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探索

 陈旭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产教融合发展艺术职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挑战,对学校而言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制约教学成果以及资金短缺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对学生而言面临和本科艺术院校毕业生竞争就业困难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新招的员工难以与行业水平接轨直接胜任岗位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这对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相当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就需要大胆探索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关键词:艺术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产教融合模式

一、产教融合的意义

产教融合本质是生产和教育的一体化在生产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生产和教育密不可分是产业与教育互动与整合的过程产教融合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整体认知是宏观层面的教育思想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根本途径对学校而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学校企业之间彼此融合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或者新办产业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对学校而言可以增加职业院校的综合实力,提升教学成果促进招生提高学生就业率对学生而言在学校中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来针对性的学习,在学习期间就和企业签订合同,提前适应用人单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对企业而言通过和学校结合可以帮助企业创新技术提高竞争力并且可以提前做好人才储备,降低新员工入职培训时间节约用人成本,对地方政府而言企业和学校融合可以形成互补优势加强行业的理论和科研基础,为地方产业带来坚实的发展动力。

    三、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随着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方产业要升级对新兴的科技技术需求日益增加,企业要发展急需大量的能快速适应岗位的人才,职业院校也迫切需要提升教学成果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政府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就必须就必须整合产业与教育推动产教融合。

         截屏2023-02-21 上午1.19.39

首先由政府牵头制定税收和融资贷款扶持政策,推动产教融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打通政府、产业、教育之间的壁垒,联合发展实体化经济。企业与学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或共建二级院校,共同制定课程,企业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实训机会并将实训情况纳入学生的课程评价体系,推动职业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地方人才就业。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科研基地,为产业带来新兴技术,学院与企业建立双师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中交流实践,也引进企业人才到学校指导学生,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为企业省去岗前培训的成本做好人才储备。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建科研平台,开发新项目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地方政府-企业-职业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彼此推动发展。以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例,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特色宣传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建设文旅城市,由文旅投资集团运营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大型项目,艺术职业院校与集团合作,培养文旅项目需要的演职人员,为项目做好人力储备。

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应打造产用一体化体系,实现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产用综合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协同创新活动用于产用活动中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要与市场接轨和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行业顶尖的人才或培养研究生博士生不同职业院校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职业院校的优势就在于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更好的市场化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学校对标的是行业要求教学采用行业标准要在企业中真实的工作实践是教学计划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的学分以企业标准来评定艺术职业教育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为例仅仅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专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入剧团中进行大量的实操演练作为演员在舞台上进行演出在演出过程中学习钻研新的表演技能积累舞台经验艺术职业学院也可以独立或联合社会资本积极兴办产业打造自己的企业和剧目既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也可以获得营业收入反哺学校建设

目前国内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产教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果各行各业都与相关职业院校进行了深度合作企业获得了新兴的科研技术带动产业升级职业教育也带动教师学生在教学中工作在工作中教学但艺术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仍遇到一些困难原因在于艺术类职业教育与理工科类职业教育不同理工类职业教育通过和企业共同科研创新研发新的专利技术或开发新产品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带来较高利益但是艺术职业教育较难有新兴的科技成果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在与艺术职业院校合作中获得的利益较少理工科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石人才需求量大而艺术类属于人文学科属于精神建设相对来说人才需求量少一些这也从某种程度制约了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步伐

其次艺术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较为专注本专业与其他专业连接较少也和行业发展前沿连接较少缺乏市场指导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少因此需要积极开发探索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依托政府对地方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联合企业携手发展文化艺术产业

艺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

1、产教集群模式

截屏2023-02-20 下午10.39.41
产教集群模式是以地方政府牵头打通地方各艺术职业院校以专业分类成立不同的教育集群如音乐表演集群艺术设计集群等将对口的企业分类成立产业集群如文旅集群演艺集群设计集群等搭建产训综合平台教育集群可以共同完成科研课题研发课程开发剧目联合为企业项目定向培养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孵化新项目业集群可以共享项目分工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产业集群与教育集群充分合作为地方产业升级改造提供助力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支持产教融合发展如打造地方文化名片进行文化艺术融合的城乡建设购买产教融合服务项目对产教融合项目的融资贷款等给予支持

2、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模式一: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成立双主体二级艺术职业学院,建立双主体校企联合教研室共同完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学生管理。再由企业和学院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对双主体二级学院实行监督。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是企业与职业学院的深入合作,贯彻了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推进办学机制和办学体制创新,扩大院校影响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质量,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特色型、创新型、应用型学院。通过校企共建二级双主体学院,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推动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全方位融合。

截屏2023-02-20 下午11.53.14
    模式二:职业学院与企业互相挂牌,职业学院作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为艺术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优先招聘合作院校学生。实行“双师”制,企业的演员也可以在学校任教,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在企业的剧目里担任演员。

截屏2023-02-21 上午12.16.02
模式三:艺术职业学院租赁一部分场地作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学生直接进入基地实习实训,优先签约合作院校的学生,企业每年给学院支付场地费用。这种方式就是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校解决学生实习实训的问题,每年场地租赁收益也可增加学院教育经费,企业解决人才需求和场地实训的问题。

3、校办企业模式

截屏2023-02-20 下午10.29.59
现行《职业教育法》和修订草案规定,职业学校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公司从事社会服务、经营活动,并将收入用于教学和专业建设,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市场性,自办企业是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有助于建设集实践教育、社会培训、企业生产、社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职业学校。艺术职业院校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独资或股份制企业,对学院有限责任,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校办企业与学院签署目标责任书,企业市场化运营承接市场订单和项目,每年的利润划拨一部分以捐赠形式支持学院教育建设。以艺术职业院校为例,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和本科类艺术生不同,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就业,需要大量的实践演出机会,学院可以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艺术团或歌舞团,创作歌舞戏曲等剧目在社会进行商业演出,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也参与艺术团或歌舞剧团演出,角色从教师到演员无缝衔接,也促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指出教师或者学生可以将自己研发的产品设计或者知识产权等成果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职业学校和企业对合作开发的专利及产品,根据双方协议,享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的自主权。[1]校办企业允许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产权与设计成果入股可以大大增加教师与学生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科研成果可以在企业产生实际收益,既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企业股东,教学与创业有机结合。

4、企业办校模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2],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这是以企业为主导,由企业出资或联合社会资本自建学院,针对企业自身需求开设专业招生,定向培养,学生基本入学就签订合同,毕业直接上岗,例如:腾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东格力职业学院、中国移动学院等,企业办学可以解决企业内部人才需求兼顾外部营收,也是产教融合的一种模式。

   结语:近年来艺术职业教育面临就业难、发展遭遇瓶颈的问题,需要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和生产一体化,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通过依托政府、艺术职业院校、企业,整合多方资源,提升艺术职业教育的质量,通过多方参与共建机制,达到合作共赢的状态。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CEFA2020047ND

参考文献

[1]《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谢笑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9-28

[2]《

论高校促进产教融合的难点重点与突破点》,王洪才,《高等教育评论》,2021-08-31

[3]《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维度与推进策略》,李梦卿,《现代教育管理》2022-01-19

[4]《关于完善我国产教融合制度建设的思考》,俞启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01-15

[5]《基于会计专业的“2211高职产教融合实践研究贺海毅,《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703

[6]《校企合作必须充分彰显技术创新色彩陆俊杰,《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805

[7]《湖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罗成翼王琦当代教育论坛》2020-11-18


[1] 《校企合作必须充分彰显技术创新色彩》陆俊杰,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805

[2] 《众公教育公考培训业务竞争战略研究》于欣乐(导师:刘柏);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