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3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刘晶 ,苑克花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摘要:当两种想法或者信念在心理上不一致时,人们就会产生紧张感,即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失调体验,人们经常会调整自己的想法。195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一种社会认知论——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有关的认知因素(包括对行为的认知)发生矛盾时,为了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或协调,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或信念、态度。认知因素之间不协调强度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的动机就越强。这个理论虽然简单,但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这一理论应用于家庭教育也同样适用,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的效果。本文以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为例简单介绍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家庭教育,亲子沟通交流中的应用。

关键词:认知不协调;过度合理化效应;家庭教育

一、认知不协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费斯汀格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系统,而每个认知系统都是由许多认知元素构成,所谓认知元素是指个体意识到或认识到的一切,他可以是实事,意见,观点,思想或者个体所知道其他任何事物。当各种认知因素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概念或行为,以减轻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这些认知元素之间有的是相互独立的,即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之间毫无关系,比如“今天天气下雨”与“看电子产品导致近视”两个认知元素间其实毫无关系。有的是互相联系的但是是协调的关系,比如“我喜欢看电子产品”和“看电子产品可以学习知识”两个认知关系是和谐的。还有的是互相联系的但是是不协调的关系的,比如“我喜欢看电子产品”和“看电子产品导致近视”这两个认知元素之间就是矛盾的。正是基于这种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关系的研究,费斯汀格认为解决认知不协调时,个体会通过三种方式调整自己的态度或者行为或者这种不协调的不适体验。

具体来讲分为:一、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以吸烟为例,“相信吸烟致癌”和“我在吸烟”这两个认知因素是不协调的,那么减少吸烟的量或者降低对吸烟致癌宣传的信奉度都可以减少不协调。彻底戒烟或转向根本不相信吸烟致癌都可以消除不协调感的,这就是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二、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的双方强度,比如我可以吸烟,但是不过量吸烟。既同意吸烟有害健康的事实,也享受吸烟让我神清气爽的感觉。三、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从而改变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比如“我多健身,多吃水果就能减轻吸烟致癌的风险和危害”等。

费斯汀格和他的学生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实验,他们设计了一个无聊至极的任务,让被试反复的转木头把,实验结束,费斯汀格让实验者去告知下一个参与者你所经历的实验过程是多么的令人兴奋。实验结束后一部分被试获得1美元报酬,另一部分被试获得20美元报酬,现在让我们来预测一下,是获得1美元的被试还是获得20美元的被试会更愿意去撒谎说这个实验很有意思?

答案居然是得到1美元报酬的被试。

是不是很意外?费斯汀格和他的助手对此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那些得到1美元的被试更可能调整他们的态度以适应这种行为,即1美元这个外在理由不足以支撑说谎这个行为,为了1美元撒谎他们会感到不适或失调,于是他们更愿意去让自己相信是实验真的有趣。他们告诉下一个被试实验有趣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那1美元报酬。他们这种态度改变而导致行为改变会平衡掉之前认知的失调。那些获得20美元的被试,则能为自己刚刚在无聊的实验中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获得20美元的报酬,所以他们也没必要用撒谎——即告诉下一个被试实验很有趣去平衡自己的认知失调感,20美元足以为刚刚他们的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对孩子的敏感程度和对孩子需求的满足程度,造就了不同的亲子关系模式和孩子不同的气质类型。与孩子相处是门学问,亲子关系的经营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就可以画上句号的。作为父母是需要从孩子未出生开始就应该开始学习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终身制的,唯有这样才能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下一代,才能让孩子成为自尊,自爱,自强的人,才能帮助他们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观察中发现,一个孩子的行为是其思想的外在表现,思想决定行为。反过来,行为也是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思想。根据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思路,要想改变一个孩子的认知或态度,可以先矫正孩子的行为模式,让孩子为了达到协调的目的,主动调整其态度,从而达到思想上真正改变的目的。

相应的,家长也应该在行为上真正的做出表率,孩子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最后书写的如何需要大人的努力。惩罚这个方法一定要慎重应用,他不仅能给孩子身心带来不良影响,更可能让孩子认为自己行为的改变是因为惩罚的结果,而不是真的发自内心想去做,所以惩罚的后果只能是孩子表面顺从,而内心深处却并不认同。

所以今天让我们浅谈一下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从中得到灵感,举一反三,能够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亲子教育更加流畅。

(一)家长态度改变——温柔的告诫代替严厉的威胁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烦恼,你都说过八百遍了东西用完要放回原位,垃圾及时扔进垃圾桶,乱的跟猪窝一样的房间一定定期打扫,诸如此类,在孩子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说的他耳朵都起茧子了,依旧是我行我素,完全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这个时候你是不是马上就要大发雷霆了?

现在假设如果你想让孩子去打扫他的房间,你是温和的告诫孩子,还是严厉的威胁他说:你再不整理你的猪窝我就要揍你了!更能令孩子心甘情愿的去打扫房间呢?

你可能想:我已经跟他说过很多次了,可是他太叛逆了,根本就无动于衷,眼下只能靠吼靠动手了,你才能触动他麻木的神经。你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行动?但是费斯汀格告诉你这样做只能南辕北辙。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温和的告诫不能成为他们去乖乖打扫房间的理由,于是他们只能告诉自己我之所以打扫房间是因为我的真的爱干净爱整洁。内化这个念头从而达到真正的行为改变。而严厉的批评却不可能将打扫房间内化为合理的行为,因为严厉的批评已经是打扫房间足够的理由了。

    所以明白了么,所有吼叫和打骂带来的只能是面服心不服,不能从内心深处带来真正的改变。而耐下心来温柔的交谈,平等的对话才是让孩子真正改变的不二法门。能好好说话就避免吼叫,能一句话解释清楚就不叨叨的没完没了。

尽量不要让孩子把行动归因为于外部的理由而不是自己内部的动力,因为这样的行动是不能够持久的。如果孩子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二)家长行为改变——合理利用奖励手段,避免产生过度合理化效应

有的家长会问每次孩子完成大人的要求,我都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对不对?

