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观察

刘婷婷

长兴县人民医院 浙江省湖州市 313100

摘要:目的:探讨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用苯溴马隆治疗,观察组也用苯溴马隆+非布司他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强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痛风石数量和大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改善尿酸水平,可减少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关键词: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痛风高尿酸血症

引言:高尿酸血症患者主要是进食过多的高嘌呤食物,造成嘌呤代谢紊乱,检查尿酸指标可见,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水平比健康人群更高,治疗不及时,会合并痛风,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损伤肝肾功能。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临床主要应用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不同的药物产生的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究指出,将上述两种药物结合使用,可增强疗效,能够下调尿酸水平,对患者预后改善有利[1]。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21年05月~2022年05月收治的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药物联合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30),男性/女性:16/14,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8(39.87±1.66)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8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年龄区间为26~60(40.76±1.68)岁。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了解本研究内容;②确诊为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者;③意识清楚,可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排除标准:①对上述药物过敏者;②不配合本研究者;③有精神系统疾病者;④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上述研究人员的有关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课题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患者家属知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用苯溴马隆(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0)治疗,指导患者餐口1小时口服50mg苯溴马隆,一天一次。连续用药4d后,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剂量调整,并询问患者的用药感受,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并对症进行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同时,加用非布司他(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8)治疗,第一次用量为60~70mg,每天1次,针对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恶心、皮疹、头痛症状,针对性进行干预,并结合患者病情决定是否停药。两组治疗周期为3周,对比疗效,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2)观察用药不良反应;(3)观察用药后患者血尿酸、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变化;(4)观察患者痛风石数量和大小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0

16(53.33)

12(40.00)

2(6.67)

28(93.33)

对照组

30

13(43.33)

11(36.67)

6(20.00)

24(80.00)

χ2

7.643

P

<0.05

2.2 不良反应

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血脂异常

恶心

肝功异常胀

肠胃不适

发生率

观察组

30

1(3.33)

1(3.33)

1(3.33)

0(0.00)

3(10.00)

对照组

30

2(6.66)

2(6.66)

2(6.66)

1(3.33)

7(23.33)

χ2

6.589

P

<0.05

2.3 临床指标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UA(µmol·L-1

ATL(U/L)

SCr(µmol/L)

治疗前

治疗3周后

治疗前

治疗3周后

治疗前

治疗3周后

观察组

30

316.85±36.47

235.43±47.67

602.45±74.56

453.53±78.76

112.67±13.23

40.89±5.43

对照组

30

316.86±36.49

279.65±37.43

602.47±74.53

489.65±91.34

112.69±13.25

55.67±6.52

t

1.231

3.056

1.245

3.075

1.564

4.61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痛风石情况

4两组患者痛风石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数量(个)

大小(cm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8.67±4.84

3.68±3.15

0.89±0.22

0.35±0.11

对照组

30

8.69±4.81

6.33±3.47

0.91±0.24

0.69±0.13

t

0.765

4.432

0.076

5.412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骨关节内,引发机体炎性反应,患者有关节疼痛、发热、关节活动受限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关节畸形,进一步损害了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临床上积极探索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的有效方法,并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对症治疗。研究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嘌呤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因此,临床治疗原则以降低尿酸为主,进而改善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

现阶段,临床常用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在改善血尿酸水平方面发挥了药理作用。苯溴马隆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等症状效果好,给药后,可促使尿酸排泄,在药物机理作用下,抑制肾小管吸收尿酸,进而降低血尿酸浓度[2]。分析苯溴马隆药代动学发现,用药2~3小时后,便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较长,药物作用时间长,最终经由尿液、粪便排出。非布司他属于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尿酸形成,在降低血尿酸浓度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3]。临床应用非布司他发现,药物安全性高、有效性强,被视为降尿酸的最广泛在药物之一,且已有有研究证明,非布司他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基于此,将上述两种药物结合应用,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进而增强疗效。

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明显比对照组的80.00%更高,且本组无肠胃不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表明,苯溴马隆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UA、ATL、SC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呈现明显下调的趋势,有明显的优势(P<0.05);再次说明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联合治疗,可有效促使尿酸排出,进而降低血尿酸水平。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痛风石数量减少,体积缩小,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P<0.05);证实了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的药物机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有效。

参考文献:

[1]莫守崎,许百洁,李依蓝.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处方药,2022,20(06):46-48.

[2]翁天航,王竟悟,杨燕.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和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2,20(12):109-111.

[3]周炜.苯溴马隆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7):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