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理解当代中国”教材教学创新改革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3

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理解当代中国”教材教学创新改革的探索研究

柯爱霞

廊坊师范学院

摘要:《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翻译方向主干、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以翻译操作实践为主,以翻译教学理论为辅,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笔者所在高校,该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教授方法单一、教材老化、课程思政内容融入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线上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材》内容,充实了课程思政要素,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和翻译实践环节,使得应用型转型和课程思政双向协同发挥作用,更好提升学生的教育素养、日语专业翻译应用能力,同时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本论文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旨在利用“理解当代中国”教材在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课堂进行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做到思政课堂的“如影随形”。

关键词:理解当代中国 ;笔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改革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等重要指示,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2020 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

在“大思政”格局下,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以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战略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日语翻译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2022年7月出版“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经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评审,其内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外语课程,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中国话语体系的外语表达。

将其思政内容融入日语专业本科《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探索势在必行。目前相关课程的研究可以归纳如下:

日语翻译类课程教学改革类研究居多。其中代表性的有田(2021)、张昀·付子月(2022)、张建宇·闫彬彬(2022),分别是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背景下、“金课”背景下、“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日语翻译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建言献策。

日语翻译类课程思政类研究较为宏观。其中温玉晶(2022)、吴琳(2023)、苏哲旸(2023)均为日语翻译课程中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实践研究。

“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研究甚少。“理解当代中国”本课阶段《汉日翻译教程》相关研究较少,其中陈祎(2023)考察了该系列教材(含翻译、读写、演讲)中的三字格词的使用情况。何静姝(2023)就《汉日翻译教程》教材的课程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了建议。此外还有杨本明(2022)就“理解当代中国”研究生阶段翻译教材《高级汉日翻译教程》研究讨论了有关日语翻译人才教学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目前省内外就日语翻译类课程的教学研究不少,但课程思政类研究比较泛泛宏观,着重时政类思政元素的融入探讨少且不精,“理解当代中国”本课阶段《汉日翻译教程》的教学使用研究甚少,特别是该教材的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课程思政元素在翻译类课程中的融入研究、应用研究更加匮乏。本论文将在研读和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性将“理解当代中国”本课阶段《汉日翻译教程》的课程思政元素与《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旨在今后创建较为健全的课程思政体系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实践的问题

笔者所在高校,《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学生人数为50-60人/届,分两个教学班讲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现有教材较陈旧,实用性欠缺。

以参赛者所在高校为例,目前为止,课程使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汉日翻译教程》(2013年),主要参考教材为同出版社的《日汉翻译教程》(2008年)。两部教材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十分经典的日语专业翻译课程教材。但是从出版年代到教材列举的翻译实例都已老旧化,教材的老旧不利于培养适应时代的翻译人才,参考或更新教材以及教师自己引入新的内容在教改中是很必要的。

(二)教学内容多,有限学时内难以全部讲完。

日语《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现有教材《汉日翻译教程》中涵盖六大单元,共计38章,特点是内容多,部分章节知识点琐碎,教材所列实例过多,当前安排的课时(32学时)很难将所有章节内容详细讲授完。

(三)思政资源挖掘不足,导致育人功能不足。

由于教材内容相对老化,翻译实例缺乏现实性,比较不容易挖掘适应时代的思政元素,且传统授课较为重视知识目标,轻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课时数紧张,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导致对学生价值观引领不足。

(四)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参与度低。

本课程以往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多媒体+板书+习题”的模式,尽管教师授课过程中积极采用启发、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但是由于教学环节设计欠缺、方式不新颖等导致成效甚微。一是学生习惯了“灌输”的教学模式、翻译练习依赖翻译软件,二是授课教师未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充分利用翻译软件等教学辅助工具等。

(五)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本课程以往教学评价手段主要采取“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平时过程性考核的多元化评价,期末考试一直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学生临考前死记硬背的“突击式”复习,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所背离,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

(一)教学创新理念与整体思路

本课程以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为教学理念,以语言专业服务于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翻译专业知识和技能习得与思政教育同步化。具体思路如下:

(1)充分使用好“理解当代中国”教材,在翻译课程学中发挥其思政和育人功能;

(2)充分利用好学习通等线上学习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本课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能力本位”的应用型和实践性特征;

(3)通过翻转课堂教学优势,线下课堂教学采用专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4)采用多元式过程性评价和开放式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有效评价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创新举措

  针对上述存在的教学问题点,我们认真分析了原因,并根据教育部推进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精神,针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做了改革创新与实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课程目标的改革

在原课程基础上,更加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依据上述教学改革精神,更新和增加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

2.课程内容的重构

挖掘课程具体章节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1]针对具体章节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在专业知识教授中挖掘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国家意识、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这对学生在掌握具体的翻译策略、提高翻译意识的同时,提高整体素质和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解当代中国”教材融入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在本课程教学中,按照原本课程教学内容章节--词汇、句子、翻译技巧、篇章四大翻译篇章,分别将“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教材中相近的教学内容,融入该课程。如下表所示,对两本教材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除了可以将翻译基础知识在“理解当代中国”相应的单元进行政治文献翻译实践外,对应的思政内容也润物细无声地嵌入了课程。同时精简了授课内容,解决了有限授课内内容多、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努力将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引导有机融合,尽量避免随意或生硬嵌入,才能更好发挥专业课教学的显性引导和隐性塑造功能。

