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超声技术在胎儿结构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孕妇,均行NT检查。依据羊水穿刺、DNA检查及最终妊娠结果,统计NT超声技术对胎儿结构畸形的漏诊和误诊情况。结果82例孕妇中NT超声检出胎儿结构畸形26例,其中淋巴管瘤、全前脑、无脑儿畸形占比较高,分别为42.30%(11/26)、23.08%(6/26)、15.38%(4/26)。NT检查漏诊1例,误诊1例。结论NT超声技术能有效胎儿结构畸形,可帮助孕妇早期发现胎儿异常。

  • 标签: 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 胎儿结构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疑似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超检查并记录结果,将数据与血管造影确诊结果对比后计算彩超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研究组彩超检查股总动脉、股浅静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内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经彩超诊断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占91.25%,经血管造影确诊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占93.7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80.00%。结论彩超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利于辅助临床医生确诊此类病情。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多模态技术在评价动态监测肿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化疗患者38例(化疗组),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化疗患者分别在化疗2、4、6周期后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RT-2DE)、超声造影(CEUS)及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方法分别检测心功能。观察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短轴缩短率(FS)、E/A,E峰减速时间(DT)、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LVPtw)、左心室扭矩(LVTor)、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左房前后径(LAD)等。结果TDI检查结果显示,化疗组中,化疗2、4、6周期后三个周期检测的FS、E/A、D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疗6周期后检测的FS、E/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D-STI检查结果显示,化疗组中,化疗2、4、6周期后三个周期检测的LVGCS、LVGLS、LVPtw、LVTo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疗6周期后检测的LVGCS、LVGLS、LVPtw、LVTo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EUS检查结果显示,化疗组中,化疗2、4、6周期后三个周期检测的LVED、LAD、LVEF水平和间隔E/A<1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疗6周期后检测的LVED、LAD、LVEF水平和间隔E/A<1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蒽环类药物化疗会导致心脏毒性,3D-STI、CEUS及TDI能检测到化疗后所致的心脏毒性。

  • 标签: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造影 组织多普勒成像 肿瘤 化疗 心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食管三维超声(3D-TEE)引导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安全性与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D-TEE引导下行PBMV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至少随访24个月。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左心房平均压、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二尖瓣反流面积及三尖瓣反流面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的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面积、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肺动脉压力。结果术后即刻的二尖瓣瓣口面积显著大于术前,术后即刻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左心房平均压、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均显著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即刻的二尖瓣反流面积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NYHA心功能>Ⅱ级的比例显著低于术前(4.2%、2.8%比84.5%);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反流面积均显著高于术前,三尖瓣反流面积、NT-proBNP、肺动脉压力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放射禁忌或对比剂过敏的MS患者,3D-TEE引导下PBMV术较安全,且远期疗效较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三维 二尖瓣狭窄 球囊成形术
  • 作者: 吴双江 王雷 刘一秀 贾娟 夏德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泸州 646000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泸州 646000 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和再生泸州市重点实验室,泸州 646000,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重庆市肿瘤医院 教育部生物流变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美容中心,泸州 64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测量穿支血管的影像学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术前采用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B组术前采用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管成像质量、术前与术中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差值、穿支动脉血管内径等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人不同时间2次血管成像质量评分采用可靠性分析,取Cronbach’s α值;体质量指数(BMI)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及术后并发症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50例口腔癌患者,每组各25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TNM分期、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肿瘤发生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64±5.94) min vs.(70.88±4.88) min,P<0.05];A组皮瓣全部成活,B组皮瓣坏死1例,2组皮瓣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96%,P>0.05);A组1例、B组2例出现供区创面积液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影像图像质量比较,A组血管成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0.64)分vs.(2.56±0.65)分,P<0.05]。A组术前定位的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与术中穿支血管浅出点位置的距离差值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0.50) mm vs.(1.75±0.84) mm,P<0.05]。A组术前影像学测量的穿支动脉血管内径为(1.68±0.17) mm,与术中实际测量值[(1.70±0.1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影像学测量穿支动脉血管内径为(1.77±0.14) mm,术中实际测量值为(1.66±0.1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与皮瓣存活情况存在相关性(r=0.57,P<0.001),而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与皮瓣存活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与CDU比较,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在术前评估和皮瓣设计方面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且皮瓣制备时间更短,是一种较好的术前血管定位方法。

  • 标签: 口腔肿瘤 软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重建 CT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彩色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