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邱会利

保险职业学院 副教授 410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某高职院校两个护理班级为研究对象,共10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掌握与应用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掌握与应用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得分为(92.8±5.87)分,技能掌握与应用程度得分为(93.74±4.85)分,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为(95.67±2.67)分;对照组相应得分分别为(85.62±6.73)分、(84.67±5.89)分和(87.52±5.78)分。所有数据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应用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法;高职护理教育;知识掌握;技能应用。

前言:随着医疗健康产业的进步,高职护理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水平。作为我国主要的护理人才培养渠道,高职护理教育面临如何适应医疗实践需求和提高教育效果的双重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多元化教学法,如情境教学、PBL(问题导向学习)和基于模拟的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正在得到广泛应用[1]。但如何合理运用、评估效果及根据学生需要进行调整仍是教育者面临的问题。本研究意在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旨在为护理教育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9月到2023年1月,选择某高职院校两个护理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班级各50名学生。纳入标准:①学生在本研究开展期间就读于所选高职院校的护理班级。②学生必须愿意参与该研究并同意为研究提供所需的数据。③学生未曾参与过与本研究相似的其他研究项目。排除标准:①之前或在研究期间有重大疾病或精神障碍的学生。②不能连续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的学生。③在研究期间,有中断学业或转学的学生。④未经本人同意或无法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学生。⑤对研究内容或方法存在严重异议,或在实施过程中不配合的学生。观察组有男生11人女生39人,学生年龄在17岁到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54±1.47)岁。对照组有男生10人,女性40人,学生年龄在17岁到21岁之间,平均年龄(19.42±1.51)岁。两组学生的年级、学业成绩、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干预方法:①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引入了多种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团队协作学习、在线互动教学、模拟实操和案例研究等,确保学生从不同的教学模式中受益[2]。②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③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习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到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实习,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④技能训练:使用高仿真模拟器和专业的教学模型,确保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前获得必要的技能培训。⑤反馈与评估: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师的反馈,并进行调整;同时,定期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估,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对照组干预方法:①传统教学法: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在教室内进行授课,学生进行听讲并记笔记。②标准化教材:使用学院统一的护理教材,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内容进行教学。③常规实践教学:在指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但频次和时间较观察组少。④基础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护理技能培训。

⑤常规评估:期中和期末进行学生考核,主要以笔试和常规实操考核为主。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和效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果和学生反馈,旨在为高职护理教育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3观察指标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自制的成绩测试量表评估学生对护理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满分为100分,得分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呈正比[3]。采用预调查方式对该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为0.874,效度为0.882,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

技能掌握与应用:通过实操考核、模拟操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考核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技能掌握与应用越熟练。

教学方法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满意度和偏好。问卷为自制问卷,包含20个条目,按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其满意度越高。采用预调查方式对该满意度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为0.885,效度为0.874,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来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所有数据都经过了正态性检验,以确保适用于参数性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在所有统计检验中,P值小于0.01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2结果

2.1知识掌握程度

对两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得分进行了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知识掌握程度得分比较(X±S)

组别

得分

观察组

92.8±5.87

对照组

85.62±6.73

t

11.857

P

0.000

2.2技能掌握与应用

对两组学生的技能掌握与应用程度得分进行了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技能掌握与应用程度得分比较(X±S)

组别

得分

观察组

93.74±4.85

对照组

84.67±5.89

t

12.674

P

0.000

2.3教学方法满意度

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进行了统计与比较,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比较(X±S)

组别

得分

观察组

95.67±2.67

对照组

87.52±5.78

t

13.674

P

0.000

3讨论

本研究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对比分析,明确地展示了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积极效果。

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观察组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数表明多元化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着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多元化教学法则在确保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入实际应用和情境模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多元化教学法通常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技能掌握与应用方面,观察组学生在技能掌握与应用上的得分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进一步验证了多元化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上的优越性。高职护理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样重要。多元化教学法通过实操考核、模拟操作等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磨练技能、积累经验。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增强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教学方法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学生普遍更喜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认为这种方法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学生的满意度与学习动机、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时,他们更有可能主动参与学习,更容易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本研究的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致一致[4]。多元化教学法已被证明在许多教育领域中都有积极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教学法并非万能,它的效果可能受到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育资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推广和应用多元化教学法时,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蒋永祥,陈晋.多元化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育,2023,15(17):121-125.

[2]范雅稚,熊蕾,冯海晓.多元化教学法在眼科见习带教中的初步应用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4):63-67.

[3]陈霞.知信行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对其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5):124-127.

[4]王小霞.多元化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3):85-91.

作者简介:邱会利(1982.01-至今)女,汉,湖南省长沙市,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