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换位思考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研究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换位思考的临床价值

刘红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换位思考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对象50例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干预组(n=25)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换位思考干预,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5月。结果:干预组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换位思考,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换位思考;护理效果

慢性肾衰竭的英文简称是CRF,其属于一种肾内科临床常见疾病,慢性肾盂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等[1],都是引发此疾病的关键性因素,容易造成病人发生代谢产物潴留、酸碱失衡等症状表现。大部分病人由于对自身病症的认知度低,再加上疾病的影响,非常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临床疗效及预后产生影响[2]。基于此,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至关重要。针对此类疾病,本实验对换位思考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以期给临床研究和推广提供帮助。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50例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干预组(n=25)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5月。其中对照组男20例(80%)、女5例(20%),年龄40-75岁,均值(57.48±4.62)岁;病程1-2年,均值(2.47±3.25)年;干预组男14例(56.%)、女11例(44%),年龄42-75岁,均值(58.07±0.28)岁;病程2-3年,均值(2.02±0.23)年。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通过批准。

1.1.1

1.1.3入组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诊断确定是慢性肾衰竭;(2)临床资料无缺失;(3)患者和家属知晓实验内容,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1)处于特殊阶段,如当前在治疗其他病症;(2)有严重认知、语言交流、听力及视力障碍者;(3)合并精神类病症;(4)伴有其他全身性严重病症;(5)居住地不能随访;(6)依从性极差,中途退出实验。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

1.2.2换位思考

干预组基于对照组的同时,进行换位思考干预:(1)加强责任护士的专业素养,按时组织其参与培训,给病人提供饮食指导及心理疏导,加强科室护士的学习,持续提高其工作能力;指导责任护士熟练掌握换位思考的技巧,且合理运用于临床中,耐心倾听病人的内心想法,及时掌握其心态变化,从病人的角度看待问题;(2)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建立将病人为主体的护理观念,将科室人员的基本信息张贴在宣传栏上,病员床头写明医护责任区,使病人体会到对自身的重视;通过换位思考的形式,站在病人角度处理问题,保持诚恳的态度,构建积极融洽的护患关系;采用角色互换的形式,使责任护士思考病人有疑虑的问题,逐渐改变护理;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通过换位思考的模式服务病人,全方位掌握其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提供个体化护理服务,最大程度消除其负性情绪。

1.3指标观察

以自拟调查问卷评估两组的满意度,分值范围0-100分,包括非常满意(75-100分)、基本满意(45-69分)、不满意(0-44分),根据病人打分结果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s)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较对照组的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干预组

25

13(52.00)

12(48.00)

0(0.00)

25(100.00)

对照组

25

5(20.00)

17(68.00)

3(12.00)

22(88.00)

x2

-

-

-

-

6.563

P

-

-

-

-

0.010

2.2两组负性情绪对比

干预组较对照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n,±s)

组别

例数

SAS

SDS

干预组

25

33.02±3.08

37.12±3.70

对照组

25

45.34±3.54

49.48±4.03

t

-

15.533

13.366

P

-

0.000

0.000

3讨论

在医疗技术迅速进展、国民生存质量显著提升下,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慢性肾衰竭进展到后期,均需进行血液透析,因病情干扰,病人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当前,在护理工作中,需予以病人充分的尊重、理解,针对其实际状况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从而改善预后

[3]。换位思考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理解问题,这个过程中需坚持以真诚为前提,将沟通为纽带。换位思考是心理体验,是不能缺少的心理理解机制。在临床中应用换位思考,需护士从病人角度分析和感受,掌握其情绪变化,良好沟通,理解病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4]。本实验结果显示,护理后,干预组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换位思考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洪丁凤,林艺娟.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5):111-115.

[2]陈菁菁,孙慧敏,潘东金.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3,42(2):143-146+151.

[3]毛雪.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6):45-48.

[4]张君.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5):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