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铁路专用线货物列车推广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经济性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矿区铁路专用线货物列车推广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经济性思考

杨卫兵

淮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淮南铁路运输分公司  安徽 淮南232001

摘要:

关键词:矿区铁路;列尾装置;安全防护装置;效率提升;消除安全风险

一、引言:

列尾装置全称为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是在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和运转车长后,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而研制的安全防护设备。列尾装置由安装在机车操纵室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及其相关附属设备构成,通过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来实现的信息数据传输。列尾主机替代了运转车长,自动采集列车尾部风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将风压数据反馈至司机控制盒,并对风压异常进行告警,机车司机可实时掌握整列车主管压力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机车操纵;机车司机根据制动需求,可通过司机控制盒远程控制列尾主机进行列车尾部辅助排风制动操作。概括起来列尾装置的主要作用有列车尾部风压的显示查询、自动报警、尾部排风辅助制动、列车昼夜尾部标志、黑匣子记录功能等,这些功能的不断优化,使得其在普及应用后的作用发挥远超设计之初,实现了通过“技防”替代“人控”,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列车运行安全。

二、列尾装置未在矿区铁路专用线货物列车推广应用的原因

上面介绍了列尾装置在列车安全运行中的功能和作用,并且在国家铁路货物列车运输中得以普及应用,但为什么在矿区铁路专用线运行列车上没有得以应用呢?这主要由于国家铁路(下简称国铁)各路局各工种职责范围不同和矿区铁路专用线运转模式不同造成的。

1.国铁管理列尾装置的单位业务权限受限。原来值守守车的运转车长属于车务系统,列尾装置替代运转车长后,相应列尾装置的管理也由车务系统进行管理,负责安装摘除列尾工也由车务系统人员担任。由于货物列车属于全路运行,列车的牵引由各大铁路局各管一个区段,与机车配合使用的列尾装置也就在相应路局的管辖区段内使用,即列尾装置只在设备配属单位的区段内使用,也即在车务部门自己管辖区段使用自己的列尾装置。矿区铁路专用线虽在路局大的管理范围之内,但国铁车务部门在矿区铁路专用线内没有管理权限,因此货运列车进入矿区专用线前列尾装置被摘除,如需使用应由矿区专用线单位设置。

2.矿区铁路专用线货物列车的运转模式不同。矿区铁路专用线内货物列车主要为外部运输和内部循环两种。外部运输为国铁空载列车在交接站交接后,由专用线内部机车牵引至矿区装车站装车后,再由内部机车牵引至交接站。内部循环为专用线内企业自备车在厂矿之间往复循环的运输模式。在2010年以前外部运输和内部循环在矿区运输占比分别为80%和20%,外部运输列车由于路企交接不使用列尾装置,内部循环列车因数量偏少综合经济性不高而未采用列尾装置。

三、不使用列尾装置存在的安全风险和为避免风险采取的措施

1.机车司机无法准确实时的掌握列车尾部主管压力变化情况。在不使用列尾装置情况下,机车司机只能通过机车端风压表来掌握列车主管压力,由于机车端风压表监测的压力仅为机车主管压力,与列车尾部压力偏差较大,要通延长持续增压或减压时间,才能实现前后压力一致,机车司机对列车制动或缓解操纵平稳性需要依靠经验来补救,如司机经验不足会造成拉断车钩、车辆冲击、列车停车后溜逸等安全问题。

2.折角塞门关闭发出列车。列车中部车辆在缓解时关闭折角塞门,机车司机在牵引时无法发现,在运行途中将会因制动力不足造成列车“放飏”事故。为确保列车发车前制动管系通畅,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在列车始发前、停留超过20min时必须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简略试验由机车司机操作、列检或外勤值班员现场检查判断,机车司机间接掌握试验情况。由于矿区专用线特殊情况,列车运行中间站停车多、发车时间不确定、站场行车环境等因素,简略试验频次增加,给列检和外勤值班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

3.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过长。缺少了列车尾部排风手段,当遇到需要紧急制动时,由于制动波速的存在,列车只能从前向后依次制动,列车制动距离较长。由于矿区专用线均为开放式线路且平交无人看守道口较多,线下行人车辆侵线、抢越线路情况较多,如制动不及时极易发生路外交通事故。为防止路外交通事故的发生,通常采用降低列车运行速度来缩短制动距离,或采取提前制动,“非停”极大的影响了列车运输效率。

4.缺少尾部标识,无法判断列车的完整性。在不使用列尾装置的列车,将尾部制动软管吊起作为尾部标识,由列车运行沿途的车务外勤、道口人员确认列车的完整性。

四、在矿区铁路专用线推广应用列尾装置的安全技术经济性

推广应用列尾装置是提高“本质安全”管理效果的一个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列尾装置实时反馈的列车尾部压力信息,为机车司机操纵列车提供数据参考,减少过分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消除车辆冲击、列车溜逸等安全隐患,实现“技防”替代“人防”。二是对于使用列尾装置的列车,需要由列检员、车务外勤、道口人员协助完成的简略试验、列尾确认等工作,都可由机车司机自行完成,由“他控”变为 “自控”。

推广应用列尾装置是提高运输效率和生产组织优化的基础。列尾装置使用后在运输效率方面,消除了列尾风未满进行无效试验,提高简略试验一次成功率,也消除了其他人员耽误试验时间的影响,为列车正点运行增加运输效益提供基础。在生产组织方面,减少了其他人员作业量的同时,可更好的开展人力资源优化,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

推广应用列尾装置在防路外交通事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遇到行人车辆抢道需要紧急制动时,机车司机在机车采取制动措施的同时,可通过列尾装置远程控制列尾主机进行排风,列车前后同时排风,缩短制动响应时间,加快前后制动效果,缩短制动距离。

参考文献: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201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