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在大动脉炎心脏受累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超声心动图在大动脉炎心脏受累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朱晓瑜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50000

【摘要】临床中大动脉炎合并心脏受累发生率较高,要想改善疾病预后情况,就需要及时对该病进行诊断。超声心动图不仅可重复使用,还具有非侵入性和经济性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大动脉炎心脏受累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成为临床用于评估大动脉炎病人心血管受累情况的首先方式。随着医疗技术不断革新以及超声诊断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超声技术开始展现出应用优势,而大动脉炎心脏受累中应用超声技术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关键词】大动脉炎;心脏受累;超声心动图

前言

大动脉炎属于非特异性的一种炎症疾病,一般累及患者主动脉和各条分支,该病的诱因还没有得到统一的定论,好发于女性群体中。患者临床表现会受到疾病进展以及受累动脉情况的影响而有所差异,疾病初期诊断对于心脏受累的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以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改善。超声心动图能够全面评估患者肺动脉压、肺动脉、室壁运动和厚度、心腔大小以及心功能等,为大动脉炎心脏受累评估的主要影像学检测方式,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1. 冠状动脉受累

超声心动图主要围绕室壁异常运动或者形态改变情况来评估冠状动脉的受累情况,二维的超声心动图能够对室壁运动幅度、收缩期的增厚率以及厚度进行观察,同时还能够对冠状动脉内径进行直接观察,但是也会收到声窗的干扰,仅仅显出少数冠状动脉血管。借助M型超声心动图能够进一步获得室壁运动曲线,从而对运动情况进行判断,按照室壁异常程度以及部位能够进一步判断患者冠状动脉的受累范围和部位。检查运动负荷是用于评估和诊断心绞痛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方式,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的血流成像可以为此提供诊断依据。既往研究中显示[1],使用该项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压力参数,由此提高疾病评估的效果。血管内超声则能够有效识别出冠状动脉管壁的结构以及病变斑块的特点,且血管超声应用于大动脉炎心脏受累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无法识别管壁膜、中膜、外膜出现严重纤维化。心肌超声造影能够将微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充分展示出来,使用该技术来对大动脉炎心脏受累患者进行定量评价,发现受累节段存在显著的微循环异常。除此之外,超声心动图还可以经食管进行检测,这表明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心肌病变

我国大约6%至28%的大动脉患者均伴有一定的心肌异常,而心肌异常也是导致大动脉炎出现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根据以往研究显示[2],心肌异常诱发机制与细胞外基质大量沉淀、心肌细胞炎、细胞浸润有密切关联;心肌受累主要涉及到心腔扩大、心肌炎等,大动脉炎患者还会发生扩张型的心肌病。通常情况下,心肌受累好发于年轻群体中,大动脉炎累及心肌会出现严重的预后不良或者心力衰竭。除了超声心动图以外,心脏磁共振成像以及心肌活检也可以用于心肌受累诊断,超声心动图一般是对心功能、心腔大小和回声、室壁运动等指标作为评估标准。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来对大动脉炎患者进行评估,可以检测出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由此提示心脏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大动脉炎合并心脏受累的评估价值较高。

  1. 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评估

大动脉炎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受累和左心疾病等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而肺血管出现机械性阻塞为肺动脉受累诱发肺动脉高压的关键性因素,阻塞情况和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有紧密的关联。肺动脉压测量的方式主要是右心导管检查,但是此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接受度较低。因此,临床开始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来对肺动脉高压进行筛查和诊断;超声心动图以伯努利方程简化版进行预估,若是患者肺动脉收缩压超过40 mmHg的收,极有可能发生在肺动脉高压[3]

肺血管系统和右心室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右心室在负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右心功能损伤一般预示着疾病的不良预后。基于此,评估大动脉炎患者的右心功能是促进疾病预后良好的关键所在。超声心动图还因为价格低廉、操作便捷等优势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中,右心功能评估的超声参数主要有右心室做功指数、右心室壁厚度以及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等等指标。既往学者通过评估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病人的右心功能显示[4],较之于对照组而言,肺动脉受累的患者肺动脉收缩、右心室壁厚度、右心室基底径以及右心房径等均明显提高,而右心室做功指数等却有所降低。当前,与大动脉炎累及心脏有关的右心功能评估研究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展开探究和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中大动脉炎合并心脏受累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主要涉及到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受累、心肌受累、瓣膜受累以及冠状动脉受累等。超声心动图用于大动脉炎合并心脏受累的患者中,能够对疾病诊断进行有效评估,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大动脉炎患者进行有效排查,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十分显著,但是现阶段对于大动脉炎合并心脏受累的应用评估研究报道较少,由此需要进一步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展开深入探究,以推广改技术,促使疾病的评估和诊断价值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闫加勇,陈慧敏,张亚茹等.超声心动图在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心脏瓣膜受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01):41-44.

[2]宋砾,李嵘娟,王月丽等.超声心动图评价大动脉炎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41(10):1081-1085.

[3]王玉姣,马莉莉,吴思凡等.基于ECTA队列的大动脉炎患者心脏受累横断面调查[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1,48(03):285-291.

[4]侯颖,张岩,苏小佩等.超声造影技术在多发大动脉炎活动性和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3,39(10):1171-1175.

作者简介:姓名:朱晓瑜,性别:女,出生年月:1977.07,籍贯:河南省安阳市,最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心脏、颈动脉、甲状腺乳腺超声,单位: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职称: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