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常见、少见和罕见原发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其年龄和性别等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72 437例原发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均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食管和贲门癌临床诊疗、病理和随访信息数据库(1973年9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食管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分类标准(2019年)进行诊断和分类。对WHO诊断和分类标准中未标注的食管肿瘤,按照术后病理诊断和类型单独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结果纳入的食管原发恶性肿瘤患者明确病理诊断共32种组织病理学类型,其中10种在WHO分类中未标注。根据其发生频率,分为常见(食管鳞状细胞癌,占97.1%)、少见(食管腺癌,占2.3%)和罕见(主要是食管小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占0.6%)3种类型。食管常见、少见和罕见原发恶性肿瘤均以男性多见,其中食管腺癌差异最明显(男∶女,2.67∶1),其次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男∶女,1.78∶1)和罕见恶性肿瘤(男∶女,1.71∶1)。食管常见肿瘤(鳞状细胞癌)以胸中段为主(65.2%),而食管少见肿瘤(腺癌)以胸下段为主(56.8%),罕见肿瘤中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均以胸下段为主(51.7%和66.7%),其余罕见恶性肿瘤以胸中段为主。结论明确病理诊断的32种食管原发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中,最常见肿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少见肿瘤为食管腺癌,罕见肿瘤以食管小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为主;均以男性多见;食管常见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以胸中段为主,而少见肿瘤食管腺癌以胸下段为主,罕见肿瘤中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均以胸下段为主,其余罕见恶性肿瘤以胸中段为主。

  • 标签: 食管肿瘤 肿瘤组织学类型 临床病理 性别 发病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肩周炎采取针灸结合推拿康复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研究。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200例,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明显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肩周炎采取针灸结合推拿康复技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推拿 康复技术 肩周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研究收取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均在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到笔者所在医院接收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对照组实施末梢血采集,实验组实施静脉血采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部分指标,RBC、WBC、PLT、Hb以及HCT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两组患者在MCHC指标对比上,差异不大(P>0.05)。结论应用静脉血采集实施血常规检验,其检测结果比末梢血采血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针灸技术对于慢性脑梗塞后偏瘫患者恢复情况的有益影响。方法:我们将168例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一组接受传统西医治疗和辅助康复,另一组则进一步进行早期针灸技术。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两组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缓解。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的恢复速度更快,恢复的程度更好。相反,对照组的患者的整个身心健康指标都不如观察组,而且他们的Barthel指数也不如观察组。我们发现,两组的患者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恢复效果,并且他们的患者的心理和行为都得到了提升。结论:早期采用针灸技术进行急性脑梗塞后的偏瘫患者的治疗,不仅有助于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而且还会使其生活质量和精力得到极大的改善,从而加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针灸 急性脑梗死 偏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康复护理在预防及控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病率上的作用。方法:从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共有70例被确认患有该疾病,并通过随机数据处理技术,将这些病例划分成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有35例。经过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的辅助,我们将两组患者的VAS、FAM、肌力、肌张力等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此衡量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肌力)指标都有所改善(p<0.05),而且改善的幅度也较大。结论:在接受康复护理的肩手综合征患者身上,疼痛症状的减轻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治疗,而且他们的运动功能也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因此,我们认为,在肩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上,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康复护理在预防及控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病率上的作用。方法:从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共有70例被确认患有该疾病,并通过随机数据处理技术,将这些病例划分成两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有35例。经过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的辅助,我们将两组患者的VAS、FAM、肌力、肌张力等指标进行了比较,以此衡量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肌力)指标都有所改善(p<0.05),而且改善的幅度也较大。结论:在接受康复护理的肩手综合征患者身上,疼痛症状的减轻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治疗,而且他们的运动功能也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因此,我们认为,在肩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上,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手段。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在患者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5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满意为32例,较满意为16例,总满意度为96.00%,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来护理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不仅非常安全和可靠,且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临床应用 分析研究
  • 简介:目的:提高剖宫产手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7—2010年本院收治的19例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9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1例患者子宫切除),对患者进行随访无异常,化疗期间没有严重副反应。结论:提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治水平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子宫疤痕妊娠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机械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开放性实践项目进行实践性培养。要推行项目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机械项目中,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要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引入企业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提供学生实地实习和创新实践机会。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机械人才。

  • 标签: 创新 人才培养 机械课程
  • 简介:【摘要】学生的厌学问题是影响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一大难题。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我们要调查学生厌学的原因,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措施。我们要用爱心和教育艺术来矫治学生的厌学心理。我们要用组合拳来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对厌学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所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要与学生家长结合,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家校联手共同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

  • 标签: 中小学生 厌学 研究
  • 简介:摘要:在如今新课改的进程之中,合作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其易用性较高,因此被许多教师广泛应用,因为这样的教学形式也是能够真正引导学生去体验和认知到语文知识中各种文学思想文化内核以及更多的感情色彩体验,这些都能在实际作用上去帮助学生提高对于语文的运用能力和深入程度,虽然尽管有着诸多的好处,但一些教师依然还处在自己的教学安全区域之中,不愿意对更多的新兴教学事物进行理解和学习,或者只是浅尝辄止了解到自己想要的部分就已足够,前者会让教师落后于当前时代的教学选择,后者会让教师很容易在对相关的内容中出现理解的偏差,导致合作学习无法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以合理有效的策略来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合作学习,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更进一步的变化。

  • 标签: 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策略实施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继电保护技术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主要是对目前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继电保护技术为来发展的趋势。

  • 标签: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围型面瘫气虚血瘀证通过针灸舒经调脏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周围型面瘫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舒经调脏的针刺与腹针疗法,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p<0.05;在治疗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7.5%,p<0.05。结论周围型面瘫气虚血瘀证通过针灸舒经调脏方法治疗可以及时有效的改善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率。

  • 标签: 针灸 周围型面瘫 气虚血瘀证 舒经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