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最新版全球糖尿地图报告】[1],2019年全球约有4.63亿20~79岁成人糖尿患者,预计到2045年,糖尿患者将会达到7.002亿,糖尿的患病形势极其严峻。低血糖、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大是糖尿血糖管理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特征,其中低血糖是糖尿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的主要障碍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老年糖尿合并认知衰弱的运动疗法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梳理,分析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合并认知衰弱的作用机制和不同运动方式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干预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运动疗法 糖尿病 认知衰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采用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58例2型糖尿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达格列净、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指标、BMI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每天胰岛素使用量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2型糖尿采用联合药物治疗,临床使用达格列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甘精胰岛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观察横向骨搬移过程中糖尿足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该技术在横向骨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采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17例糖尿足患者资料。选用超微血流成像模式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第1跖背动脉血管指数、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总血流量和Wagner分级情况。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手术同侧与对侧均探及新生血管。末次随访时新生侧支数量为7.0(3.5, 9.0)支,与术前的1.0(0, 1.5)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第1跖背动脉血管指数(5.65±4.36)相比,术后1周(9.70±10.88)和术后1个月(9.22±5.46)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总血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Wagner分级(1级4例,2级11例,3级2例)较术前(2级1例,3级2例,4级14例)、术后1周(2级1例,3级5例,1级11例)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因术后2个月发生急性下肢动脉栓塞而行截肢,1例因足趾发黑而行截趾。结论超微血流成像技术监测客观反映了横向搬移后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的变化情况,为病情的预后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确定了骨搬移过程中影像学的监测价值。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糖尿病足 血管造影术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 胫骨横向骨搬移 血管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掌握我生活”(TELSA)结构化教育对我国成人1型糖尿(T1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T1DM综合管理门诊就诊,符合入排标准且有意愿参加TELSA结构化教育的成人T1DM患者64例作为干预组,同时入组年龄、性别等匹配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过程中,干预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4例,最后干预组有效样本61例,对照组有效样本60例。对照组由T1DM专职教育护士进行1次面对面的教育,历时约2 h。干预组实施TELSA结构化教育项目。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评估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年龄M(Q1,Q3)分别为30.0(22.0,43.5)、29.5(22.3,42.5)(P>0.05),男性比例分别为 47.54%(29例)、45.00%(27例)(P>0.05);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均存在组间×时间的交互效应(P<0.05)。TELSA结构化教育干预后6和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由基线水平的(7.87±1.45)%分别降至(7.23±1.06)%、(7.28±0.93)%(均P<0.05),低于对照组的(7.72±1.20)%、(7.76±1.24)%(均P<0.05)。TELSA结构化教育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成人T1DM自我管理量表(SMOD-CA)得分呈上升趋势(P<0.001),糖尿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A-DQOL)得分呈下降趋势(P<0.001),而对照组患者得分趋势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3和0.227)。干预后6和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SMOD-C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A-DQOL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TELSA结构化教育可有效改善成人T1DM患者的糖代谢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1型 结构化教育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糖尿患者胰岛素笔针头使用中采取品管圈管理模式对针头重复使用率的降低作用。方法:将我院2021年2月-2021年5月收诊的209例非内分泌科糖尿胰岛素笔使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21年2月-3月期间209例患者均未开展品管圈管理模式,将该组设为管理前组,于2021年4月-5月随机抽取管理前组的200例患者开展品管圈管理模式,将该组设为管理后组,将患者管理前后胰岛素笔针头重复使用率、针刺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得分纳入统计学进行计算。结果:开展品管圈模式予以管理后,该组患者胰岛素针头使用重复率低于管理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护理对糖尿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1年3月至12月本社区收治的300例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组,比较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的健康行为占比、血糖水平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对改善糖尿人的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医嘱遵从性,推广价值体现。

  • 标签: 血糖水平 糖尿病 常规护理 健康行为 社区护理干预 血糖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接受问题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后所产生的效果。方法:100例老年慢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护理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操作、工作效率、护患沟通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投诉、护患纠纷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管理模式对于提高老年慢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规避并发症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老年慢病 护理管理 问题管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个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9型家系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N048:癫痫全面版基因检测panel-V2、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进行外周血检测,抽取羊水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cle polymorphism array, SNP-array)检测。结果基因检测显示女婴Xq21.31q22.1区域杂合缺失,其中PCDH19基因外显子缺失,变异来源于母亲。SNP-array检测示女性胎儿,arr [hg19] Xq21.31q22.1(89 558 626-99 701 006) ×1。此家系母女及胎儿均为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9型。结论PCDH19基因变异为该家系患早期婴儿型癫痫性脑9型的可能原因。

  • 标签: 癫痫 原钙黏蛋白19 原钙黏蛋白1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