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对慢性胃炎护理效果,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个性化教育对慢性胃炎护理效果,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林碧英

福清市第四医院(福清市渔溪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350307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教育对慢性胃炎护理效果,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2年1月-2023年11月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教育,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G-I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G-II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教育对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依从性。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慢性胃炎;护理效果;依从性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不规则腹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常伴有反酸、打嗝、恶心等不适,慢性胃炎病程长,易复发,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临床主要使用促胃动力、抑酸类抗生素等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导致耐药[2]。科学的护理对治疗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探讨个性化教育对慢性胃炎护理效果,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2022年1月-2023年11月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3.52±1.63)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8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54.60±1.55)岁。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检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向患者说明症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告知患者药物和饮食。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教育,(1)入院后,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数据进行调查。根据患者的病情,说明慢性胃炎的病因、症状、治疗护理方法及个性化教育注意事项。(2)个性化饮食教育,加强饮食指导干预,避免暴饮暴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坚硬、粗糙的食物,饮食原则建议多吃低脂、高蛋白、清淡的食物,易消化、少食多餐。(3)个性化心理教育。由于缺乏疾病知识和疾病的影响,大多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回答患者不理解或有疑问的问题,缓解患者的压力、焦虑等情绪,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和治疗态度。

1.3 观察指标

(1)胃肠功能。于护理前后取两组空腹肘静脉血5ml进行血清分离,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胃蛋白酶原Ⅰ(PG-I)和胃蛋白酶原Ⅱ(PG-II)水平。(2)患者依从性。从饮食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依从性方面进行比较。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PG-I和PG-I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G-I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G-II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比较(

组别

例数

PG-I(ug/L )

PG-II(ug/L )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9

69.53±9.52

123.82±8.85

17.47±1.85

12.26±3.68

对照组

39

70.14±8.12

89.72±7.26

17.95±1.76

14.75±4.72

t

/

0.085

8.325

0.173

6.355

P

/

1.072

0.000

0.865

0.000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n(%)]

时间

例数

饮食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

观察组

39

36(92.31)

37(94.87)

36(92.31)

对照组

39

31(79.49)

30(76.92)

29(74.36)

/

6.021

6.689

6.015

P

/

0.010

0.011

0.012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以慢性胃粘膜病变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居所有胃疾病之首。当胃粘膜受损时,患者会出现胃脘痛、反酸、腹泻等症状。大多数患者都是由于长期饮食、生活习惯不当或压力过大等原因,所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3]。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PG-I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G-II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教育对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等特征不同,导致他们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存在差异,从而无法有效地改善和促进。个性化教育可以通过了解和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和内容,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根据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和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的执行力。通过向患者解释以往治疗效果良好或不佳的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记忆个性化教育内容。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教育内容上进行调整和实施

[4]。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接受个性化教育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相较于接受常规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育对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苹,杨珂莹,朱雪莲.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模式对慢性胃炎患儿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探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28(2):38-41.

[2]魏珍,史少莉.系统化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 2023, 47(4):652-654.

[3]Xiong M , Luo H , Zhu W ,et al.Shengyang Yiwei Deco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A 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Medicine, 2020, 99(39):22869.

[4]贺海艳,黄璇璇.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 2023, 47(11):18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