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作者: 刘军 姚开虎 徐保平 申昆玲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45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广东 深圳 518000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全球儿童和成人带来了严重健康威胁和沉重经济负担。已在全球证明肺炎链球菌疫苗(PCV)是一种安全有效干预措施,可预防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使用PCV在挽救生命、避免残疾及成本效益方面均有很大益处,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

  • 标签: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 成本效果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病,由于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FTR)基因纯合和双重杂合突变所致。CFTR基因编码是一种氯离子通道蛋白,分布于气道、胰腺导管上皮等部位,其功能异常将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近10年来针对CFTR功能缺陷这一源头问题特异性分子调节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CF也因此成为一种模式疾病,为其他罕见遗传疾病在遗传学、分子和细胞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研发方面开创了新路线。现就近年来CF发病机制以及分子调节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广大医师对该病机制认识,了解分子调节治疗。

  • 标签: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 基因 分子治疗
  • 简介:摘要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人们对其造成呼吸系统影响关注度正在逐步提高。近几年,哮喘患病率较以前明显升高,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及造成社会经济负担重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现就悬浮颗粒物对哮喘影响作一综述,以提高人们对悬浮颗粒物认知及防护意识。

  • 标签: 悬浮颗粒物 哮喘 肺功能
  • 作者: 韩鹏 刘军 王风雨佳 徐保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9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岁以上儿童肺炎后肺功能情况。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出院第一诊断为肺炎,且在出院后0.5~2.0年内门诊复诊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查,并收集其住院时病历资料、出院后临床信息和/或胸部影像学检查,观察肺炎后0.5~2.0年患儿肺功能情况,并分析肺功能异常危险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进行门诊复诊者159例,完成肺功能检查者共100例,肺功能结果异常者46例。患儿性别和肺炎后肺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5,P=0.323)。肺功能结果与感染病原体无相关性(χ2=0.549,P=0.908)。重症肺炎(χ2=5.154,P=0.023)、肺炎后肺部影像学异常(χ2=4.464,P=0.035)患儿更容易出现肺功能异常。在74例>6岁儿童组中肺功能异常45例(60.81%),表现为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FEV1/FVC%下降。结论儿童肺炎后可出现肺功能异常,以小气道功能异常、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肺功能结果与患儿性别、肺炎病原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患儿和肺部影像学长期异常患儿更容易出现肺功能异常。

  • 标签: 儿童肺炎 肺功能 小气道功能异常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繁荣,建筑工程建设量也不断攀升,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候,对工程开展试验检测是其建设中重要环节,检测试验是对整个建筑工质量标准一个客观评估。通过建筑工程试验检测能够及时反馈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同时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安全提供了保障。所以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检测试验工作重视。

  • 标签: 建筑项目 工程检测 工程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国真实世界中评估过敏性哮喘患儿使用奥马珠单抗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6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中国17家医院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6~11岁过敏性哮喘患儿临床资料。采集数据包括患儿接受治疗前的人口学特征、过敏史、家族史、总免疫球蛋白E(IgE)与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合并症;描述性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模式,包括首次剂量、注射间隔频率和疗程与说明书推荐模式差异;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后疗效整体评估(GETE),比较治疗前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差异、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剂量变化、肺功能变化,基线与奥马珠单抗治疗后第4、8、12、16、24、52周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和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变化、合并症改善;安全性评估数据包括不良事件(AE)与严重不良事件(SAE)。对"中重度哮喘年化发作率"以及"ICS减量"指标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显著水平为0.05。其他指标均为描述性分析。共纳入200例患儿,其中男151例(75.5%),女49例(24.5%);年龄(8.20±1.81)岁。结果200例患儿中位总IgE为513.5(24.4~11 600.0) IU/mL,中位治疗时间为112(1~666) d。200例患儿奥马珠单抗首次注射中位剂量为300(150~600) mg,其中114例(57.0%)有说明书推荐剂量。患儿经奥马珠单抗治疗4~6个月有效率为88.5%(117/200)。患儿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4周后C-ACT评分提高[(18.90±3.74)分比(22.70±3.70)分],达到哮喘控制。奥马珠单抗治疗4~6个月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降低了(2.00±5.68)次/(人·年)(t=4.702 5,P<0.001)。中位ICS日剂量降低[0(0~240) μg比160(50~4 000) μg],P<0.001。PAQLQ评分提高[(154.90±8.57)分比(122.80±27.15)分]。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提高[(92.80±10.50)%比(89.70±18.17)%]。在有合并症(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鼻窦炎)评估记录患儿中,总体改善率为92.8%~100.0%。200例患儿中,58例(29.0%)发生124例次AE,发生率为0(0~15.1)例次/(人·年)。在53例发生AE且报告了严重程度患儿中,83.0%(44例)发生轻度AE,17.0%(9例)发生中度AE,无重度AE发生;SAE发生率为0(0~1.9)例次/(人·年)。与药物相关常见AE为腹痛(2例患儿,1.0%)和发热(2例患儿,1.0%),未出现因AE而停药。结论奥马珠单抗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儿有效率高,可降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减少ICS剂量、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奥马珠单抗 过敏性哮喘 儿童 有效性 安全性 症状控制 急性加重 激素减量 合并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是一种基因型与表型高度异质隐性遗传病,主要由运动纤毛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导致。其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基因检测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PCD早期诊断。截至目前,已发现40多种与PCD相关致病基因,但大量研究多局限在几个常见变异基因上,缺少对其他PCD致病基因关注和报道。本文中我们将对PCD致病基因和相应纤毛功能改变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 运动纤毛 基因变异 内脏转位 超微结构
  • 简介:摘要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最常见病原体之一,尤其对于儿童。在全球范围内,GAS感染是导致发病和死亡重要原因。但GAS造成疾病负担在我国尚未知,也未得到足够重视。为此,本专家共识在儿童GAS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涵盖了呼吸病学、感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心脏病学、肾脏病学、重症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方面,旨在改善中国儿童GAS疾病管理策略。

