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唱游律动元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如何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唱游律动元素

李静静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实验小学,河南省许昌市461670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成效,我们必须在依据课本进行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唱游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而音乐教学则更多地侧重于感觉的训练,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音乐的感染力能够让听到音乐的人进入相应的情绪,比如一首激昂的音乐就能激发人的情绪,一首美妙的旋律和一首栩栩如生的歌曲,就能让学生们尽情地体会到这首歌的美妙。将唱游律动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着重讨论如何将唱游律动教学引入到音乐课堂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唱游律动;小学音乐;低年级;教学成效

一、组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沟通交往能力

音乐游戏是小学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一种特殊的音乐环境为背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开展。游戏与律动是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综合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开展唱游律动有助于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丢手绢》、《找朋友》、《拔萝卜》等,首先让学生掌握了唱歌的技巧,再与学生进行“唱歌”的活动,并在游戏中唱歌,通过浓郁的气氛与熟悉的旋律,让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表演之中。在音乐游戏中,不爱说话的同学也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我得到了小手帕,扔给你;你得到了,就扔过来。”顽皮的学生也懂得了交朋友,诸如“我很高兴和你成为好朋友,你愿意和我成为好朋友吗。”、“我想成为你的好朋友,感谢你把橡皮借给我。”等很好的交流语言。也有一些沉默寡言的同学,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领袖天赋和口才,在拉萝卜的时候,他大叫一声:“我要当爷爷,我要带着所有人去拔萝卜。”音乐游戏为低年级学生敞开了心灵之门,发展学生的潜力,表现学生的内在热情,并在语言交流和社交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营造音乐欣赏情境,提高学生想象力

音乐是一门充满感情的艺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人们的情感和所表达的情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部分低年级儿童的思考的深度不够,归纳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可以创造优美的环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变化,引起学生的联想、想像,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弹性。例如在《丛林狂想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真地去看录像,并仔细地去听乐曲,去体会它所包含的一切。接下来,作者又指导和激励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录像中所见到的东西。感觉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语文技能。接着,作者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水彩笔和森林小动物~树木等贴画放在一起,并让学生按照所听的乐曲来进行创作。接着,教师请同学们上台向学生介绍自己所设计的树林,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作者引导学生站起来,伸展手臂,闭目倾听乐曲的节奏,想象自己在音乐中进入了一片刚刚布置好的树林,嗅着花朵,看见了动物,听见了溪水的声音。在这节歌唱和律动的课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感受与更多的感官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音乐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整体和部分的大、小肌肉以及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实现人体功能的和谐发展。

三、增强音乐体验,促进学生功能

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应主动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唱游律动教学。律动就是一种表现乐曲的方式,当人们对乐曲的热爱流露出来,洋溢于行动之中时,律动就会自然地出现。节奏训练在促进学生身体协调、肌肉运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儿童的机能逐步提升,学生能够更加自然、更加积极、更加有选择性地融入到各项社会中去,融入到整个社会当中去。教师应让学生在韵律中完全地放松下来,完全沉浸在其中,因此需要精心地设计动作,设计好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功能和肌肉运动能力。例如,在学习节奏《面条》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看一看面条的三种形状,一是放在锅里是笔直的,二是在锅里煮的时候是软的,三是水开了以后互相纠缠在一起的。接着,老师用手势给学生演示了三种不同的面条的形状,一是直着身子使劲跺,二是腰部肩膀背的柔和转动,三是是全身四肢的大幅度的柔顺摇摆。因为面条的造型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再加上老师的示范恰当,教学方法得当,背景音乐渲染的恰到好处,学生渐渐不再拘束,每个人都努力用自己的肢体来表现自己对面的喜爱。在节奏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地聆听、学、试,尽力地跺、扭、伸身体和手脚,一节课下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四、营造音乐情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音乐是一门集声音,戏剧,舞蹈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在演出时,不仅能加强演出的自觉,更能通过自己所饰演的戏剧人物来感受和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自信。让低年级学生用戏剧性的声音和丰富多样的音质去表达人物,塑造角色,让学生用肢体去表现自己的节奏,并指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音乐与跳舞相融合,这样才能提高儿童的能力素养。在绘画旋律线条的过程中,通过表现出作品中的音高和力度情绪的改变,不仅可以将自己对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倾听经验表现出来,还可以逐步养成专注倾听的好习惯。

五、分层次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要想使小学唱游律动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层评估。它既可以掌握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又可以帮助老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对知识点的测验与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办法可以用来评定学生对某一部分的理解水平。比如,在教学乐曲节奏时,可以让学生敲击各种拍子,以此来检测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课程成绩及家庭作业的评估既能评价学习动机,又能了解并运用所学内容。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歌曲、歌曲、舞蹈等游戏,并根据学生的创造力、团体协作等来评定。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表现进行观察开展全面评价。比如,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口头发言和作业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信心。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比如,将新型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交互式教室、 APP等相融合,并通过 APP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估。 

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唱游律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感受和感受到音乐的美感的同时,学会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并达到听觉、认知和语言的目的,通过游戏与律动等多方面教学,实现身心愉悦,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宋哲昊.小学音乐唱游课教学活动的探索实践[J].小学生(上旬刊),2022(06):85-87.

[2]孙虹.声随心动,趣味唱游——构建小学音乐趣味性课堂[J].天津教育,2021(3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