标的达标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龋齿发生率为 2.72%,对照组的龋齿发生率为 7.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能提高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提高儿童及家长的预防意识,促进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适于广泛推广。

  • 标签: 儿童龋齿 综合保健 预防龋齿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对学龄儿童中实施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某小学 82例学龄儿童,按照动态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儿童不予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观察组儿童予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并对比两组学龄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牙菌斑指数等情况,得出结论。结果, 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牙菌斑指数等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儿童在口腔卫生各项习惯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观察组儿童的牙菌斑指数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学龄儿童实施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使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牙菌斑产生,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口腔卫生 统计学 口腔保健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配电网和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为了确保我国社会电能安全供给,必须要从配电网和配电线路层面进行优化升级,通过降低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要强化对配电网络的严格管理,能够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 标签: 配电网 配电线路 安全运行 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