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循环式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7
/ 2

幼儿园循环式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策略

符倩

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幼儿园  430000

摘要:循环式的户外自主游戏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该类游戏活动可以被分为体育运动、情境感受和扮演、自由建构和创造几大类。本文主要以自由建构类游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沙水泥巴游戏为分析方向,得到了实践开展该类建构游戏的可行性方法,以及教师在指导幼儿完成游戏自主探索式策略。即幼儿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游戏进行变式处理,教师要观察孩子的游戏表现,面向不同类型孩子给出指导、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户外自主游戏;循环式;实践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都指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游戏,这是基于对幼儿天性和成长规律的研究所做出的教学指导。而区别于传统的游戏形式,循环式户外自主游戏更可以支持孩子按照自己对游戏的理解,在更广阔的环境中完成活动,比如摆放材料,自由搭建,漫无目的的奔跑、跳跃,不受限制的结束游戏。所以该类活动也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生成探索、钻研的意识雏形。

一、可尝试的幼儿园循环式户外自主游戏类型

(一)体育运动变式游戏

户外自主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场地相较室内更加开阔,孩子有自由舒展身体的充足空间,所以首先可以尝试设计基于简单体育运动的变式游戏,比如攀爬游戏就将攀登、拉力等不同运动动作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幼儿园可以规划出合理的攀爬场地,投放梯子、攀爬绳、假树等游戏材料,并利用装饰素材创设探索自然、攀登建筑、勇敢冲锋的情境,让孩子可以自由活动,过程中锻炼勇气,培养抗挫折能力。或者基于发展孩子身体平衡能力,锻炼上下肢力量的需求,引导其完成平衡、跑跳类游戏,可以布置平衡物或轮胎、软性障碍,让幼儿在老师示范下不断尝试,挑战自我[1]

(二)情境感受和扮演游戏

小孩子习惯观察和模仿外界的人、事、物,所以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场地优势打造可以探索的,能让孩子深度学习并获得快乐的自主类情境感受、扮演游戏。比如将服装、鞋帽等游戏材料带到户外,通过规划场地设计家庭、超市、游乐园等游戏环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喜好选择材料,自发自主投入到情境中和小伙伴对话。过程中会培养幼儿的联想、想象、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将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带入情境中学习着从对方的动作、表情中读取关键信息,利用自己的眼神、肢体、微表情完成有效沟通。

(三)自由建构和创造游戏

自主建构给了孩子更多使用游戏材料能动性发挥与创造的空间,教师可以在指定区域内投放大型木头模型、积木材料、纸箱纸盒、高低结构材料和其他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让孩子有目的或无目的组合这些材料进行建构。比如使用高低结构材料自行设计、组建桥梁、楼宇、立交桥。过程中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例如发现纸箱纸盒承载力不够,无法稳定支持其上方更重的材料,孩子就会尝试更换游戏方案,颠倒材料的位置。自发经历思考、假设问题解决方案、验证方案可行性的成长过程。

二、沙水泥巴类建构游戏的实践案例

沙子、水、泥巴等环境材料常见、易得,无论是城市幼儿园还是农村幼儿园,都可以将其作为循环式户外自主建构游戏中的一部分,并尝试将其与小水桶、小抹布等材料整合在一起,让孩子探索使用这些材料玩出花样的方法。

(一)给水桶喂沙

该游戏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创新、发散思维和合作精神,让其自主探索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游戏的核心是用各种办法给水桶喂沙子:教师可引导小朋友自发组队并选择游戏场地,给每个小队分发一只小塑料桶,人手一把铲子、一块小抹布。游戏规则是孩子们要在指定时间内用自己手边的工具挖出沙子并将其放进小水桶里。背景音乐会提示时间,音乐停止后小水桶中的沙子最满最多的小队获胜,成员都会获得一份小礼品。为完成任务有的小队会一起动手用小铲子、小抹布甚至自己的双手挖沙子装沙子,有的小队会分工合作,几名小朋友负责铲起沙堆中的沙子,将其放在一块块小抹布上,其他成员负责使用小抹布作运输工具运送沙子,以接龙的方式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做适当的提示、提醒,比如除了老师给到的工具还可以使用手边看到的哪些材料完成活动,或者发现小朋友用手刨沙要提醒其注意安全,不要让小手受伤[2]

(二)水桶大作战

该游戏也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让孩子使用低结构的细沙这一材料和大小不一的塑料桶完成探索活动。游戏开始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遇到的问题:沙坑中央的大塑料桶中装了满满的沙子,现在老师想把沙子拿出来,但是却找不到好办法,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怎样做好吗?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比如有的孩子想到要合作搬起大塑料桶将沙子倒出来,有的小朋友想到用小塑料桶将沙子一点点挖出来。有了想法就让大家开始行动,几名小朋友会尝试着搬动塑料桶,想将其倾覆过来,但力量不足,塑料桶只是抬起一点又会落下去,这种方法不可以。教师就再鼓励孩子试试其他的方法,小朋友们一起动手使用手中的小塑料桶、小铲子一点点将大桶中的沙子挖出来,减轻大桶重量之后再将其推倒。

三、以教师指导推动幼儿游戏中自主探索的方法

(一)主动探索中的观察

教师指导是让幼儿在自主循环游戏中可以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而面对正在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老师要做的是认真观察,从细节上关注或提示。比如幼儿有较强的进取心、冒险意识,会一直冲冲冲,容易忽略游戏材料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危险或者游戏规则。此时教师应当做好动与静的平衡,包括让孩子认真观察一下周边的环境、其他小朋友游戏的状态;或者给该部分孩子提出新的问题,让其有时间冷静一下,再进行下一步的游戏。

(二)平稳可控向的指导

部分小朋友属于内敛平稳型的,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开展游戏,但相对也缺乏一定的冒险、创新意识,整个活动表现的相对平淡,此时老师要做一些推动,让孩子不仅能依靠原有经验完成游戏,也可以探索游戏的新玩法,发展创新思维。比如和小伙伴一起翻花绳,可在回忆教学视频手势的基础上尝试翻出新的样子;或者玩跳绳游戏,能不能在单人跳、双人跳的基础上增加三人跳,或设计双人花式跳动作[3]

(三)被动迷茫型的引导

有的小朋友限于性格或经验、知识的影响,在做自主游戏时往往较为被动、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可以做什么,容易觉得游戏索然无味,此时就需要教师多引导多带动。比如玩打地鼠游戏,孩子不熟悉规则或反应不灵敏,总是失败就会不爱玩该类游戏;教师可以主动发起互动,“我们一起来组队好不好?”边做游戏边给孩子做指导,“看那边的地鼠可能要出来了,我们可以像这样躲闪”,“你负责这一部分,我负责这一区域”,让孩子摸到玩游戏的窍门,获得成功体验,才能愿意参加该类活动,慢慢突破自我。

结束语

玩游戏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天性,也是其从世界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关键路径,教师要做的是考虑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结合幼儿园已有的资源、条件设计并组织更多让孩子可以自由探索、获得理想结果的游戏。而在循环式户外自主等游戏中,还需要教师做好观察、指导和帮助,让每一名小朋友都能充分享受游戏的过程,获得有意或者不经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谢陈瑶. 且思且创且创且导--关于幼儿园循环式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C]. //2015年浙江省幼儿体育与健康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5:141-142.

[2] 罗晓霞. 如何运用户外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 考试周刊,2017(15):179.

[3] 蒋丽华.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探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9):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