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如何防止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园欺凌

李芳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足直小学,广西河池547000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放晚学后,在校管理的老师少了,校园欺凌时有发生: 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欺凌胁迫,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最常见的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或是同学间因“义气”而拔刀相助等等。这些事影响了校园的和谐。

那么校园欺凌事件是如何产生的呢?参与了几起欺凌事件的处理后,我发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部分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孩子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使得部分孩子存在性格缺陷,从而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另外,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思想素质、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离婚率很高,单亲家庭的孩子特别多,光我们一个39人的班,就有15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学校的原因。在学生逆反心理的时期,很容易造成他们不理智的行为,学校老师没能发现。

三、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冲动却不考虑后果,从而产生不理智的行为。

四、受《未成年保法》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后基本上都会从轻处理,这使得施暴者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用担心法律的惩罚,这使得一些受害者家长在没有有效方法避免孩子遭受校园暴力的情况下,会鼓励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校园暴力,这种方式已造成了恶性循环,使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校园欺凌呢?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谈谈:

一、家校联合,形成合力   

家校联合是防范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途径和必需手段。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引导好家长。遏制和防范学生欺凌的突破口首先是家长,家长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对防范欺凌现象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渠道,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使家长增强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知和重视,关注孩子的异常言行,对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不能忽视,更不能纵容。当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对孩子不能姑息迁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不能任由孩子讨价还价,无理取闹,配合学校做好教育、惩戒工作,以使孩子不再发生欺凌他人行为。

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一些学生之所以欺凌他人,源于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约束自己,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室、校报,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使校园普法教育活动常态化,如实行聘任校外辅导员制,请司法人士定期开展讲座,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举办校园暴力图片展,引导学生从惨痛的案例中认识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反对校园欺凌的意识;举办与法同行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懂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主题班会,价值引领   

主题班会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学生问题的主阵地。在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现象时,我校班主任充分利用好这一教育的主渠道    通过主题班会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疏导学生的情绪,健全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    在班会课上,通过视频播放、欺凌案例介绍等,以案说法,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体味欺凌事件对双方及双方家庭造成的不可弥补的伤害,使学生们从中汲取教训。全校组织珍惜自我,关爱他人”“反对校园欺凌,远离校园暴力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学生发言、问题讨论、情感交流、真情告白、全班学生签名等活动,净化学生的思想,拒绝校园欺凌。让学生懂得,对一些身材瘦小、体力单薄、能力较差、家境贫寒、生理上有残疾的同学,要尽力关心和帮助,不能瞧不起他们,更不能欺凌他们,要平等尊重他人,绝不凌弱欺生。   

四、了解动态,防患未然  

百治不如一防。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素养、教育方式有所了解,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引导家长正确地管教孩子。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控学生的性格、思想、表现和动态。通过调查学生、家访、观察、交流等渠道,把握学生的行为倾向,发现学生有暴力倾向时,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和教育工作,并主动向校方反映并与家长联系,共同防范,使校园欺凌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我们教师还特别关注班级内强势学生和弱势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自制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学校要求教师对校园欺凌事件有预判性,加强监测以便及时处理。教师要随时检查反思自己的管教态度,避免出现不公、不当言行,努力保持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

五、制订校园欺凌学校处理方法

对于一些恶霸学生,我们学校集中培训,教育他们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掌握基本的防范本领,学会依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暴制暴、以牙还牙。对于被欺凌学生,班主任教育他们,当遭受欺凌时,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善于自卫自救,而不是去痛苦地忍受欺凌,如可采取迂回战术麻痹对方,也可通过假装答应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脱。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被欺凌后,不要忍气吞声,要及时报案或告知老师和家长,要相信法律,相信正义,依靠老师、家长的力量和法律的权威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武力

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则,会导致欺凌现象恶性循环。  

这几年,由于我们学校采取的措施有效,现在学校里的欺凌事件越来越少了。我们的校园一片祥和,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