  • 标签: A族链球菌 诊断 治疗 预防
  • 作者: 徐筱蕾 王昊 殷菊 慕明雪 刘军 秦强 段晓珉 彭芸 郝婵娟 徐保平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出生缺陷遗传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囊性纤维化(CF)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患儿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纳入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CF合并ABPA,并进行2年以上随访患儿。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患儿3例。其中男2例,女1例;确诊年龄分别为14岁、8岁、9岁。随访时间2~6年。所有患儿确诊后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例1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75 mg/(kg·d),疗程超过5年,肺功能无明显减退,但存在咯痰、胸痛等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进展,表现为糖皮质激素依赖;例2泼尼松起始剂量为2 mg/(kg·d),疗程9个月,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但因咯血,肺内病变包绕肺动脉,行肺叶切除术;例3泼尼松起始剂量为0.6 mg/(kg·d),疗程18个月,确诊后2年因持续性低氧血症、肺功能降低,行肺移植术。结论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是CF并ABPA患儿主要治疗方法,但其疗效存在个体差异。血清总IgE水平与肺功能、胸部影像学改变不一定一致。本病总体预后不良,影响预后因素复杂,难以单一因素评估预后。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水利水电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今天,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也必须随之进步,不断地发掘自身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保驾护航。本文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建设管理 问题 应对措施
  • 作者: 孙琳 徐保平 申阿东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出于安全性考虑,喹诺酮类药物在儿童中应用比较谨慎。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儿童不应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在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情况下,针对重症感染、耐多药病原菌感染等可酌情使用。因此,现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科重症、耐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对关节和软骨损害及安全性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在儿童中耐药情况进行阐述,以期为儿童重症和耐药感染性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氟喹诺酮 儿科 呼吸感染性疾病 安全性 耐药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近期,儿童NCP病例逐渐增多,儿童发热门诊成为阻击疫情第一关口。加强儿童发热门诊流程管理,对于及早发现疑似患儿,早隔离,早治疗和预防发生交叉感染十分重要。本文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诊疗、防控方案,基于各省市专家发热门诊诊疗经验,提出了发热门诊防控策略,并从优化流程、预防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卫生防护及消毒等方面,详细概述了普通发热患儿与疑似患儿预检分诊、疑似患儿、确诊患儿诊治流程、处理原则和具体措施,为NCP情期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及预防交叉感染提出了实用性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发热门诊 流程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儿科医务人员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信行),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在2022年3月11日至14日对来自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 849例儿科医务人员进行线上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科医务人员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信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儿科医务人员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分别为(5.57±0.96)分、(11.24±1.25)分和(11.19±4.54)分,得分率分别为69.61%、74.95%和55.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科医务人员年龄、从业年限、所在地区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知识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知识水平、性别、学历、从业年限、所在地区、所在医院级别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态度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知识水平、性别、年龄和所在单位是否配置脉搏血氧仪是行为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国儿科医务人员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知识和态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脉搏血氧仪使用存在明显不足。亟须制定相关政策/指南,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知信度,增加脉搏血氧仪配置,普及推广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儿科医务人员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脉搏血氧仪 知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