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三金压降的财务策略与管理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3

建筑企业三金压降的财务策略与管理创新

刘诗锋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301723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企业三金压降的财务策略与管理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从应收账款、存货和合同资产三个方面提出了降低占用的财务策略。其次,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创新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策略和创新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旨在为建筑企业提供实用的财务管理参考,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三金压降;财务策略;管理创新;应收账款;存货;合同资产;财务管理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理;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财务策略和管理创新。其中,“三金压降”即降低应收账款、存货和合同资产的占用,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策略。本文旨在探讨建筑企业三金压降的财务策略与管理创新。

一、建筑企业三金压降的财务策略

(一)应收账款管理策略

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赊销审批、合同签订、发票开具、收款记录等方面。企业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实行责任制,确保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定期对账和清理机制,及时核对账目,清理逾期应收账款,防止形成坏账。定期对账是企业与客户之间核对往来账目的一种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双方账目不一致的问题。建筑企业应定期与客户进行对账,一般可按月或季度进行。对账时应详细核对每一笔账目,确保双方数据一致,避免因账目混乱而导致的损失。同时,企业还应建立清理逾期应收账款的机制,对于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进行清理,防止形成坏账。客户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应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和赊销政策。对于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结算方式,适当延长账期;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则应采取更为谨慎的结算方式,缩短账期。通过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可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假设某建筑企业与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一项建筑施工合同。在合同中,双方约定了工程款项的支付方式和时间。由于房地产公司规模较大、信用等级高,建筑企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结算方式,适当延长了账期。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未能按时支付工程款项。建筑企业通过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加强与房地产公司的沟通、催促其按时支付款项等。最终,建筑企业成功收回了工程款项,避免了损失。

(二)存货管理策略

建筑企业应合理规划存货采购和存储,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和库存状况制定采购计划。在采购环节,企业应采取合理的采购方式,如集中采购、批量采购等,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合理设置仓库和存储设施,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完整。定额管理是指建筑企业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和历史数据,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并按照定额进行采购和存储。通过实行定额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规律,避免过度采购和积压。同时,定额管理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成本控制和优化依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建筑企业应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存货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通过信息化平台,企业可以及时掌握库存状况和材料消耗情况,以便对采购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此外,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支持,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例如,某建筑企业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库存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当库存量低于预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提醒采购部门进行补充采购;当库存量高于预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提醒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减少采购或调整施工计划。这种智能化的存货管理方式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三)合同资产管理策略

在合同签订前,建筑企业需要对业主的信誉、履约能力、项目资金来源及支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深入了解业主的情况,合理预测项目风险,从而在合同签订前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此外,建筑企业还需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合理和可行性,防止因合同条款的不当约定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严格监督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顺利进行。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结算管理制度,及时与业主进行工程款项的结算和清算。此外,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密切关注业主的资金状况和支付能力,防止因业主违约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在合同变更和解除方面,建筑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流程。对于合同变更,企业需对变更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和分析,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合同解除,企业需对解除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明确责任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同时,在合同变更和解除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和记录,以备后续纠纷处理之需。在合同结算方面,建筑企业需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结算条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结算管理制度,明确结算流程和时间节点,防止因结算不当而给企业带来损失。此外,在结算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密切关注业主的资金状况和支付能力,防止因业主违约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二、建筑企业三金压降的管理创新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

建筑企业应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将财务数据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通过信息化平台,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各类财务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决策和优化管理。同时,信息化平台还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建筑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与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将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企业可以实现对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运营风险。此外,一体化的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协同效应和资源整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整体效益。例如,某建筑企业通过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全国各地分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同时,企业还将财务管理平台与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对项目进度、成本等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同步管理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企业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各分公司的财务状况,还可以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二)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贯穿到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在编制预算时,企业应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资源状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监控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监控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企业还应建立预算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适时调整,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筑企业应将预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对员工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员工更好地完成预算目标。同时,通过将预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企业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例如,某建筑企业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并将预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企业根据员工的预算执行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奖惩措施,对完成预算目标的员工进行奖励,对未完成预算目标的员工进行惩罚。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成功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效益提升。

(三)风险管理创新

建筑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流程和职责。在项目实施前,企业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建筑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承担等。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实际情况,企业应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确保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建筑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通过评估和调整风险管理效果,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效率。例如,某建筑企业在项目中实行了风险管理创新,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多元化的风险应对措施,成功地降低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同时,企业还定期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四)资金管理创新

建筑企业应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将分散的资金进行归集,提高资金的规模效益。通过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各项目的资金状况,对资金进行统筹调度和优化配置。同时,集中管理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的集约化经营。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优惠条件,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同时,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在融资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和债务比例。

三、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企业三金压降的财务策略与管理创新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了一家大型建筑企业——A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A公司近年来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A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实行定期对账和清理机制。通过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有效降低了应收账款的占用和风险。截至目前,A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率达到了98%。A公司实行定额管理,合理规划存货采购和存储。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存货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了存货周转率。A公司建立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通过与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管理。据统计数据显示,A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提高了30%。A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贯穿到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注重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据统计数据显示A公司的预算执行准确度提高了20%。同时将预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除此之外,A公司还加强了合同资产管理策略。在合同签订前,A公司会对业主的信誉、履约能力、项目资金来源及支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A公司严格监督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顺利进行,并及时与业主进行工程款项的结算和清算。同时,A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结算管理制度,明确结算流程和时间节点,防止因结算不当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01bef85a97562ea8012045b39b7a25.jpg@3000w_1l_2o_100sh

1628153400495_500905809

a2aac5dd773f46ae94a18497bb118876

结论:

建筑企业要实现三金压降的管理创新,需要从预算、风险、资金、信息化平台和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创新。通过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金结构、建立信息化平台和实施绩效考核等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建筑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筑企业还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这些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代文佳.建筑施工企业“两金”压降的对策[J].财务与会计,2022(18):73-74.

[2]雷晓娇.关于国有建筑企业“两金”压降工作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7):19-21.

[3]陈亮.建筑企业两金压降的问题及有效对策[J].现代企业,2022(01):82-83.

[4]谢姝.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开展“两金”压降工作[J].现代企业,2021(02):158-159.

[5]郭瑞.浅析国有建筑企业“两金”压降管理[J].时代经贸,2020(1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