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五育并举”背景下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刘雷波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

摘要:在“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分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内在要求,提高学生思想的先进性,探索富有时代特点且鲜活生动的育人载体,做好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等五个方面的综合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动力感与参与感。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提升大一新生的适应能力,建设良好学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和高校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五育并举”背景下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关键词:“五育并举”;学生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提高培养教育学生的水平,在实践教育的不同环节中都融入立德树人总任务。近年来,高校学生积极分子数量不断增加,其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高校应在“五育并举”背景下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路径,建设一支数量多、素质优的学生积极分子队伍。

一、立德主体多元化

高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应构建一支专职管理队伍,深入且规范的开展各项工作。通常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会在开展自身工作的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是学生的思想政治领路人,也是学生的教育管理者,所以高校可以落实辅导员责任制,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分子。在开展具体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制定相应的计划。比如,在寒假期间,学生积极分子可以选择一位优秀榜样进行深入访谈,可以是学生中的优秀者,也可以是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等,在具体访谈的过程中,积极分子可以通过学习榜样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并向榜样看齐。在暑假期间,学生积极分子可以以实地走访的形式,深入到意义重大的教育基地,拓展自己的心胸和见识,进一步坚定自身的理想与信念,让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活起来。同时,高校人员也可以与学生家庭、社会联系起来,形成多元化育人主体,增强高校育人实效性。

二、增智渠道多样化

高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应深入探究国家最新颁布的各项政策法规,特别是涉及高等教育的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拓宽培养学生积极分子的渠道。毕竟,培养并教育学生并不是一个单一独立的过程,会涉及到多个环节与多个层面,高校应通过不同的渠道提高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分子的吸引力与渗透力。在此期间,高校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并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由传统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理论与教育并行的方式,以实现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积极分子的标准与要求。比如说,学生积极分子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也可以参与时政讨论,了解国内外时政热点,关心他人和社会,正确定位自己的身份,积极主动学习和承担责任,不断发展进步。多样化的渠道能够提高学生积极分子参与理论学习的程度,无论是思想和行动都能够让学生更加坚定。

三、强体方式解压化

高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应以身心统一的思想面对学生,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锻炼活动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并增强学生的体质,进一步锤炼学生的意志,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关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改善人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在高校中,学生数量极为庞大,很多学生积极分子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家庭矛盾压力,若是情绪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必然会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甚至会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高校应加强学生积极分子的体育锻炼,在先进的群体中打造一支乐观向上且健康积极的学生队伍,带动周围的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难题。高校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分子在6月份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在11月份培养体育爱好,这两个月基本是学生期末复习备考或参加其他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适当的疏通自身的压力,既可以增强体质,且提升机体免疫力,也可以培养吃苦耐劳且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然后将其迁移到学习与生活中,提高学生积极分子的心理调适能力,让学生积极分子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各项活动中,提升自我。

四、育美途径创新化

高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应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所以美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审美教育、心灵教育、情操教育、想象力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温润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高校应把美育纳入到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分子的全过程。目前,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积极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00后,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或进行人际交流沟通,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首先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习惯,满足学生的需要与需求,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积极分子进一步成长。比如说,高校可以以3月份学习雷锋月为契机,组织学生积极分子深入到基层记录好人好事,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同时,专业人员也可以建立网络宣传平台,以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为切入点,及时推送学生积极分子身边的好人与好事,发挥榜样的力量,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入脑入心。在九月份开学之际,专业人员可以组织交流活动,让大一新生可以迅速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积极分子可以崭新的面貌参与艺术交流,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人文素养,并弘扬美育精神,提升学生积极分子的创造性。

五、爱劳活动实践化

高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应适当地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类劳动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本质,提升教育成效。寒暑假期间,学生积极分子,活动时间相对充裕,可以在此期间开展劳动活动,让学生积极分子能够身体力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比如,可以在寒假期间组织社会调研活动,包括志愿服务农村教育、深入基层,推广科技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非常重要,高校应立足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爱劳等方面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靳荫雷,朱宁波.“五育融合”的现实透视、内涵审思及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23(04):33-39.

[2]杨雪芬.“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研究[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02):53-55.

[3]封辉,曲丽丽.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艺术类专业“五育并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践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3):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