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涌水量估算简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隧道涌水量估算简析

周伟波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说明:本次主要依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针对钻爆法施工的山岭隧道

关键词:隧道围岩;围岩分级;地下水;综合围岩分极;

1、前言

    随着技术水平和施工要求的提高,基于定性分析的隧道涌水量预测逐渐发展为定量评价与计算。尤其是近几年凡涉及隧道勘察部分,均要求设置合理的现场水文试验项目,根据水文参数对隧道涌水量进行定量评价与计算。

    根据我公司完成的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隧道涌水量估算的过程进行简要的概述。本项目坑道部分全长约470m,洞室工程约2900㎡。

2、坑道部分水文地质条件

    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及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补给,构造裂隙不太发育,补给量少,透水性差,水量贫乏。节理裂隙密集带、强风化带和断层破碎带透水性和富水性相对较好。基岩裂隙水沿张裂隙下渗至中风化岩面,由高处向低处流动。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水力梯度由高水位向低水位迳流,主要沿基岩迳流。

3、现场水文地质试验的选择

    为了测定岩体的裂隙性和渗透性,提供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可选择的现场水文地质试验方法有:

    ⑴现场抽水(提水)试验

    在坑道钻孔中进行,坑道钻孔孔深一般50~100m,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仅节理裂隙密集带、强风化带和断层破碎带透水性和富水性相对较好。如设置观测孔意义不大,同时会增加不少的额外工作量。采用不带观测孔抽水也只能初步测定含水层的渗透性参数。现场抽水(提水)试验历时较长,一次试验(三个落程)至少需要24个小时以上。

    综合分析现场抽水(提水)试验对本工程性价比很低,不大适宜。

    ⑵现场注水试验

    采用分段试验法进行,在勘探孔深较浅时比较实用,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需对上部非试验段进行水泥护壁、止水。止水后再进行钻探,止水效果难以保证,容错率较低,同时封孔止水过程等待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⑶现场压水试验

    试验方法为单栓塞分段隔离法。可在钻探过程选择有针对性的地层(如节理密集带、断层破碎带)作为试验段,灵活性较大,本工程较适宜。

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流程:试段清水钻进→冲孔下卡栓塞→观测稳定水位→正式压水(控制P压力读取Q流量)→正误判断→松塞提管的程序操作。流量观测工作一般在1~2分钟进行1次,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5次流量度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每个试段共进行5个过程压力试验,压力等级分别为0.3MPa、0.6MPa、1.0MPa、0.6MPa、0.3MPa。现场校核原始记录,绘制P-Q曲线,确定P-Q曲线类型,根据曲线类型特点校核试验的准确性。最后根据第三阶段(1.0Mpa压力等级)的试验参数,计算其透水率。

施工班组熟练整个试验过程后,一般2个小时左右可以完成一次分段试验,对后续的钻探施工影响相对较小。

试验公式采用《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中:

式中  q——试段的透水率(Lu);

                        L——试段长度(m);

                        Q3——第三阶段的计算流量(L/min);

                        P3——第三阶段的试验压力(Mpa)

岩体评价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表9-3-15判断,渗透性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J判断。

表3.1  压水试验成果表

钻孔

编号

试验段

(m)

长度L(m)

压力P

(MPa)

压入流量Q(L/min)

透水率

q(Lu)

所在地层

岩体评价

渗透性

等级

Z17

28.1~32.8

4.7

1.01

35.61

7.5

F1断层

节理较发育

弱透水

46.4~53.6

7.2

1.02

2.71

0.37

微风化凝灰岩

完整

微透水

Z18

68.8~74.1

5.3

1.02

47.76

8.83

J1节理密集带

节理较发育

弱透水

Z19

64.8~69.5

4.7

1.01

62.5

13.17

J3节理密集带

节理裂隙发育

中等透水

92.9~97.4

4.5

1.02

78.9

17.19

J2节理密集带

节理裂隙发育

中等透水

通过表3.1,本项目具代表性地层的透水率、渗透性等级都有较准确的描述,为后续的计算及评价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四、洞室地下水状态

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及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补给,构造裂隙不太发育,补给量少,透水性差,水量贫乏。节理裂隙密集带、强风化带和断层破碎带透水性和富水性相对较好。现采用达西定律法估算洞室围岩最大单位涌水量。

公式中          -洞室单位涌水量(L/min·

m);

-渗透系数(dm/min),参照《水力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J,同时结合当地经验,1吕荣(透水率)约相当于1×10-5cm/s(渗透系数)

-洞室单位长度面积(m2);

-水力梯度,根据经验取1

计算时统一了计算单位,结果见表4.1

4.1    洞室围岩最大单位涌水量估算表

分段里程

m

透水率

qLu

对应渗透系数

dm/min

洞室断面宽度

m

最大单位涌水量(L/min·m

K0+000~K0+010.0

10.0m

6.25

3.75E-03

17.5

6.56

K0+010.0~K0+084.5

74.5m

7.5

4.50E-03

3.1

1.40

K0+084.5~K0+175.9

91.4m

0.23

1.38E-04

3.1

0.04

    计算结果为最大单位单位涌水量,设计使用时按对应的洞室长度乘以最大单位单位涌水量即可,针对性较强。勘察报告编制时,在BQ值计算的章节,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可采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附录A表A.0.2-1中,按地下水出水状态选取。

五、小结

    关于隧道涌水量的估算,大多计算模型引用自水利行业的计算公式,多属于无限补给模式,在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条件下可选用,如穿越江河底部的隧道等。但对于山区隧道,计算模型需按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酌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