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均分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的是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束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数据,观察组患者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完成之后的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其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且在临床治疗期间,预见性护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恢复效果也要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医学科患者 心理状态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儿童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比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口语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提高儿童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言语功能训练 多感官刺激 全面发育迟缓儿童 智力康复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系统提示法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自发性共同注意的效果。方法:选取27名ASD儿童的主要看护者应用系统提示法对其实施自发性共同注意干预。以《自发性共同注意观测量表》中视线转换、指示与展示三项自发性共同注意行为为观测指标,通过对比被试三项观测指标在基线期(A1)与维持期(A2)及追踪期(A3)中得分的变化,检验干预方案的效果及其维持性与泛化性。结果:经非结构化观测,共有23名被试接受了视线转换行为的干预、全体27名被试接受了指示与展示行为的干预。被试三项自发性共同注意行为在A1的观测轮次分别为 4.48  0.99、4.37  1.08、3.78  0.70,在 A2、 A3 的观测轮次均为3。经统计,被试视线转换行为在 A1、A2、A3的得分分别为 4.54  0.76、9.01  0.72、8.86  0.82,其中,A1与 A2、A3得分的重叠率均为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949,P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发性共同注意 系统提示法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儿童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比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口语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提高儿童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言语功能训练 多感官刺激 全面发育迟缓儿童 智力康复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系统提示法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自发性共同注意的效果。方法:选取27名ASD儿童的主要看护者应用系统提示法对其实施自发性共同注意干预。以《自发性共同注意观测量表》中视线转换、指示与展示三项自发性共同注意行为为观测指标,通过对比被试三项观测指标在基线期(A1)与维持期(A2)及追踪期(A3)中得分的变化,检验干预方案的效果及其维持性与泛化性。结果:经非结构化观测,共有23名被试接受了视线转换行为的干预、全体27名被试接受了指示与展示行为的干预。被试三项自发性共同注意行为在A1的观测轮次分别为 4.48  0.99、4.37  1.08、3.78  0.70,在 A2、 A3 的观测轮次均为3。经统计,被试视线转换行为在 A1、A2、A3的得分分别为 4.54  0.76、9.01  0.72、8.86  0.82,其中,A1与 A2、A3得分的重叠率均为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949,P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自发性共同注意 系统提示法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和胆红素/白蛋白比值(the ratio of bilirubin to albumin,B/A)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AB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425 μmol/L)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胆红素诱发神经损伤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ABE组和非ABE组,分析TSB峰值、B/A值对新生儿ABE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5家医院共收治194例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ABE组20例,非ABE组174例,胆红素峰值范围427~979 μmol/L。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TSB峰值、B/A值预测ABE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30 μmol/L和9.48,TSB峰值与B/A值联合应用识别ABE的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92.8%。结论TSB峰值联合B/A值可有效识别新生儿ABE,当TSB峰值>530 μmol/L、B/A值>9.48时,患儿发生ABE的风险较高。

  • 标签: 胆红素脑病,急性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血清总胆红素 B/A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