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8
/ 2

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观察

廖甜蜜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4453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用药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EF、FVC、FEV1、6MWT、MMEF等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PEF、FVC、FEV1、6MWT、MMEF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取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用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用药护理;康复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发生率比较高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肺功能影响非常大。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上除了加强治疗之外,配合完成相应的护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1]。所以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中,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护理方式十分必要,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案的一种,将其运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分析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患者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61岁,年龄平均值为(68.88±1.34)岁。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1例,患者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62岁,年龄平均值为(68.81±1.37)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用药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用药方案,做好用药指导,包括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所用药物的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等,让患者可以了解用药方案,然后积极配合用药。同样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在完成治疗后,需要为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结合患者的认知水平,选择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类似通过视频、图片、一对一口头宣教、发放宣传手册等,让患者可以更好的了解自身疾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心理护理。慢阻肺属于慢性病,由于疾病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容易出现负面心理,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然后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更好的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3)康复训练。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例如,针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让患者保持半卧位或者卧位,尽量不要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包括太极拳、慢走等,帮助加强患者的身体素质。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处理用t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PEF、FVC、FEV1、6MWT、MMEF等肺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PEF、FVC、FEV1、6MWT、MMEF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x±s)

指标

时间

实验组(n=45)

对照组(n=45)

t

P

PEF(L/s)

护理前

3.44±0.34

3.48±0.39

0.519

0.605

护理后

4.66±0.56

3.79±0.51

7.705

0.000

FVC(L)

护理前

1.70±0.29

1.72±0.32

0.311

0.757

护理后

2.51±0.33

2.01±0.38

6.664

0.000

FEV1(L)

护理前

1.23±0.24

1.25±0.27

0.371

0.711

护理后

1.77±0.35

1.41±0.31

5.165

0.000

6MWT(m)

护理前

433.54±17.89

433.67±17.92

0.034

0.973

护理后

560.98±24.58

512.29±28.97

8.597

0.000

MMEF(L)

护理前

1.15±0.19

1.17±0.20

0.486

0.628

护理后

1.67±0.33

1.43±0.30

3.610

0.001

3讨论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2]。因为疾病的特性,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还需要积极的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更好的保证患者健康。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上可以将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引入其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的患者PEF、FVC、FEV1、6MWT、MMEF等肺功能指标明显更优,表明通过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促进患者康复。该研究结果与闫芳芝[3]在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有效性探讨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取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用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丽华.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6(12):1495-1497.

[2]李慧,赵雪筠,杨哲文.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护理疗效[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239-240.

[3]闫芳芝.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有效性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