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41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或化疗药物+G-CSF的动员方案。移植前预处理方案:26例患者采用BEAM方案+地西他滨,12例采用BEAM方案,3例采用BEAM方案+西达苯胺。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相关并发症、移植后转归,以及临床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移植方案、移植前状态对移植后OS及PFS的影响。结果41例患者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疾病获得完全缓解37例(90.24%),部分缓解2例(4.88%),未评估2例(4.88%)。24例干细胞采集资料完整的患者采集的中位有核细胞计数12.74×108/kg[(3.91~22.68)×108/kg],中位CD34阳性细胞数为6.74×106/kg[(0.91~50.47)×106/kg]。全部4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 d(7~32 d),中位粒细胞植入时间为9 d(8~16 d)。41例患者移植后疾病均获得完全缓解,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至随访结束,无疾病进展33例,死亡8例。患者移植后12、24、72个月OS率分别为93.4%、85.3%和60.9%,PFS率分别为93.3%、84.0%、84.0%。中位PFS及OS时间均为未达到。不同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LDH、β2-MG、移植前状态患者OS及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地西他滨患者PFS及OS均优于单用BEAM方案患者(均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具有较好的效果。BEAM方案+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较单用BEAM方案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JIB-04对肝癌细胞Huh7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4、8、16 μmol/L)的JIB-04分别处理正常肝细胞L02及肝癌细胞Huh7均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中心肝胆实验室提供,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uh7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Huh7凋亡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两样本均数比较。结果JIB-04对正常肝细胞L02抑制作用轻微,经JIB-04培养48 h(8 μmol/L)后,抑制率仅为5.6%,而不同浓度JIB-04对肝癌细胞Huh7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 μmol/L;在周期检测结果中,肝癌细胞Huh7分期中S、M期比例明显减少,相反G1比例明显升高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中随着JIB-04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Huh7凋亡率明显升高,在最高浓度8 μmol/L培养48 h后其凋亡率达(28.38±0.73)%,且不同浓度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其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P<0.05);在肝癌细胞凋Huh7亡蛋白检测中,凋亡蛋白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明显上调,相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下调。结论JIB-04对正常肝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可抑制肝癌细胞Huh7增殖,有干扰其周期分布及促进凋亡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JIB-04 Huh7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