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融合的幼儿绘本阅读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7
/ 2

基于多元融合的幼儿绘本阅读实践研究

巩雯雯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中心幼儿园  312300

摘要:尽管绘本在符合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技术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但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无法持续保持也是我们需要直面和解决的挑战之一。本文以详细的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幼儿绘本阅读的真实价值,特别针对如何将绘本阅读与其他元素诸如图像解释、音乐元素以及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多元化的方式来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精炼绘本故事的核心内容,以期提升幼儿绘本阅读的品质,助力幼儿综合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绘本;多元融合;阅读;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于儿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越来越多的认识,绘本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儿童适宜阅读书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幼儿的思考模式仍然主要依赖具象的理解和认知,而绘本通过其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练而精准的文字编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去激发幼儿对于阅读的热情,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然而,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由于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通常难以保持较长的时间。这时,教师就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巧妙地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绘本书籍,从而体验到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启示。

一、剖析:幼儿绘本阅读的现实价值

幼儿的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而绘本则以丰富生动的图画和简要易懂的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体现,这种形式恰恰满足了幼儿的认知需求。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深度发掘绘画资源,以此最大程度地发挥绘本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实效和潜力。具体而言,绘本阅读对幼儿成长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影响维度。

一是有助于幼儿养成健全人格。一方面,幼儿的性格可塑性强,其具有强烈的模仿能力;另一方面,幼儿人格的建立、健全与成熟并非单纯地依靠说教灌输就能见效,而是需要教师运用合宜的方式,借助某种合适的媒介,并能在恰当的教育时机进行适时的渗透[1]。由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学情,借助日常生活为主题的绘本,巧妙地让幼儿在“沉浸式”的阅读中真切地感受到绘本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绘本中景物的变化,促使幼儿在一个个以图画配以简洁文字的绘本中学会“如何悦纳自我”“如何为人处事”等人生之理,从而有效地滋养幼儿崇真、向善、尚美的天性,使其获得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情感。

二是有助于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幼儿阶段正是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对绘本阅读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图文并茂是绘本的显著优势,它能有效地让识字量不多的幼儿通过观察图画而建立“生动图画”与“精练文字”之间的联系,并适时地转译为自身可以理解的语言。由此,对于绘本的阅读,幼儿可以借助于绘本内容实际而展开读、听、演、讲、画、比等各项活动,切身地经历收集信息、分析文字、酝酿情感、语言表达的全过程,使得绘本阅读处于一种动态化、交互式的语言表达与情感交锋,助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实践:幼儿绘本阅读的多元融合

(一)融合音乐元素,激发绘本阅读兴趣

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每个幼儿天生都应该是个音乐家。”可见,幼儿作为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喜欢音乐是每个幼儿与生俱来的。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教师可以融入音乐元素,根据绘本的不同类型相应地融入不同类型的音乐,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选择不同层次的音乐,让音乐、图画与文字这三者相融相合。这不但能有效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高品质地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并融入绘本意境,提升幼儿对绘本阅读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幼儿对绘本的理解能力。

(二)融合读图指导,助推绘本阅读理解

绘本故事是由简洁语言、生动图画、故事情节等这几个元素构成的,符合幼儿以直观形象为主的思维特征,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首选阅读读物。因此,教师要通过挖掘绘本多元、直观、生动的画面特质,关注对幼儿进行读图方法的指导,助推幼儿对绘本的阅读理解。

其一,指导幼儿进行“点拨式”读图。由于幼儿思维尚不成熟,因此,当部分绘本图画构图只显现故事重点情节,且每个图画对幼儿原认知来说具有一定的跨度的情况时,幼儿找不到辅助线索对画面进行前后间的联系,从而出现理解困难。这时,教师就需要采用“点拨式”读图方式,帮助幼儿对前后画面搭建起桥梁,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助推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其二,指导幼儿进行“线索式”读图。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绘本阅读时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点,局部性、片面化的阅读导致幼儿很难将故事前后联系在一起。基于幼儿的这个阅读特点,教师可根据绘本内容适时地运用“线索式”的读图方式,帮助幼儿成功地将“片段式的情节”串联起来,构成一条清晰而完整的“故事线索”,使幼儿能够通过前后之间的图画联系,把握故事脉络,从而助推幼儿对绘本的理解。

(三)融合舞蹈艺术,增添绘本阅读色彩

幼儿具有爱玩、爱表现、活泼好动的特质,喜欢用身体动作语言表达自己。因此,在进行绘本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内容特点融入舞蹈元素,这不但能借助幼儿的运动活力来增添绘本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四)融合实践活动,深化绘本阅读体验

绘本阅读不能局限于绘本本身,教师应借助于绘本拓宽幼儿的视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其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由此,幼儿教师应以绘本为载体,并懂得巧妙挖掘绘本中的科学问题和教育价值,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切入点,致力于让绘本阅读向科学实践探究活动延展,通过各种不同实践活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幼儿能协调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探究,让幼儿通过绘本这扇窗看到更宽、更广的天地,促进幼儿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不应该只停留于纯粹的图画与文字层面上,而应立足于幼儿的实际学情与绘本的内容需要,融合读图指导、音乐元素、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等,致力于让绘本阅读实现多元融合,激发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助推绘本阅读理解,增添绘本阅读色彩,深化绘本阅读体验,实现绘本与幼儿思维的无缝连接,提高幼儿绘本阅读的质量,发挥绘本在幼儿人格形成、习惯养成、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幼儿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忠玲,张茜,林泳海.谈教师对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指导[J].幼儿教育,2011(36):10-12,32.

[2] 黄蓉.游戏化绘画教学对小班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思考[J].才智,2020(1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