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与美育有效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与美育有效融合研究

刘芸

商南县城关第三小学

摘要:实施美全面发展劳五教育并举是贯彻核心素养培训原则的基础。自古以来,美育与劳动文化的关系研究方兴未艾,二者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促进,均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研究的紧迫需要。因此,现站在五育并举的教学角度,对学校劳动文化和美育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以期充分发挥其教学功效,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交相辉映。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教育;美育;融合研究

引言:

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已成为传播美的途径,是培育学生感知美、鉴别美和开发美的意志的主要媒介。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开发程度也紧跟其后,虽然美育进程一直是国际社区饱受热议的焦点,但高等教育进程也是一项整体性进程,需要美育与社会劳动课程的并肩发力,既取决于国民美学素养以及与之相应的社区劳动传播功能,也要求相应美育产品的源源提供。尤其我小学学时代是社会劳动课程启蒙时代,通过合理地解读社会劳动课程与美术专业的内涵关系,把握了小学生美育发展力最强的关键,就可以充实教学班底,推动教学创新茁壮成长。

一、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美育可以陶冶感情,培养创造精神

美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作用于素质教育主要在于“情感”两字。我国近代教育家王国维也明确提出“美育”的主张。他指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在论述美育问题时,王国维多次谈到音乐教育在实现美育中的重要作用。美育是培养人的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的手段,它具有陶冶品性、培养人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力量,可以陶性养情、激发人的创造精神。

(二)美育可以美化人生,发展健康的娱乐生活

人是感情的动物,通过运用美育的手段,开展健康的娱乐活动,创造“活泼快乐有趣”的学校生活局面,使学生养成美的心灵,进而可以美化人生。

(三)美育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审美意识的通才

人天然都有一种对美的向往,问题在于后天如何教育人们去追求审美意识,审美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如果没有正确的审美意识,人往往就会美丑不分。只有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才能引导他们去追求真善美,最终实现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目的。

二、在劳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具体办法

(一)从劳理论教育入手

尽管我们很强调劳动实验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理论才是根本。只有在掌握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的搞好实际教学的。所以这个教学就应该从劳动课程开始,让老师教学讲解示范,然后在课后由我们自己实施下去。有一些的德育渗透也可以利用一些劳动教学。比如,要克服困难、不怕脏累的劳动素质。这不仅是基本的理论素养,这也是美育教育小学生的必要素质。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劳动教育理论课来训练小学生的品德必备素质。这不但能够节约上课时间,而且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将德育与日常的劳动教实践密切相关联

小学的每日劳动实施,一般分为在学校的值日劳作和及家庭的家务劳作。在学校,每位小学作为一个学校整体的一份儿都必须主动的担当起每日的值日劳作。并利用值日劳作保持着学校的清洁。在平时的学校劳作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要担当起自己的卫生职责,而且工作必须在学校约定的时间内进行,要有长时间的规则意识,缺少规则就不成了体统。而对学校所举办的城市绿地除草的项目,老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参加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环保工的劳作辛苦,并借此教育学生既要尊重其他人的劳作责任,更要重视劳动者和。而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也要引导学生担当家务劳动,并教育学生成为家中的成员,分担家务劳动也是必须的。从家务劳动中培育学生的父母责任意识,懂得理解父母、尊敬父亲。不论是学校劳作或是家务劳动,这里都融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且又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经过这样的劳作,才能使学生知规矩、守法律、敢于承担责任,这也正是德育教学的目标。

(三)借助榜样典范实施教育

典型的示范德育意义在学校德育中是非常重大的。采用一些典型的先进事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也是一个常见的方法与手段。首先,身为老师的必须要以身作则,应该认为老师是学生进入校园的第一个榜样。倘若老师们不会认真对待学生劳动,学生也就更不能珍惜劳动。那通过对劳动的渗透德育就将变成了空谈。所以,典型示范的第一步就必须由老师自己开始。然后,老师应该先向学生介绍几个社会知名人物的劳动事迹,并对学生加以培养。

(四)打破教育定式,注重创新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在实践中进行的,而劳动教育实践也同样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同时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就是对品德的教育的要求。很多人都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干活,但其实却不然,因为干活知识劳动教学的主要承载者而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因此,作为现代教育者,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借助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品德更好地渗透到我们的劳动教育中,并协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借助美育渗透德育

无论是任何一种科目的教学,都有艺术教育的意义。语言的意象美感、数字的黄金比率与黄金分割、化学元素的和谐反应、物理的常规与规律美、音乐艺术的旋律美感、绘画的线条美等等,都可以说在各科的艺术教学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当然,在学校的劳动教学项目中仍然有着,比如动手纺织、插花、服装修剪等等,无论是纺织的材质组合、插花的颜色组合亦或者服装修剪的尺寸等,都是很讲究审美意识的。而学生们在积极参与于这些充满审美意识的劳作中,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水平。同时拥有良好的审美意识也是一种良好的个性素养,所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充满审美的劳作对于学校的教育德育而言,是一个很良好的机会。

结语:

总而言之,单纯地德育教育课堂这个主要途径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学生的德育需求,也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因此,我们把通过劳动教育渗透德育开拓为德育教育新途径是非常正确的。它弥补了传统德育课堂教育缺乏实践性的的缺陷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我们在积极应用这条渗透途径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注重渗透的方法是否合适,二者结合的节点是否恰当,小学生是否能够欣然接受并适应,是否符合相应的教学规范和要求。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学生最正确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谭洪珍.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措施[J].小学生(下旬刊).2018(06).

[2]朱连香.在小学班主任德育课程中个怎样执行"鼓励政策"[J].课外语言教学.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