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和细节问题处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和细节问题处理研究

高源

东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然而,目前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威胁身体健康。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我国相关部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力度,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需要充分认识检测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和细节问题处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质量控制;细节问题处理

引言

在当前普遍重视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背景下,相关主体对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诸如光谱检验检测技术、超声检验检测技术、纳米检验检测技术和色谱检验检测技术等检验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增加了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仍存在一些因素影响到了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负责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有必要认真总结、科学把握影响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以质量控制为导向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展需要有较为科学、完备的策略体系,以保证检验检测各环节中可能影响最终质量的因素都能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

1我国食品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上问题时有发生,相关食品检测检验机构的工作不到位,导致这类问题食品流传到市场之上。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擅自更改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剂量,又或者是在原材料等环节,偷工减料,试图通过牟取微小的利益而躲避法律的惩罚。为了确保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应该对食品质量检测检验控制策略提升和优化。要想实现对食品质量检测检验的全过程控制提升,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其中包括生产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等过程。这意味着在食品安全检测检验过程中,计量的控制和应用十分关键。这不仅是为食品质量提供基本的、合理的保障。也有利于相关检测工作的和开展以及提升。在计量的优化和控制之下,在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都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计量控制的制度虽然在逐步的完善和优化,但是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还是没有同步到位。技术和标准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第一道关卡,但是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更是能够给食品安全“保驾护航”。食品安全检测人员,更是需要对食品质量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有熟练的了解和掌握。

2食品检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2.1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

食品检测中对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较大,做好不同仪器设备的管理对检验结果的很重要。如果使用后的仪器设备没有注重日常维护,会造成食品检测数据出现偏差。部分仪器设备在使用中需要定期校准,如果因为管理不规范,仪器设备使用期间未有效校准,造成仪器本身的精准性存在问题,使检测结果和检测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2.2人员操作因素

在食品成分、农药残留等不同检测项目中,人员需按流程完成仪器设备操作,完成样品处理、样品检测、数据分析等步骤。如使用气相色谱法对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需在样品中加入无水硫酸钠、乙酸乙酯等试剂完成提取、过滤、定容等操作,再使用检测器进样测定各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根据仪器色谱峰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生成检测结果。在任一环节出现操作不当情况,如溶剂添加量控制不准、仪器参数设定不合理、数据定量分析取值错误等问题发生,都会给检测结果带来较大误差,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3提高食品检测细节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建立检测技术机制,做好实验设备管理

利用检测机制对食品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以往工作经验以及监测技术的应用原理、技术类型和操作特点等,针对该技术的可应用范围和方向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效能,展现其技术价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检测人员要结合各食品类型的差异性,根据检测内容的不同,通过科学实践,筛选出最适合该食品的检测方法,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完成检测任务。另外,检测人员需要结合以往检测经验和技术操作要领,尽快掌握检测技术的应用要求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比如,在开展具体检测工作时,可以利用试剂盒对食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同时做好样品制备工作,并针对检测过程中各检测方法和使用条件做到明确掌握,以免操作失误或者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和影响。再如,在利用酶抑制法对食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时,虽然操作简单、快捷,但要注意,该技术的主要检测对象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磷脂类农药,在可监测类型上较为单一,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多加注意食品安全实验室设备投入使用后,需要确定相应的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今后的使用、清洁和维护工作负责。在设备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编写规范的操作流程,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审核批准后实施。同时,还需要记录好使情况和维护情况等信息。对于强制检定的设备,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检定周期表,申报专业的机构进行检定。对于不属于强制检定但对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需要制定相应的校准计划,有实验室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校准处理。无法进行校准且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设备需要由供应商或者第三方专业结构进行处理。在实验室的日常运行过程中,设备的性能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检定工作,一旦发现设备出现偏离,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保证维护实验工作的公正性,避免对客户的权益造成损害。

3.2优化人员培训管理

想要提升食品检测结果准确性,需要推动检测过程规范化发展,在建立完善制度流程指导人员作业的同时,通过加强人员培训管理确保人员熟练按照技术标准、规范完成食品检测。(1)日常应加强人员责任意识培养,使人员形成严谨工作态度,审慎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定期开展食品检测培训活动,提升人员检测能力,保证人员可以凭借专业技术科学开展检测工作。(2)为有效约束人员行为,应加强人员作业监督和考核,发现人员在仪器操作、试剂配制、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需立即追究人员责任,督促人员不断提升检测工作质量,保证检结果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检测是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评估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开展以质量控制为导向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可以确保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食品产业链稳定有序运行。通过分析发现,可能影响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检验检测过程的规范性,食品检测方法的针对性,食品检测信息的透明性,食品检验检测行为监督的力度。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相关主体要注意在明确食品检验检测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增加食品检验检测信息的透明度,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行为监督力度,以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的能力和效果,确保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36):54.

[2]岳阳,孙娜,王玉莹,郭奕含,孙迪.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阐述[J].食品安全导刊,2019(33):32.

[3]马晓星.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06):56.

[4]孙雁.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Z2):38.

[5]崔皓.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与细节问题探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