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李岚

身份证号:51250119701121001X

摘要: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对整个工程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进而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实施先进的管理措施,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落实,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减少施工成本,确保工程项目收益。在建筑工程建设时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可降低企业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筑行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现代化

引言

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内容广等基本特点,整体施工过程较为繁杂,稍有不慎将出现各类管理问题,因此管理模式的科学选择十分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得到新的发展,基础建筑工程数量日渐增多,在取得良好建设成果的同时,对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严格要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显著。作为现代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在建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粗放式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水平。如何采取有效手段将精细化管理合理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从整体上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是目前建筑行业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课题。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1.1施工质量不达标

施工质量不达标主要原因:一是许多施工单位在实施管理时,主要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对施工质量管理的关注程度下降,容易影响施工质量,甚至还会损害施工单位的整体形象,从而导致施工单位获取的经济效益降低。二是对施工质量的疏于严格把控,未及时对已完成的施工环节展开质量检验,即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施工,这就会给施工留下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缺少完善的精细管理和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存在的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规范要求。

1.2施工队伍质量不高

目前,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这给精细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工程管理人员方面,很多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精细化管理的资质和能力,对现场的管理不够全面。此外,基层施工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缺乏对相关材料和技术标准的认识,对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也不明确,无法将其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而不利于精细化管理的开展。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2.1树立精细化工程管理观念

目前,在建筑工程技术不断深化发展下,建筑企业要想在工程管理领域中渗透精细化管理,需要在思想观念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接受新鲜事物,转变管理观念与模式,进而保证工程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开展。企业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强化精细化理念宣传,重视管理技能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以此促进精细化管理的长久发展。借助企业文化这一软实力,提高工程管理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优化工程管理模式,明确精细化管理目标,结合实际做好工程项目的调研与划分,制订相对应的精细化管理计划,便于后期管理。

2.2完善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设单位可以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单位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并设置项目总监、项目监理等副组长,并设置一定数量的组员,明确组长、副组长、组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管理工作,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作为工作重点,在正式管理前有组长、副组长负责收集、整理精细化管理相关文献、资料,组织组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相关培训,确保小组成员能够在深入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协调并处理好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协同推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在具体工作中,工作小组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督促施工单位成立项目管理班子,同时采取监督、指导、跟踪等方式,全面落实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工作,着重抓好施工中各项工作节点,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保证施工顺利完成。

2.3合理运用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它建立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之上,将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进行详细地划分,从而使管理更加有针对性,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管理的费用。其特征是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针对工程的核心、易错点、重点内容,制订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综合管理;量化是以具体的管理状况为核心,以数学方法对项目的工作量进行明确的管理;流程化是指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把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单位。针对民用建设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所谓“规范化”与“协作”,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匹配”和“改进”的方法,将“精细”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全方位保证管理的细节。

2.4引用先进技术设备,实现技术导航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为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有利于作业人员掌握重要的施工技术要点,明确复杂区域的施工难点和流程,进而可对相关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在对重要技术设置控制点时,需对工程项目中的部分重要部位、关键控制部分、薄弱部分实施分级,加强对重要节点的技术控制力度,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控制方式。

2.5健全精细化工程管理制度

制度是治理的基础,也是工作的保障,如果不能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与管控工程建设,那么将导致整体管理流程过于混乱,不能为工作质量达标提供保障;同时也会出现安全隐患、成本增加等非理性情况,实际施工效果不佳。基于精细化理念下的工程管理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施工标准、监管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控制度、成本控制制度、人员招聘制度、设备租赁购置制度、原料采购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在一系列的制度体系规范下,对各管理流程做出明确规定,分别设置对应的管理机构与岗位,优化人员配置,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撑,全面推进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层层落实。

2.6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进度管理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在对项目施工进度开展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需在精细化管理观念基础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管控方案,并结合进度计划表编制进度管理方案。另外,还需明确安排月计划、周计划等方面内容,使得管控方案符合进度方案的实际要求。除此以外,管理工作者需应用BIM技术,将具体施工进度与项目施工方案进行比较,找出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并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保证后续工程施工能够有序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中,提高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对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施工单位的整体操作行为。在此期间,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形成紧密沟通、合作关系,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并完善相应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强化对施工管理的指导,以便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中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睿.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要点探析[J].房地产世界,2022,20:91-93.

[2]徐诚诚.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3:218-220.

[3]董扬扬.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研究[J].砖瓦,2022(8):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