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薛妮妮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首先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再深入探究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对策

引言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解决这些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一、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

  1. 呼吸窘迫

    呼吸迫是指病患的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增加、呼吸困难、呼吸用力过度等症状,具表现包括病患呼吸频率明显增加,超过正常呼吸频率(成人静息状态下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病患的呼吸深度增加,出现深呼吸、吸急促等表现,另外,使用辅助呼吸肌的临床表现如肋间肌辅助呼吸、气道使用辅助肌等也是呼吸窘迫的表现;病患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感,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短促等;病患出现使用辅助呼吸肌的迹象,例如锁骨上的肌肉收缩,肋间肌缩肌等。

  1. 呼吸道感染

    咳嗽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症状,有干咳或有痰的咳嗽两种情况,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常伴有咳痰,痰液的颜色、黏稠度和气味可根据具体病原体而异,并且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为37.2摄氏度至37.5摄氏度),持续时间因感染程度而异。感染性喉炎发炎时,病患会出现喉咙痛、灼热感症状,重症呼吸道感染(如重症炎)会导致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在严重的气管炎情况下,病患会出现哮鸣音和呼吸困难的情况。

  1. 使用呼吸机相关风险

    呼吸机的设置参数不合适,会导致呼吸机与患者呼吸不同步,出现机械性输气不协调的情况,并且呼吸机的气道压力设置过高,会导致气道损伤,如肺气肿、气胸等。呼吸机连接管、面等部位出现漏气,导致氧气输送中二氧化碳排放不畅。呼吸机和相关设备未经妥善消毒清洁,会导致院内感染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呼吸机电器设备出现故障,如短路、断电等,会影响患者的正常通气。

  1. 呼吸治疗设备的故障

    氧气供应管路或氧气瓶出现故障,会导致患者氧气供应中断,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状,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呼吸机出故障,会导致呼吸机无法正常通气,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吸痰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不畅,增加气道感染的风险,氧气供氧浓度不稳,如在吸氧过程中氧浓度波动,会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状。呼吸治疗仪器故障如雾化器、护理设备等出现故障,会影响患者呼吸道湿化、气道管理等方面的治疗效果。

  1. 肺栓塞险

    肺栓塞是指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部分血液循环受阻。肺塞会出现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症状,还会出现心悸、胸痛、低血压等症状,甚至导致休克。由于肺动脉阻塞造成的氧合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皮肤和黏膜发绀的症状,肺栓塞会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从而引发肺部血管破裂导致咯血。低氧血症表现为如头晕、乏力、意识改变等,由于肺部血液循环受阻,患者会出现低氧血导致的症状。

二、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关对策

  1. 定期检查设备

    建立明确的呼吸内科设备定期检查计划包括各种呼吸治疗设备检查频率、检查内容、检标准等,对每次设备检查都应有相应的记录检查者、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等信息,建立设备检查档案,确保每个参与设备检查的护理人员都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设备检查工作,发现设备问题或异常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替换老化零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在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的同时可以考虑引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呼吸内科设备的质量评估和安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彩取措施加以改进。建立定期检查设备的制度和流程,能够有效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并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1. 安全预警系统

    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呼吸治疗设备的实时监测,氧气供应系统、呼吸机、吸痰设备等的运作状态和参数,当发现异常时能立即发出警报。安全预警系统应当注意呼吸治疗设备,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能够通过声音、光线提示或报警器等方式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安全预警系统还应当具有记录和分析力,对呼吸治疗设备的运行数据记录并分析发现设备的异常变化和趋势,并做出预警。安全预警系统应当配备相关的紧急应对指南流程,在收到警报后,能够提供相应紧急处理建议,指导护理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建立安全预警系统的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安全预警系统,并定期组织相关的演练和模拟演练。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1. 定期交流学习

    针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定期交流学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对策,通过定期交流学习,护理人员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学习最新的护理技术和处理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安全风险。每个季度或半年举办一次内部学习交流会议,让护理人员分享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讨论急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相关会议、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外部学习机会,及时了解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拓展专业知识,成立呼吸内科护理专业学习小组,针对具体问题定期展开讨论,分享相关病例,并就护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定期组织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模拟演练,包括呼吸机的应急操作、氧疗设备的使用等,提高护理人员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定期交流学习,护理人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高呼吸护理工作的安全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三、结束语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一个高度重视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来降低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保障和护理质量。希望这些对策能够为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提供一些帮助,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董雅倩,刘莉莉.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07):1156-1157.

[2]黄淑萍,谭海涛,杨海燕,梁影虹,陈小香.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21,(03):122-124.

[3]邹娅敏.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