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应用的谈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应用的谈讨

陈磊

天津市宝坻区河长制事务中心 天津市 3018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重点的项目,在当前促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重要功能价值。在接下来的发展领域,有关单位需要以提高整个工程项目水平为出发点,探索技术管理应用的有效举措。从而改良整个水利水电的施工作业环境,提高整体的作业成效,突出作业品质。

关键词: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应用

1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

在水利建设中,要严格按照三个基本准则进行施工。(1)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在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监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2)防止对项目施工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牢记“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系统,按要求执行《品质管理规范》,并有专门人员对原材料、半成品、各程序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要贯穿到项目的每个阶段、每个过程中,从根源上消除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达到防患于未然。(3)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估。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规范的权威,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要求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并由此精确的判断建设质量的合格与否。除了以上3个要点外,建设工程相关单位、部门要牢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角度,充分调动各个环节的质量负责人的积极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国家比较看重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实践,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有关企业所践行的管理思想以及落实的管理模式不够规范,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管理的实践效果。同时也埋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给接下来的工程进度顺利推进以及工程质量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首先,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有关单位未能形成正确的管理观念。践行的管理思想比较落后,导致所开展的管理工作比较的笼统、片面,严重影响了整体的管理效果。甚至还会因为管理不到位,而给接下来的施工建设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同时,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未能科学建立更完善、更系统的管理机制,所落实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不够规范。导致各项技术工艺在开展中,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局限,而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作业进度,甚至还会导致水利水电的工程服务体系难以正常的运行。此外,在技术管理方面,未能有效适应新时期的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发展趋势,探索更先进更科学的技术手段,也是导致整个技术应用效能比较落后,应用效果不够突出的主要原因。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3.1创新管理理念

信息化科技时代,水利工程建设在引进与应用先进施工技术及设备的同时,需要注重施工管理的优化,而工程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施工管理优化的首要条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工程管理人员与时俱进,懂得借助先进信息技术优化施工管理,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改变人员传统管理理念,提高人员管理素养,并注重人员先进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系统操作的培训。工程管理人员应起模范带头作用,优先改变自身固化的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管理素养以及管理技能等,并注重创新性管理理念的传播。另一方面,针对于政企合作的水利项目,管理部门需要优先明确划分职责,以企业管理为主,政府管理为辅,为企业施工管理留有充足空间的同时,政府需要加强监管,避免两方职责发生冲突。

3.2执行技术信息共享机制

在具体展开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关单位需要将目标责任制这一思想导向有效落实下去,确定各部门人员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并做好职能范围的科学划分,使得其在今后的工作领域,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积极践行安全管理思想,从实际出发,分析工程进行期间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在接下来的管理工作范围内,有效履行自身职责,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各项工程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有效发挥现代技术载体支撑作用。基于大数据载体支撑,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增强各部门的联系。在接下来的技术管理应用实践当中,各部门人员能根据自己岗位职能以及所获得的重要工程信息进行交流和分享。在统一确定接下来的技术管理实践目标之后,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同时,还需要结合在工程管理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并在形成良好风险防范意识的前提下,就接下来的技术工艺加以优化,提高整体的管理工作成效。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实施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基于信息共享服务要求,培养各部门人员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意识。在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前提下,共同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方针。并优化设计管理方案,从而为接下来的技术管理应用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参考。

3.3增大对材料的管控力度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工地使用的条件是极其多变和错综复杂的,因此,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这种要求随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的严格控制,才能保证项目质量控制的规范化。水利项目的建筑材料控制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施工标准、计划进行,尤其是要对进场材料按规定程序和制度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控制对建筑材料的储存和使用。对于水利建设中使用的设备,必须保证所有的设备都由专门的人来负责,操作使用都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操作记录,这样既能提高工人的作业质量,又能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3.4提高人员素质

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内部缺少专业且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为了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效率等,建设企业需要注重人员素质的提升,尤其是针对于管理人员,优先提高管理层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等,随后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管理人员指导基层施工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而有助于企业整体人员素质的提升。与此同时,在人才招聘方面,企业的人资管理部门需要适当提高人才招聘标准,尤其是针对于管理岗位的人才招聘,认真考核应聘者学历、工作经验以及职业道德等,优选高素质、专业化的综合型人才。此外,针对于基层施工人员,建设企业需要定期开展专项培训,优先提高施工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将培训与绩效相挂钩,以此调动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5研发应用新型技术手段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领域,有关单位为了有效适应现代化的工程发展形势,需要在具体的技术研发上加强思想重视。督促内部技术人员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科学构建完善性的技术创新体制。使得其在今后的工作领域,能在形成良好创新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对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形势的了解,确定接下来的技术革新目标与实践方向。并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制定出更加完善系统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技术系统以及所构建的管理机制更全面,且符合当前的水电工程建设需求。在优化技术工艺的同时,提高整体的作业效能。比如说,面对新时期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需求,有关单位需要重点加强BIM技术的研发和利用,结合所掌握的工程项目信息构建更立体的工程模型。然后,根据所反馈的某些信息,分析当前水电工程参数设计的不规范性,确定接下来的调整工作目标。并探索更加科学及智能的技术手段,对整个水利水电的工程作业环境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监控。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利建设项目实施中,随着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基建项目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系统化要求日益重要。通过对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一些问题系统的研究,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全面地探讨了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原理,以期更好地改善设计思想,使其更加完美。从根本上来看,强化水利建设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落实规范的制度,采取更加先进的措施,持续提高工程管理技术和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锡添.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434(8):83-85.

[2]黄丽霞.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423(33):106-108.

[3]寇燕燕.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631(2):91-93.

[4]陈晓华.浅谈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应用[J].陕西水利,2021,242(3):23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