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应用及临床预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应用及临床预后分析

刘锦标

衡阳市中心医院 ,   湖南 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做好临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9~2022本院收治的36例患者,患者均被确诊为终末期肾病,采用分组方式(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低通量、高通量血透治疗,做好治疗效果比较。结果:干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3例、3例、2例,整体有效率分别为88.89%,经比较,t= 9.037,p均小于0.05。干预组并发症整体发生率为11.11%,t=10.547,干预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心理状态明显好转,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少。

关键词:高通量血透;终末期肾病;临床预后

当前慢性肾脏病患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一种综合征即为终末期肾病。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根据相关报道表明,尿毒症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整体生存率明显提升[1]。本文通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透治疗,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2022本院收治的36例患者,患者年龄在60-82周岁,患者均被确诊为终末期肾病。采用分组方式(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年龄均值在77.90±1.25岁,男女比例分别为10例、8例。干预组高龄终末期肾病患者年龄均值在77.83±1.20岁,男女比例分别为11例、7例。本次收治的患者均得到本院伦理审查会审查。经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机,确定患者的透析通路,确定患者前臂的动脉、静脉内瘘。透析期间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以此来维持抗凝效果,并控制患者的血流量,整个血流量在700ml·min-1、350ml·min-1。超滤量维持在1.5-2.0L,每次在4h,1周进行3次透析。

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干预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并选取双醋酸透析膜。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5个月的治疗,随后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1)显效:炎性因子明显改善,治疗症状消失。有效:终末期肾病情况明显改善。无效:患者情况无改善。

(2)并发症情况比较(骨痛、皮肤瘙痒、乏力人数)。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1例、3例、4例,终末期肾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77.78%。干预患者中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3例、3例、2例,整体有效率分别为88.89%,经比较,t= 9.037,p均小于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情况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合计

对照组

18

11

3

4

14(77.78)

干预组

18

13

3

2

16(88.89)

t

                                           9.037

                                           0.000

P

2.2通过对两组透析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其中对照组透析患者中骨痛、皮肤瘙痒、乏力人数分别为2例、1例、2例,整体发生率为27.78%。干预组出现骨痛、皮肤瘙痒、乏力人数分别为1例、0例、2例,整体发生率为11.11%,t=10.547,干预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

表2.两组透析患者后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骨痛

皮肤瘙痒

乏力

合计

对照组

18

2(11.11)

1(5.56)

2(11.11)

5(27.78)

干预组

18

1(5.56)

0(0.0)

1(5.56)

2(11.11)

t

                                          10.547

                                           0.000

3.讨论

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慢性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持续进展[2],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呈现微炎症状态,同时患者表现为炎性因子增加,机体表现为持续性炎性反应,将会导致肾性贫血、高血压以及透析等相关并发症,直接造成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临床上改善肾性贫血、微炎症状态的关键为清除透析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

临床症状主要是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以及各系统功能障碍[3]。对于发展到尿毒症患者的终末期患者,需要进行替代治疗。当前终末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MHD,长期MHD治疗一般不能替代肾脏分泌功能。受损肝脏一般不能分泌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并致使其称谓MHD的常见并发症。该并发症容易造成心悸、心痛,同时容易出现记忆力和智力下降的情况。MHD患者存在明显的微炎症状态,在增强促红细胞抵抗时,从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影响贫血改善效果[4]

当前终末期肾脏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在通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时,通过进行患者机体分泌物毒性的清除,能够模拟肾脏患者的排泄功能,并代谢肾脏的功能。在对炎性因子进行清除的同时,能够清除机体内的大小分子,并改善微炎症水平。综上所述,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减少皮肤瘙痒,同时心理状态明显好转,患者满意度高,无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冬.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应用及临床预后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1):64-65.

[2]加妮娅,于立丽,齐美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血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09):1107-1110+1116.DOI:10.19367/j.cnki.2096-8388.2020.09.023.

[3]李林东.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55+58.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1.037.

[4]暴晓鑫,施莉.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1):98-100.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19.0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