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分析

赵书慧

山东嘉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众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食品检验部门来说,在面临着较大的社会压力的同时,也对其检验能力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食品检验部门应当反思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与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或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1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食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般而言,大型和专业化的食品加工企业都有合法的证书,他们的生产往往比较规范,食品的安全风险也比较低。但是,一些规模较小、检查管理不到位的小作坊,有的甚至是非法经营,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些小作坊常常隐藏在经济落后、监管相对薄弱的地方。由于其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这些小作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为此,我国一直在健全有关的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和制度,加大监管力度,采取严格的监管方式,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超标,以及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过高。因此,在食品检验中,要特别加强对添加剂、微生物等的监测,以达到规范食品安全的目的。对于食品生产厂家,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标准,而食品检测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每一家公司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食品检测部门的权威信息有三个方面。①食品检验员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能够根据试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②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后,应出具检验报告,以检验结果来判定产品是否达到相应的要求,并以数据为依据,确定是否合格。③食品生产厂家依据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对有关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品质,使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2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分析

2.1基因探针技术

基因探针技术又称为分子杂交技术(即核酸探针),是一段带有检测标记,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顺序已知、与目的基因能够起到互补的单链DNA或RNA系列。基因探针通常由几十个特定类型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通过每个探针与待测的目的DNA片段成功配对杂交后,就会在探针顶端产生并释放出相应荧光信号,把目的基因显示出来,表明此DNA样品中含有这种基因,若未能成功配对杂交则不会产生相应的荧光信号。检测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对释放的荧光信号进行分析,便可获得检测样品中的详细信息,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微生物、存在微生物的种类等。

2.2关于生物传感技术

主要通过物理化学换能器与生物活性物质(如酶、蛋白质、抗体、抗原、生物膜等)识别敏感性的有机结合,在检测过程中完成对生物活性物质表达的浓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检测。生物传感器主要由识别部分(即敏感元件)与转换部分(即换能器)构成,通过检测时选择性分辨能够发挥感知作用的微生物、细胞、组织等生物材料,将所感受到的有规律的、持续的信息转换为可以理解的信息,并将信息利用光学、温度、电化学等方式展示,为检测工作人员提供更为准确性的依据。该检测技术具有重复使用、操作系统简单、高度自动化、只对特定底物产生反应、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分析效率快(1min即可获得结果)、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在1%)等多种优势及特点,在食品、制药、生物医学、临床检验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3食品检验检测优化措施

3.1明确食品检验检测发展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强化民众生命健康安全,推动食品领域的长效化发展,树立明确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发展目标具有关键作用。相关单位与从业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保目标构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未来的食品检验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首先,应明确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战略目标。主管单位应当基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发展现状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和考察,针对当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列举和分析,最终明确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宏观层面的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后续工作。其次,应针对策略目标进行分析和研讨。在宏观战略目标明确之后,相关检验机构以及主管单位应当针对性开展研讨会,在检验检测要素管控、检验检测能力提升以及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更加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最后,主管单位还应当组织相关技术力量,针对宏观目标以及细化的策略目标进行全方位审核与评估,确保目标可行性与清晰性。

3.2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开发、引进和应用先进检验技术,一方面能够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对全方位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原子吸收分光技术以及生物酶检验技术等先进技术类型较为广泛地应用在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当中。因此,相关主管单位以及检测机构应当从管理理念以及物质支持两方面推进技术引进与应用,为食品检验技术引进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全面提高食品检测水平,为各类添加剂、微量元素以及致病微生物的辨识力度提供相关的技术助力。检验单位还应当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升食品安全检验人员对于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使检验质量与检验水平得以全面发展。

3.3完善食品检测制度

①从采样制度来说,检测机构应对采样流程、采样标准进行严格的制定,以增强采取样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注重对于样本的保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管理,在保存时,将样本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样本的自身特点和性质,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保存措施;在样本运输时,应当对其进行防碰处理,避免因运输过程颠簸而对样本产生损坏或磕碰影响样本质量,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②从检测技术方面来说,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技术引进或更新制度,确保现有检测技术可以满足时代的变化下的检测要求与标准。③从检测设备方面来说,企业应当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对检测设备进行实时更换或升级。④从检测人员方面来说,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避免因个人失误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影响整体检测质量。

3.4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就是信息网络技术,受该技术带动因素影响,使得食品检验信息共享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从传统食品检验工作情况来看,多以独立工作为主,食品检验信息也存在封闭性特征,人们很少有渠道来获取信息。而基于现代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的充分利用,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并在官方平台发布、共享食品检验检测信息,此时人们借助手机及电脑等终端即可达到食品检验结果信息的获取目的。这个过程也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监督食品检验检测,为该项工作更科学、更规范地开展提供推动作用,进一步保障食品检验结果。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虽然政府一直在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了检验机构,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其根源在于,我国食品检验行业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对我国食品检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管理机制的关注,及时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各级政府机关也要在各个层面上给予有力的支持,为食品检验工作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切实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郭秋实.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9(09):109.

[2]李蕊.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7(2):175.

[3]董晓娜,王启愚,王兴,等.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J].中外食品工业,2021(22):157-158.

[4]马星.关于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研究[J].现代食品,2020,10(19):27-28,32.

[5]杨帛.关于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