表1 原有教材《汉日翻译教程》与“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的内容重组尝试

课程章节

《汉日翻译教程》

“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

课程章节内容

教学内容

所属教材单元章节

三、中日词汇的对比

六、多义词的翻译

汉日同形词和缩略语的翻译;核心概念解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五、专有名词的翻译

六、简称和数词缩略语的翻译

中国关键词和四字格词语的翻译;核心概念解读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十一、流行语的翻译

十二、歇后语的翻译

三字格词语和类词缀派生词的翻译;核心概念解读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七、词的色彩意义

八、位相语的翻译

中国特色惯用表达和中国文化负载文化词的翻译;核心概念解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十四、多重并列式短语的翻译

十五、若干特殊词语的翻译

核心概念解读

五、六单元

九、熟语的翻译

核心概念解读

七、八单元

十三、拟声拟态语的翻译

核心概念解读

九、十单元

十六、联合复句的翻译

(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关系复句的翻译)

并列表达的翻译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衔接方式、语篇的连贯性

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递进表达和层次修辞

七、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排比修辞

八、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十七、偏正复句的翻译

(因果、转折、让步、条件、假设、目的关系复句的翻译)

关键句的理解和翻译

一、二、三、四单元

十八、多重复句的翻译

十九、无关联词语复句的翻译

二十、紧缩句的翻译

比喻表达的翻译

五、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二十五、顺译与倒译

古典诗文及仿作的翻译

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

二十六、分译与合译

二十七、意译与变译

二十八、加译与简译

3.教学环境的创设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全程管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习通、微信群等移动教学工具,通过教学视频观看、问卷调查、讨论、小组任务等功能设计教学过程,以实现课程全过程的管理。

4.教学方法的创新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融合“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如表2所示,统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

课前线上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课中线下学习,以学生展示发表为主,任务带动探究学习,侧重课堂全员参与互动,教师质疑、答疑、点评、总结为辅。课后线上学习,根据学生上课的发表情况,查漏补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评教,进一步促进翻译课堂的实践应用,使学生的素养、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阶段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资源载体

教学方式

课前

线上学习

学生生疑

教师答疑

因学设教

√线上学习:精品慕课、优质翻译讲座等。

√阅读书目:《习近平治国理政》等原文

√课前答疑:给学生制作的ppt进行修改和问题答疑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行课前学习,完成分配的教学任务

√及时将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反馈给教师。

√通过自学初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

√通过小组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

√精品在线课程

√优质翻译讲座

学生自学为主

课中

线下教学

因学施教

师生质疑

√教师讲评:对于学生小组讲授内容评价并补充,阐释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

√设疑问答:通过设问思考,课堂讨论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

√小组合作展示自学成果,并发表讲授;

√问题驱动,重难点剖析

√参与课堂随堂讨论、问题探讨等活动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参与深化理论知识

√通过课堂发表展示,提高学生的基本教学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发表展示

√学生录制微课

√视频资源等

学生小组发表讲授

师生互动质疑对话

课后

线上测评

因学评教

学生释疑

√布置任务:包括小组任务、课后线上测评、课后题讨论等

√课后实践:安排新的教学活动和推送比赛等

√小组合作完成对应任务的微课录制

√完成线上测评

√完成翻译实践活动

√总结反思教学效果

√课后巩固提升,提高翻译意识

√理论知识化为价值认同

√参与翻译比赛,实现学习成果转化

√学习平台题库、讨论等

√翻译比赛、考试等推送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

5.教学评价的改革

针对现行教学大纲采取的“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考评方式,进行了如下优化和改变:

平时考评多元化。注重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维度多面化、考核主体多元化,努力构建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形式不少于作业、小测、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实践活动等参与式教学等方式中的3种,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引入教师与学生、个人与团队多向互评机制,使得评价更客观、真实、可靠。

期末考评开卷考。到目前为止,期末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今后该课程将效仿国家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形式,开卷参加考试。如此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与国家人事考试接轨,推动全方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创新的应用推广

教学创新成果有突破。课程参赛人在该课程授课的四年中,持续推进教学创新改革探索,逐渐形成并凝练出一系列教改成果,相关的科研立项、论文发表、翻译竞赛、以及获奖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学生实践能力有增强。教学成效显现,效果不断提升。近三年学生在全国以及各省级学会等翻译比赛中频繁获奖。学生学业成绩进步明显,考研且录取专业为日语翻译的居多。

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已经具有一定的良好师范,特别是在“理解当代中国”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与《日语笔译与实践》课堂结合,丰富本课程思政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展示以及录制微课视频方式呈现“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提升了该教材的吸引力;开始建设日语翻译类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库,势必将推动我省日语翻译类课程教改的创新发展,使更多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受益。

、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产生一些困惑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将“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融入课程中,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如何监督学生自学效果、小组的任务分配、如何使学生不依赖翻译软件,如何提高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更加科学高校给学生进行评价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柯爱霞,课程思政视域下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笔译理论与实践”为例,中国教师,2022(18)

[2]柯爱霞,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思政改革,双语教育研究,2022(6)

[3]何静姝,《理解当代中国汉日翻译教程》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时代教育,2023(1)

[4]苏哲旸,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程思政融入研究——以日语翻译类课程实践为例,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02)

作者简介:柯爱霞(1986— ),女,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日本文教大学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学、音韵学、日语教学。邮箱:keaixia1986@sina.com。

 


[1] 该部分内容可参看柯爱霞(2022)<课程思政视域下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笔译理论与实践”为例>(《中国教师》2022年9月第18期PP236-237)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