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莱州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流行特征和发病影响因素,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 - 2019年莱州布病监测资料及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对布病病例的一般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1例布病确诊病例及与确诊病例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组的162例健康人群进行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16 - 2019年莱州共报告布病确诊病例222例,年均发病率为6.57/10万。布病发病年龄主要为45 ~ 59岁,占46.40%(103/222);男女性别比为2.42 ∶ 1.00(157 ∶ 65);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5.95%(213/222)。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 -7月,占58.11%(129/222);莱州17个乡镇(街道)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乡镇依次为朱桥镇、沙河镇、土山镇、程郭镇、驿道镇。在222例布病病例中,发病至确诊的时间间隔最短为5 d,最长为36 d,中位数为11 d;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9.19%,198/222)、乏力(80.63%,179/222)、关节肌肉酸痛(72.97%,162/222),少数伴有肝、脾及睾丸肿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病畜的尿、粪等排泄物[比值比(OR) =6.244,95%置信区间(CI):1.609 ~ 24.231]及家中有人患过布病(OR = 16.363,95%CI:2.250 ~ 119.023)是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莱州布病发病以45 ~ 59岁中年农民为主,春夏季为发病高峰,直接接触病畜排泄物、家中有人患过布病是导致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卫生部门应在布病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针对农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行为干预,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惠州气温对湿疹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从惠州皮肤病防治所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湿疹门诊数据,同期气象因素(日均气温、相对湿度)数据源自广东省气候中心的86个气象站点。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环境温度暴露对湿疹的滞后效应,采用自然平滑样条函数控制湿度的非线性混杂。结果惠州皮肤病防治所4年内共报告湿疹门诊254 053人次,日均就诊173.89人次。日均气温与湿疹日就诊人次呈“U”型关联。低温段温度每降低1 ℃,湿疹发病风险上升2.20%(1.19%~3.21%),高温段温度每升高1 ℃,湿疹发病风险上升2.35%(1.24%~3.5%)。全人群中有1.60%(0.44%~2.68%)的湿疹门诊次归因于低温天气,即归因人次为4 065(1 128~6 798);6.33%(1.40%~10.87%)的湿疹门诊人次归因于高温天气,即归因人次为16 082(3 557~27 616)。结论高温和低温暴露均与湿疹就诊风险增加有关。

  • 标签: 湿疹 日均气温 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招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 - 2018年招远SFTS监测资料及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对SFTS病例的一般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及接触史等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60例SFTS确诊病例及与确诊病例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组的120例健康人群进行SFTS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1 - 2018年招远共报告SFTS确诊病例140例,病死率为18.57%(27/14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 - 8月,占83.57%(117/140);发病年龄主要为50 ~ 80岁,占90.00%(126/140);男女性别比为1.06∶1.00(72∶6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4%(129/140)。在140例SFTS病例中,发病至首诊及首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4和6 d;病例发病至确诊前平均就诊史为2次;病例首诊医疗机构为乡镇医疗机构者占60.71%(85/140),确诊机构为市级医院者占86.43%(121/140),首发症状为发热者占92.86%(130/1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饲养动物[比值比(OR)= 9.209,95%置信区间(CI):2.064~41.083]和被蜱虫叮咬(OR=16.818,95%CI:1.553~182.164)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招远SFTS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 - 8月,50岁以上的农民是易感人群;家中饲养动物和被蜱虫叮咬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SFTS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烟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制定有效的SFT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5 - 2020年山东省烟台各乡镇(街道)的SFTS确诊病例资料,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5 - 2020年,烟台共报告SFTS病例839例,其中死亡病例124例,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总病死率为14.78%。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5 - 2020年烟台SFTS病例分布呈空间正相关性,其中2015年病例分布的空间相关性最高(Moran′s I = 0.25,Z = 5.66,P < 0.001),2018年最低(Moran′s I = 0.16,Z = 3.69,P < 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显示,2015 - 2020年烟台SFTS发病流行区主要在莱州、蓬莱区、栖霞、招远、海阳的部分山区、丘陵乡镇。结论烟台SFTS疫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应在高发地区强化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烟台2011 - 2018年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烟台2011 - 2018年布病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及就诊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 - 2018年,烟台累计报告布病病例795例,年均发病率为1.42/10万,无死亡病例。以散发病例为主,占92.20%(733/795)。发病高峰为3 - 8月,占67.80%(539/795);除长岛县外,其他12个县(、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区)为莱州(5.20/10万,369例,占46.42%)、招远(2.13/10万,97例,占12.20%)、蓬莱(1.77/10万,62例,占7.80%);男、女性别比为2.82∶1.00(587∶208);发病年龄以40 ~ 69岁为主,占79.62%(633/79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90%(667/795);病例发现以烟台医疗机构为主,占89.56%(712/795);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平均为17 d,最长为2012年40 d,最短为2018年12 d。结论2011 - 2018年烟台除长岛县外,其他12个县(、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春夏季,以中老年发病为主,应针对不同地区、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防控策略。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监测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广州、温州市两个城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模式,并评估两个城市疫情的防控效果。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29日广州和温州COVID-19确诊病例的个案数据,绘制两个城市疫情的流行曲线,收集不同时间的防控措施,计算在两个城市的实时再生数。结果广州和温州市分别纳入确诊病例346例和465例,两个城市病例均集中在30~59岁(广州:54.9%;温州:70.3%)。流行曲线显示广州和温州的每日发病数分别在1月27日与1月26日到达峰值,随后出现下降趋势。两个城市的发病高峰均出现在湖北省输入病例的抵达高峰后,且温州的湖北省输入病例的抵达高峰早于广州。广州一直以输入病例为主,温州从前期的以输入病例为主转变为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虽然两个城市流行模式存在差异,在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后,两个城市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结论COVID-19输入疫情可导致两种不同的流行模式,但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均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模式 传播力 防控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