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烟台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布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来自全民健康保障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和山东省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2019年烟台人间布病疫情资料、人口学数据和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三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感染途径等。结果2019年,烟台市报告布病病例158例,年发病率为2.2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4 - 6月,占43.67%(69/158)。除长岛县外,其余12个市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为莱州,占39.87%(63/158)。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1 ∶ 1.0(107 ∶ 51)。发病年龄以40 ~ 69岁为主,占75.95%(120/15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4%(132/158)。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14例)、肌肉关节酸痛(107例)、乏力(95例)、多汗(85例)。有明确牲畜接触史者占58.86%(93/158),主要接触方式为养殖(68例)、屠宰(26例)。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者占18.28%(17/93),以戴手套为主,占76.47%(13/17)。接触后洗手的占91.40%(85/93),其中,仅用清水洗的占37.65%(32/85);用肥皂洗的占62.35%(53/85)。接触后换洗衣物的占82.80%(77/93)。结论烟台市布病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较低,提高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有效性是今后防控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监测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烟台福山区1起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为探讨主要危险因素,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烟台福山区1起人间布病疫情数据,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山东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医疗机构诊治病历。对疫情概况、病例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起疫情排查报告病例密切接触者及同村从业人员48例,均开展布病血清学检测,3例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2例出现症状且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且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诊断为隐性感染者。本起疫情涉及的3例确诊病例、1例隐性感染者均有与病羊密切接触史,且无防护措施。排查该区重点人群70人,均开展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样166份,其中阳性标本21份。结论本次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的病羊,主要暴露因素是个人无防护接触染疫病羊。加强畜间布病监测及检疫管理,提高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疫情低发区医疗机构诊断能力等是防控关键。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结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烟台2011 - 2018年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烟台2011 - 2018年布病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及就诊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 - 2018年,烟台累计报告布病病例795例,年均发病率为1.42/10万,无死亡病例。以散发病例为主,占92.20%(733/795)。发病高峰为3 - 8月,占67.80%(539/795);除长岛县外,其他12个县(、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区)为莱州(5.20/10万,369例,占46.42%)、招远(2.13/10万,97例,占12.20%)、蓬莱(1.77/10万,62例,占7.80%);男、女性别比为2.82∶1.00(587∶208);发病年龄以40 ~ 69岁为主,占79.62%(633/79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90%(667/795);病例发现以烟台医疗机构为主,占89.56%(712/795);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平均为17 d,最长为2012年40 d,最短为2018年12 d。结论2011 - 2018年烟台除长岛县外,其他12个县(、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春夏季,以中老年发病为主,应针对不同地区、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防控策略。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监测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