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8
/ 2

健康信念模式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马芳勤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15300

【摘要】目的 探讨将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常规健康指导)与观察组(健康信念模式),对比预防效果。结果 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健康信念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在康复护理中的依从性,避免发生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信念模式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老化,老年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它是由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如果患者的神经和运动功能都出现了损害,那么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活动障碍[1],这会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脑卒中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多,而偏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因为患者的年龄和自身的疾病等原因,导致患者的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刺激,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很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本文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34例;参照组:20例男,14例女;年龄:60-87岁,均值(72.36±5.38)岁;观察组:21例男,13例女;年龄:60-88岁,均值(72.51±5.46)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包括有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告知患者保持健康饮食习惯、良好睡眠质量、加强自我护理的重要价值、出院后也要展开随诊工作,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简单的健康教育。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健康信念模式护理指导:首先全面调查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运动、饮食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确定健康信念模式的具体教育内容。患者住院以后及对其展开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每次持续20~40分钟,每间隔2~3天教育一次。教育内容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意识到通过日常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疾病预防的主动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向患者讲解有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健康知识,告知患者戒烟戒酒,保持适当的运动,日常多进食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提高患者个体化健康认知,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每次健康宣教过后,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信念教育清单,将清单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引导其主动配合。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对患者的健康行为展开全面评价,采取个性化健康行为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出院以后主要采取电话随访与微信随访,责任护士要全程追踪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加以评估,鼓励患者日常加强训练,给予科学的再教育与再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研究资料。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两组依从性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分组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参照组

34

16

12

6

28(82.35)

观察组

34

24

9

1

33(97.06)

x2

3.981

P

0.046

2.2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分组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

参照组

34

75.12±5.32

76.48±5.25

74.23±5.78

71.39±5.37

观察组

34

84.65±5.83

87.12±5.44

82.31±5.51

80.45±5.12

t

7.041

8.206

5.899

7.120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大部分老年人缺血性卒中后留下后遗症,特别是在康复过程中,肢体活动与认知能力受到极大的损伤,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健康信念指导是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加强对患者的介入,站在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视角,对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健康信念模式是遵循认知理论的原理,通过社会心理学的方式对与健康有关的行为进行解释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突出了个人的主观心理过程[2],也就是认知、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支配。该模型能全面、彻底地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实现“知”“信”“行”,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自信心,克服疾病”。为此,卫生教育者应用现代卫生教育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受教育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受教育对象树立信心,克服困难,让患者不仅懂得“如何做”,而且深信“我能做”,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最终形成患者的一种主动接受健康行为。

    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康复与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患者的医源性血管损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最终达到预防与治疗患者的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型的教育,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饮食,并可使患者在进食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后,可维持粪便的畅通,同时可防止患者因排便障碍而导致的腹内压力升高,进而影响患者的下肢静脉循环[3]。在对患者展开教育的过程中,护士采用了几种具体的方法,让患者感受到采取健康行为的好处,从而让患者能够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对不良的饮食习惯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了门诊和电话跟踪,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在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时,可以促使患者多进行运动,因为活动减少和长期卧床都会降低静脉血流速率,从而造成静脉血淤滞,从而造成深静脉血栓的产生。经过对患者进行健康观念教育,大部分患者对运动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高;部分人由于家庭或身体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正确的运动,但是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一周可以进行3-7次的运动,每次30-120分钟[4]。在出院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并提醒患者的家人,他们还必须要进行康复训练,为患者制定一个康复计划。在他们回到家里之后,还要持续对他们进行日常的精细动作的训练,这样可以让他们的肢体功能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可以看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以让患者意识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同时,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必须要患者有正确的认知,并且要有坚定的意志,这样才能让患者建立起一种健康的信仰,并能主动采取一种健康的行为,这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健康信念的引导下,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了有效的干预,这对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是非常有价值的,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参考文献

[1]莫少娟,王美力,谭燕红.基于预见性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9):82-85.

[2]李静伟.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康复护理要点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177-178.

[3]徐平,王思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建立与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797-4799.

[4]程桂萍,尚中义.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及NIHSS评分、Fbg水平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6):114+116.

姓名:马芳勤  出生年月:1985.09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    科室:神经内科  毕业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职称:主管护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脑卒中偏瘫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