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的观察

严云龙  谢静

岳池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对象是6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研究时间选定于2023年1月-12月,随机数表法划分组别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给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研究组则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计算得96.97%(32/33),对比组总有效率计算得72.73%(24/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实施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开展治疗工作,其疗效令人满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性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烧心、反酸、嗳气等,这些症状多发生于餐后1小时至2小时,也有部分患者仅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胃内容物主要是酸性或碱性胆汁等,其可引起食管粘膜糜烂、溃疡或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象是6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划分组别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组纳入病例33例。研究组中男/女人数19/14例,最小/最大年龄23/64岁,均值(41.66±2.88)岁,病程最长/最短是6/1.5年,均值(3.02±1.08)年。对比组中男/女人数是18/15例,最小/最大年龄是22/65岁,均值(41.52±2.69)岁,病程最长/最短是5.5年/1年,均值(3.08±1.01)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奥美拉唑(规格:20mg*28片,国药准字:H19990114,生产企业: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莫沙必利(规格:0.3g,国药准字:H20103629,生产企业: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治疗,每次服用20mg的奥美拉唑,每天2次;同时每次口服5mg的莫沙必利,每天3次,持续口服药物治疗8周。

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规格:10mg*7片,国药准字:H20031292,生产企业: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莫沙必利(同对比组)治疗,患者分别于早晨、晚上服用雷贝拉唑1次,每次剂量是20mg,同时口服5mg的莫沙必利,每天3次,持续口服药物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反酸、胃痛、烧灼感等症状下降80%以上,同时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损伤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无炎性反应;有效:各种临床症状下降幅度超过50%,胃镜检查显示食管粘膜的炎症水平明显改善1个等级以上;无效:治疗后各症状的好转率不超过50%,胃镜检查食道粘膜损伤没有任何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药物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 SPSS21.0分析,计数数据以( n,%)为单位, 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 x± s)为单位, 以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计算得96.97%(32/33),对比组总有效率计算得72.73%(24/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疗效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比组(n=33)

15

9

9

24(72.93)

研究组(n=33)

20

12

1

32(96.97)

X2

-

-

-

7.543

P值

-

-

-

0.006

2.2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n%]

组别

恶心呕吐

头晕

低血压

总发生率

对比组(n=33)

2

2

3

7(21.21)

研究组(n=33)

1

0

0

1(3.03)

X2

-

-

-

5.121

P值

-

-

-

0.024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嗳气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疾病。GERD是一个慢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食管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炎症,伴有粘膜糜烂或溃疡。据报道,我国 GERD的发病率约为3.26%~5.29%[1]

目前对胃食管返流的治疗主要采用抑制剂,但这类药物并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胃运动,也无法从根本上阻止胃酸倒流,无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对于这种情况,应给予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奥美拉唑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主要作用于胃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分泌型微管及胞浆管状小泡,与质子泵硫基发生非逆向结合,从而抑制 H+、 K+- ATPase的活力,降低胃液酸度,减轻疾病症状。但长期应用奥美拉唑可能会引起腹胀、便秘、恶心、腹泻等副作用。雷贝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其能使患者的胃内 pH长期保持在4以上,从而减少胃酸分流的次数,减少返流的时间,减轻胃酸对粘膜溃疡、粘膜糜烂的刺激,促进溃疡的愈合。莫沙必利是一种5-HT4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激活胃肠内的胆碱、兴奋神经细胞、增强胃肠动力、改善胃排空、促进食管粘膜的修复

[2]。有研究发现,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两种药物联用,既能增强抗返流的作用,又能抑制胃酸的分泌,改善胃运动,疗效明显[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计算得96.97%(32/33),对比组总有效率计算得72.73%(24/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胃食管反流病采取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疗效令人满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张坤.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在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4):103-104.

[2] 孙哲,邓敏,徐伟,等.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所致慢性喉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2、IL-4水平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43(11):1021-1024.

[3] 周启东. 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