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杨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430014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录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39例常规护理对照组、39例全程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作为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指冠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损害患者的心功能。临床以持续半小时的心痛、胸闷为主要症状,且患者发病后血压、心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若疾病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会引发呼吸障碍、休克等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应该予以及时诊治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临床为了确保患者得到快速救治,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需要加强护理干预[1]。全程优质护理秉承“以人为本”原则,深化护理内涵,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需求,优化整体护理水平。本文以我院收录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全程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2年5月-2023年5月,研究样本:我院抽选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选标准:患者经心电图、冠脉动脉造影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以及家属主动在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其他心血管病变、重大器质性病变、中途经实验退出的患者数据。将78例患者均等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男/女

平均年龄(岁)

实验组(n=39)

21/18

58.34±8.67

对照组(n=39)

22/17

58.38±8.27

2/T

0.051

0.020

P

0.819

0.983

1.2方法

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用药指导、病情监护、 并发症对症处理、定期查房等。实验组全程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1.2.1构建绿色通道

在患者入院后为了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需要搭建绿色通道,以先治疗、后缴费为原则,明确患者病情状况后,立即构建静脉通道,及时进行液体输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同时,临床为了确保患者顺畅呼吸,应该清理干净呼吸道分泌物,并开展持续吸氧。吸氧阶段患者可能出现口鼻干燥的情况,可适当增加患者饮水量[2]

1.2.2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会出现濒死感,因此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抑郁情绪,不利于疾病治疗,为了增加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应强化心理干预,主动关怀、鼓励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使患者感到自身受到尊重。另外,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详细讲解后续的治疗流程以及取得效果,通过列举成功治疗案例,树立患者疾病治愈信念,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3生活护理

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需要营造整洁、清新、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使患者尽快接受病人角色。饮食方面应科学搭配各类营养元素,多食用优质蛋白、纤维素丰富、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平时秉承着“少食多餐”的原则。在如厕方面,针对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应养成床上排便、排尿的习惯[3]。平时护理人员也要保证患者睡眠质量,充足睡眠可缓解身体疲劳,增强患者的睡眠舒适度,夜间睡眠时关闭不必要的灯光以及仪器,减少光线以及仪器噪音的刺激。

1.3观察指标

    (1)住院时间、卧床时间。(2)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法开展,以问卷填写结果为依据,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处理资料数据,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计量资料表示,护理满意度以计数资料表示,检验方式分别为t、卡方,结果表现形式依次为±标准差、n/%,P<0.05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卧床时间(h)

住院时间(d)

实验组(n=39)

44.47±3.32

7.19±0.71

对照组(n=39)

60.45±5.64

10.02±1.11

T

15.248

13.412

P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n=39)

24(61.54)

14(35.90)

1(2.56)

38(97.44)

对照组(n=39)

19(48.72)

13(33.33)

7(17.95)

32(82.05)

2

-

-

-

5.014

P

-

-

-

0.025

    1. 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该疾病的致死风险高,所以当前要将急性心肌梗塞诊治与护理作为重点研究课题。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水平,然而常规护理内容单一,效果欠佳,所以提倡采取全程优质护理的现代化护理模式,通过不断优化护理方案,全面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躯体各方面要求,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度。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全程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优,因此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艳,方祖芬.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人人健康,2020(03):18-19.

    [2]张利芬,方嘉丽,吕英蓝.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2):82-84.

    [3]石小婷.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