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吴世美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安徽 铜陵  244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急诊科4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20例患者为常规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20例患者为优化组,比较2组急诊救治效率、抢救成功率、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优化组预检分诊耗时、多学科抢救团队到位耗时、初步抢救耗时、急诊转运至手术室耗时及有效救治总耗时均短于常规组,P<0.05。优化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优化组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能够显著提升救治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效率;不良事件

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急诊较为常见,由于创伤面积大、机体出血量较多,容易出现生理性紊乱的状况,进而引发失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1]。此外,这类患者还可能存在严重的低氧血症,或合并感染等诸多并发症,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增加临床开展急救处理措施的难度;若救治时间延误,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2]。急诊科具有环境复杂、人员流动量大等特点,繁琐的工作导致急诊科护士未能在第一时间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准确分诊,容易影响后续救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3]。有研究指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提升急救工作效率是确保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关键[4]。本研究在我院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其实施效果,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

1.1一般资料

本文对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急诊科4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此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常规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6~57岁,均值(41.62±3.09)岁;优化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5~58岁,均值(41.59±3.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5]中相关诊断标准;未出现多脏器衰竭;休克至入院时间<4h。

排除标准:自身合并凝血异常者;入急诊后短时间内死亡病例;家属因各方面原因放弃治疗。

1.2

常规组:急诊科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开展预见分诊,随后指导家属完善相关检查;配合医师开展抢救工作,随后与手术室取得联系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陪同患者完成转运工作。

优化组:(1)成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团队,急诊科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分配抢救工作与现场指挥协调,以确保救治工作顺利开展;成员为120医师及急诊科高年资护士,组长组织所有成员开展强化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培养其风险防范意识;安排专人负责各种急救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合理规避急救工作开展期间的设备异常状况。(2)具体流程:①接到120电话后,120医师与担架员随车,借助电话与患者陪同人员联系,初步判定其伤情并提供止血指导,同时向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反馈相关信息;②到达现场后,120医师立即使患者呼吸处于通畅状态;简单评估患者病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③120医师完成初步急救后,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判断其有无合并症,并向急诊科传递病情信息;④急诊科护士在接收到120医师反馈的信息后立即通知多学科医师前来会诊;⑤预检分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开展病情全面评估,快速判断其严重程度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查,借助网络平台将检查结果共享给所有团队成员,确保抢救室护士及手术室护士掌握患者具体情况、明确救治措施;⑥抢救室护士做好相关救治记录,保存抢救病历,以便查阅;⑦急诊科护士在陪同患者转运过程中,检查急救药品与相关设备是否准备齐全,转运途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警惕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1)统计2组预检分诊耗时、多学科抢救团队到位耗时、初步抢救耗时、急诊转运至手术室耗时及有效救治总耗时。(2)抢救成功率: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命体征恢复至平稳状态,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各项指标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或病例死亡[6];抢救成功率=显效率+好转率,(3)记录2组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如导管滑脱、心搏呼吸骤停、呼吸道梗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再出血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诊救治效率

优化组预检分诊耗时、多学科抢救团队到位耗时、初步抢救耗时、急诊转运至手术室耗时及有效救治总耗时均短于常规组(P<0.05),如表1所示:

1比较2组急诊救治效率±S

组别

n

预检分诊耗时(min)

多学科抢救团队到位耗时(min)

初步抢救耗时(min)

急诊转运至手术室耗时(min)

有效救治总耗时(h)

常规组

20

2.91±0.83

8.15±1.02

32.69±3.11

11.84±1.06

1.21±0.25

优化组

20

1.32±0.48

4.72±0.78

25.17±2.98

7.28±0.52

0.97±0.14

t

7.416

11.946

7.808

17.272

3.746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抢救成功率

优化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比较2抢救成功率[n%]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抢救成功率

常规组

20

5

9

6

14(70.00)

优化组

20

9

10

1

19(95.00)

χ2

4.329

P

0.037

2.3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优化组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如表3所示:

3比较2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组别

n

导管滑脱

心搏呼吸骤停

呼吸道梗阻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再出血

不良事件发生率

常规组

20

2

2

1

1

1

7(35.00)

优化组

20

0

1

0

0

0

1(5.00)

χ2

5.625

P

0.018

3.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急诊抢救主要遵循抢救先于治疗、致命伤优先处理的原则。既往常规急诊救治及护理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制度及条例规定,通常由急诊科护士自行决定急诊护理干预方案,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能因诸多因素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其救治成效产生一定负面影响[7]。因此,优化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对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包含现场救治、入院急救、中途转运及手术干预等多个环节,通过信息即时共享构建程序化急救体系;急诊科护士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协助完成救治工作,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救护技能,以获得较好的救护效果。王琴、霍愿愿[8]等学者报道中认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本文分析得出,优化组预检分诊耗时、多学科抢救团队到位耗时、初步抢救耗时、急诊转运至手术室耗时及有效救治总耗时均短于常规组,P<0.05;充分说明优化急救护理流程通过成立专业团队能够确保成员各司其职,使急救工作的快速且有序地开展,从而缩短各环节耗时情况。本次试验指出,优化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原因可能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及时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可有效避免因缴费、检查等流程造成的时间浪费,尽最大限度地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同时,急救团队各成员分工合作,确保各环节无缝隙衔接,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救治,有助于其抢救成功率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组急诊救治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这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科护士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抢救期间护士运用自身极强的预判能力及敏锐的观察能力,不仅能够快速评估患者病情进展状况,及时向医师反馈病情变化,以便医师结合病情调整抢救方案;还能及早发现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通过积极排除以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开展后,具有良好的救治效率,能够显著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蒯瑞娟,张宁,苗苑,等. 风险管理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分级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4):157-159.

[2]李淑凤. 预防性护理措施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5):2081-2083.

[3]张艳,钟志元,周韦. 1例割喉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6):838-840.

[4]蒋凤革,陆璐. 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8):2540-2542.

[5]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等. 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2):1358-1365.

[6]孟玉卉. 4R危机管理理论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6):3034-3036.

[7]赖晓娟,刘楠,吴琴江,等. 休克指数指导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意义[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2):1681-1684.

[8]王琴,霍愿愿.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3):1553-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