也对也不对,关键看“度”的把握,有时候奖励的过多,容易产生过度合理化效应。

什么是过度合理化效应,内部动机是指活动本身能带来满足感和快乐,所以内心产生的自觉地主动性驱使你做出相应的行为,相反外部动机是外在的表扬或者奖励等有回报的目标驱使你做出相应的被动行为。当用奖励等举措把原本有趣的内部动机转化为期待通过奖励才能得到的外部动机时,最终当奖励这一外部动机减少时,行为自然而然也就减退了。下面我讲一个小故事来解释一下过度合理化效应:

说一个老人独自住在某条街上,每天下午都有一群吵闹的男孩在那儿玩耍,老人不胜其烦,但他告诉男孩们他喜欢听这个令人愉悦的声音,并且许诺明天再来的话他将给每个人30美分。第二天这群孩子又来了,老人兑现承诺给了每人30美分。老人说他们明天再来的话还有报酬,第三天他们又来了,老人只给了25美分,第四天只给了15美分,并哭诉道他的钱包已经空了,并求求他们明天还继续来。孩子们失望的告诉他他们不会再来了,因为他们玩了一下午才只有15美分的报酬。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预期奖励的行为并不会破坏内在的兴趣,因为人们可以将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动机。但当不合理的报酬出现后,就会发生过度合理化效应,使人们相信我是因为钱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而不是本身的动机或者兴趣。这时候动机和兴趣就会减弱。

这给我们家长的启示是可以奖励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让孩子完成某些行为的奖励,这样的奖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因为奖励才努力的,反倒忽略了内在的动机,完全的画蛇添足。还有一种奖励是为了肯定孩子的个人能力的奖励,这种奖励如果让孩子觉得自己更有能力或者更成功的话,就会增加孩子的内在动力。第一种会降低孩子内在的主动性,第二种会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关键是我们能恰如其分的给以奖励。

(三)孩子行为改变——激发内在动机,先做了再说

学习,一直是家长特别重视又比较头疼的问题,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名列前茅将来进入名校,未来有一个大好前程。现实是很多孩子都嚷嚷不爱学习,从心底没有学习的兴趣。

既然我们想要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如何才能使孩子本来不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呢。

很多家长可能会有疑惑,要不要逼着孩子去学习呢?首先我们不要等待孩子学习的顿悟或者学习兴趣的突然降临,有些时候真的只需要让他们先去做,去尝试,去学习。尽管他们可能非常不愿意这么做,但态度真的会依从于行为,只有做了,态度才有可能改变,最后转变成了喜欢。

家长可能又会提出疑问,按照费斯汀格理论,家长强迫孩子去学习时,孩子的学习行为其实已经可以和家长的强迫行为进行平衡匹配,那就不会从态度上再去与学习行为进行平衡匹配,孩子还是不能改变学习的态度,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长逼孩子,孩子就学习,不逼迫孩子就不学习的恶性后果。

那么第二点很重要,我们应该看到孩子行为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内在动机,给予奖励和赞扬。

父母一定用心挖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对好的方面不吝语言的进行表扬,真正看到孩子闪光的地方,而不是敷衍了事的赞许。

在表扬过程中让他们觉得成功是通过他们的努力达到的,而不是他们的能力——比如聪明,机灵等。这样当失败的时候他们不会轻言是自己能力不够而产生悲观放弃的念头。反而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下次继续努力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可能。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更积极的方面——个人的努力,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行为,更加激发内在的动力,为了匹配你对他努力的赞许,他会更努力成为你嘴里的那个样子,从而形成继续学习的欲望。我们一定要看到孩子内在的闪光点,以及整个行为过程中的优秀品质。

但请注意当存在其他多余的理由时,尽量不要和正当理由混为一谈,反倒适得其反。

(四)引进新的认知因素——合理利用网络手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IPAD,电脑等媒介载体的触手可及性,使得青少年接触网络世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成年人接触的东西,青少年轻而易举的不差别观看,对于涉世未深,没有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作为家长,对此也深感焦虑。然而一味地“堵”,并不能很好的戒断青少年与网络世界的联系,甚至“堵”的太严重结果适得其反。那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手段,亦“堵”亦“疏”的使他成为青少年打开视野的大门,辅助青少年更好的学习成长呢?

现在成长起来的大部分家长都会有一个偏见,这个偏见可能来自于他们的家长,即电脑就是洪水猛兽,一玩起来就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人就“废了”,游戏更是碰也不能碰。

其实任何东西都要辩证来看,不能以偏概全。只要合理利用,错不在东西,而在使用东西的人。

家长要看到,互联网迅猛发展,提供信息也是空前的巨大,我们这个时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时代,这些信息是可以极大开拓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改变我们的认知。

比如孩子老踩井盖,你多次劝诫未果的情况下,你可以网络搜索“踩踏井盖出事”视频,将他放给孩子观看,活生生的例子,动态的画面将给孩子以直观震撼的感受,这种观察学习,即看到别人行动的后果,也会对其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行为,

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戴着镣铐跳舞”即再网络世界里画出安全区,有规则,有红线,有原则。父母也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达到你想教育孩子的目的。

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一个世纪之前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没有反应就没有接受,没有相关的表达就不会产生印象”给所有家长一个启迪。

参考文献:

[1]戴维斯.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135-144

[2]郭毅然.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德育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5)

[3]黄益卿.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对中职后进生教育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