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初中历史八上第三单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依托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初中历史八上第三单元为例

张小猛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指向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深度学习”,故教师应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笔者借助思维导图设计出以整体性和主题性为特征的大单元教学,由此实现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思维导图;初中历史

深度学习理论带给我们诸多思考,其所关注的学习内容建构性、求知过程主动性等特点,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师本位”转到“学生本位”,从“为教而教”到“以学定教”,从而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和提升思维品质[1]。因此,深度学习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为依托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一、依托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优势阐述。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不仅仅是零散知识的教授,更体现在历史学科知识的系统把握、学科思维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核心素养的落地,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更强调整体性和主题性。如何实现这一理念,就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实践性的课题。

笔者的思考和实践,就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既可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层级化结构,从而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建构能力,又可使学生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历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形成具有“大历史观”的良好思维品质,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二、依托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现路径。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某一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教学步骤,是对大单元教学目标、大单元知识构建、大单元教学情境设计和大单元教学评价做出宏观统筹的系统化过程。笔者总结了依托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一般路径5大步骤(见下图)。

Snipaste 

           

三、依托思维导图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例。

1.确定教学主题

在单元教学设计构思方面,注重顶层设计、通盘考虑。以单元主题设计为核心并引领课时主题设计,理清课时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增强历史学习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本文选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进行单元整合。通过两位历史人物在同一历史背景下不同的历史抉择及在历史舞台上的斗争与命运,理清单元内四课内容的内在逻辑,形成大单元主题“民主与专制——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历史抉择 ”。明线是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暗线是民主观念与专制观念的斗争。教学设计隐含的意味为:从明线看,政治上辛亥革命是失败的(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窃取),革命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没有完成。从暗线看,辛亥革命又是成功的(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妄图回到帝制时代的野心终被粉碎)。由此得出结论(大概念):追求民主是世界潮流,妄图恢复帝制终将失败。

2.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本单元内容要求及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单元设计原则,制定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通过梳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之间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过程,感悟到“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历史规律,培养唯物史观的素养。通过梳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历程,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通过梳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而做出的牺牲与贡献,感受其爱国精神,落实家国情怀的素养。

3.组织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围绕单元主题“民主与专制——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历史抉择 ”展开,共需4课时。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革命”与第10课“中华民国”的第1、3子目,都是在讲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矢志不渝、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为己任的事迹,故以“矢志不渝终有成——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为次级主题1,串联起从第8课至第10课的相关教学内容;第10课“中华民国”的第2子目与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都是在讲述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逐步建立专制统治、妄图恢复帝制却身败名裂的史实,故以“处心积虑终成空——窃国大盗袁世凯 ”为次级主题2,串联起第第10课至第11课的相关教学内容。笔者再设置次级主题3“是非功过今人说——评价孙中山与袁世凯 ”,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并由此感悟到革命先烈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所做出的牺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单元授课结尾处,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大概念: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由此整体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

4.创设教学情境

在讲到辛亥革命的内容时,教师可设置“三座城,一场革命——辛亥革命成果之旅”的模拟旅游活动,由学生充当导游对与辛亥革命相关的三座城市(武汉、南京、北京)的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知识讲解。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梳理了辛亥革命的历程。

5.设计教学评价

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呼唤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以此来对接核心素养的落实。如笔者以“搜集评价孙中山与袁世凯的相关史料”为例,设计过程性评价如下:

①能搜集与两位历史人物相关部分信息,但多为随意寻找资料(得4分,获童生称号)

②能搜集与两位历史人物相关部分信息,有调查其可信度的意识(得6分,获探花称号)

③能搜集与两位历史人物相关众多史料,基本能判断其可信度(得8分,获榜眼称号)

④能搜集与两位历史人物相关历史信息,多为第一手资料,可信度高(得10分,获状元称号)

综上,大单元思维导图式教学设计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托思维导图设计以整体性和主题性为特征的大单元教学内容。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实现学习有效性,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兰岚.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整体性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6-49.

[2]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