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烟火”里,凝心守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在教育的“烟火”里,凝心守望

韩晓云

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404500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麦田的守望者》里,让我触动最深的一句话!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时,我大为不解,它颠覆了我对名著和经典的印象。它的语言直白,粗俗。无论是写撒谎,约会,退学,甚至打架,都是用平白而直接的方式陈述,哪怕是写悲伤,也只是一句:我哭了。

这种叙事的方式,像极了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我——简单、直白、粗暴、横冲直撞!开学军训的第一天,就被没有及时接到孩子的家长投诉,没顾上吃午饭、一中午跑前跑后的调监控找孩子,最后换来的只是家长气急败坏的“报警”和轻飘飘的一句“孩子自己回家了”;军训的第二天,两个孩子未吃早饭低血糖,高强度的训练使他们接连瘫倒在地,手忙脚乱地喂水、喝藿香正气液、打120,因为给家长多打了几次电话,还被训斥“催什么催”……就这样小心翼翼、惊惊慌慌、跌跌撞撞,第一周就被连续扣了四分……

于是,我努力绷着脸,每天阴沉沉地走进教室。清洁没做好,重做、扣分、重罚!自习课纪律差,罚抄班规、罚扫教室!中午午休不认真,抓典型、作检讨!一段时间后,效果很明显,扣分情况明显减少。但副作用也很明显——上课,尤其是上我的语文课时,极容易将自己处理班级事务时的情绪带入课堂,要么情绪上头,课堂进行不下去;要么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再加上,个别同学被教育时的抵触情绪,我开始不断地怀疑和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适合当班主任?

在无限的质疑和思索中,我再次走进了《麦田的守望者》,再次去品读那个倒戴红色鸭嘴帽的叛逆少年霍尔顿!他的空虚、彷徨、叛逆,像极了班上那些梗着脖子跟我叫板、满脸不服气的“叛逆者”。同时,我也注意到了霍尔顿的妹妹,她天真无邪,优秀美丽,她对哥哥真挚的爱,使拿出自己仅有的几块钱作为哥哥去西部旅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光,一种萌动希望之光。那样的洁净,似乎世界上一切污染都与她无关。在那样一个肮脏的社会,她却一直保持一个纯洁,善良的心灵。她的童心使她肯去坐破旧的旋转木马,回忆儿时和哥哥们在一起的欢笑,提着行装想要和哥哥一起走。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哪有什么适不适合,而是是时候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了。

那天周日下午开学,一进教室,就看见桌椅七扭八歪的,地面杂物也不少,只有两名同学忙着补作业,根本找不到值日生的踪影。“这群家伙简直太无法无天了”一股无名的火气马上蹿了起来。我冲下楼梯,老远就看见值日生与同伴谈笑风生。我绷着脸,阴沉地踱到他们身边。其中,游奥瑞抬起一张满是惊恐地小脸。我突然愣住了,小家伙本来眉清目秀的小脸,害怕得缩成了一团,原就瘦小的身体如触电般僵直在哪里。其实,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更何况他们只是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呢?我突然绷不住了,扑哧一下笑了出来,“连个地都不会扫?过来……”看着我的示范,几个孩子立刻拿起工具,认真又快速地完成了公区的打扫任务!

我想,老师适时的豁达、宽容不仅能感化学生,有时比批评、训斥的作用要大得多。一场疾风就这样化作绵绵细雨洒向了孩子的心田。!疾风虽烈,却空有折物之能事;细雨绵绵,宽容处时且宽容,亦能润物无声!

无独有偶,一次激情飞扬的语文课,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我感觉良好,然后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写。临近下课收作业时,一位同学偷偷跑过来告诉我,贾瑞同学一个字没写,一直在画画……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他面前,大声勒令他将那些东西给我交出来。只见密密麻麻的一个本子上,全是各式各样的小人儿,如连环画一般,有剧情,有对话,有动作……好家伙,竟然一口气拿出了两本,还有一本正在持续更新的小说,小说原型还是班里的唐连华和覃帅,俩人为了看小说还打了一架……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画的?画了这么多,而且还就在我的眼皮底下……我正要发作,只见他面无表情的看着我,摆出一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架势。看着他的表情,极大的挫败感和无力感笼上心头。班里同学都看着我,怎么办?我也只好沉默地看着他。在我的长久地沉默中,那个孩子渐渐慌了,沉默竟成了无声地批评。突然脑海中闪出一个想法:不是喜欢画画吗?那就画吧?我微微一笑,“多可爱的小人啊,多有表现力的画作呀!就把它当成这节课地作业吧!”一边说,顺手将三个本子夹在我的书里,他满脸疑惑,“以后语文课你的作业就是画画,其他作业可以不做,不过,不能乱画,只能根据每一课的内容来画,不合要求的话,重画!”

又到语文课了,我特意提醒他:“又到语文课了,你可以完成你这节课的语文作业了。”讲课时,我偷偷观察他,发现他并没有画画,而是全身心地在听讲,作业居然也按时交了!看着他整齐地作业,我故意说:“这次作业工整,可以充当你的画画作业,但下节课要继续交画哟!”出乎意料的是,后来他交来的作业,都是工整的作业本!

这次事情让我意识到,简单粗暴的说服教育或批评不起作用时,不妨换一种方式,顺其道而行之,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年的班主任经历,苦乐相伴,喜忧随形。学生们从头到脚,从内而外,每天360度无死角地赐予我们的“淬火锤炼”让我们每天的生活每天都是酸甜苦辣,烟火气十足,但值得欣慰的是,我的眼里不再只有批评、咆哮、惩罚,更多的是发现、陪伴、守护;而孩子们,也不再只是调皮、叛逆、放纵,更多的是理解、尊重。这,不就是我们教育的意义所在吗?   

其实在教育的“烟火”里,任何成长和收获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播下的种子已然发芽,只要我们用心播洒,用爱守望,始终陪伴,路虽远,行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