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下的预算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防控下的预算管理分析

王明柱

国家管网集团山东省分公司

摘要:从财务风险预防的角度强化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实现财务及非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考核、控制,精准把控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把准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要求企业能够提高预算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明确角色定位,强化目标管理提升风险防控下的预算管理能力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视角;预算管理优化路径

1.财务风险的内容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按财务的主要环节,可以分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

2.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规避,只能通过恰当的财务管理活动和措施来减轻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减轻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2.1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要时刻绷紧风险防范之弦,加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宣传,加强对经济业务全程分析,事后做好评价总结工作,推出改进措施。

2.2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通过构建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2.3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要营造好的内控管理环境,就要杜绝企业管理者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按照严格的规范来约束行为,建立岗位责任制,保证有权亦有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审批程序,以避免发生越级审批、违规审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员工奖惩制度,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衔接起来,在员工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企业也会实现相应的发展。

2.4充分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充分财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赋予财务人员的职责所在。首先财务人员要自律自强,不断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按会计法律法规办事,坚守岗位,忠于职守,把履行财务监督职能作为自己的神圣义务堵塞各种漏洞。同时还要建立内部审计或风控部门,对经营决策、企业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3从财务风险防范的角度看预算管理的不足

3.1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很多企业或员工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的事情,就是把账记清楚,没有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也没有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由于这种原因的存在,导致企业自上而下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不重视、不积极、不配合,使全面预算数据偏离业务实际,无法充分发挥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极大地降低了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阻碍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导向不清晰,从而降低基于防范财务风险的预算管理质量不能充分了解和控制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发展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

3.2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不全面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预算执行方面无法精准把控,在收入、成本、资金、投资等方面无法实现有效的协同,无法发现并统筹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经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一些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只关注解决短期融资缺口,而没有基于长期视角和实际经营情况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资金预算管理不系统,很容易导致资不抵债和资本风险其次,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导向不明确,或只关注其中全面预算管理某一方面的风险问题,无法全面监控财务风险与并有效预防

3.3预算管理未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从预算编制、分解下达、执行、考核的整个过程,若只关注数字,不考核企业生产实际,确保对企业定位、战略目标、市场环境、企业运行状况的有效了解,会导致企业预算与实际脱节,与企业战略矛盾,严重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准确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性,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3.4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

有效的预算管理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一些企业缺乏专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人才,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及执行分析、考核激励不到位,无法真正体现全面预算对企业风险防控的积极作用。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预算管理意识差,风险管理意识就不强。财务风险很难通过财务管理来发现并预防。

4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预算管理的优化分析

4.1提高基于风控的预算管理目标导向性

预算管理的重点、出发点和分配点是提高企业的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制定基于财务风险预防的战略计划,明确其运营和目标,并帮助他们解决诸如“资源如何分配”、“需要多少资本”和“成本控制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等具体问题。可以说,预算管理是分析、实施和评估

企业战略计划的过程。由于企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实力和其他方面的不同,战略目标的设计存在差异。该目标影响企业的运营能力、发展速度、改革方向和其他方面,也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只有当预算和战略目标协调一致时,我们才能控制投资、避免风险并实现效益。

4.2提高基于风控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水平

现阶段,应结合市场和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投资规模,做好投资项目全过程风险分析,制定最合理的投资方案,可以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这就要求企业强化预算全过程管理,从业务前端加强项目可行性分析,制定投资决策预算,助力项目科学决策,降低投资风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深入参与项目全过程,强化建设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意识,科学制定建设期投资预算,确保项目按时完工交付,降低筹资风险、合规风险等;在运营期,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预算导向作用,充分预测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合规风险等。

5结束语

企业应当加强全面和全过程预算管理能力,从财务风险角度开展深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帮助企业价值提升持续改进风险管理。然而,一些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方面轻视预算管理,这不仅预算管理问题,也反之影响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与防控无法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宿宝琴.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企业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J].财会学习,2022(1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