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郭宴男, 胡伟浩, 岳祎帆,韩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满足建筑企业提升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的目标,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按期完成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还能够降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隐患,全面强化建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助推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应用

1.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干,其合理创新有助于主干的开枝散叶,可以为建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提供多种可能性。第一,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为建筑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同时,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从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方向进行,预估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和调查实际使用的资金,如果二者之间出入较大应第一时间制定紧急预案,尽可能降低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第二,重视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一定要杜绝为了节省资金成本而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在对施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的时候,需要注意维护操作的规范性,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

1.2创新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科学性能够保证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常用的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EPC模式、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和绿色施工模式。第一,EPC模式。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并灵活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EPC模式是一种能够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和收集的体系,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及时了解施工进度,为工程项目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保证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第二,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涉及的环节较多且较为复杂,不只是单纯针对其中一个环节进行监管,需要对整个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负责。为此,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建筑企业需要建立更为全面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从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设备采购与租赁、施工人员的合理配置都需要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手段,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有助于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1.3BIM技术的应

BIM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各个实施流程进行优化,保证施工管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BIM技术中的3D建模技术为建筑工程的落实提供了一定的助力,能够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检验,优化其中可能出现漏洞的部分,实现建筑工程各个参建方的有效沟通,最大限度保证数据资源的科学共享,为工程造价方案的科学控制提供保障。

pert法则pert法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建筑工程项目体系编撰方式,将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在其中融合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并以网络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结合图形计算法,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设计,对建筑工程项目开发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排查并优化施工方案,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建筑企业需要从行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出发,明确企业短期内的发展前景,注重企业领导管理凝聚力的提升,借助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组织多元化的工程管理活动,扩大企业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3],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1.4引进优秀人才

建筑工程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建筑企业需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定期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在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的同时,能够及时掌握当前国家制定的激励政策和优惠制度,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符合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另外,建筑企业需要从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工期目标的设置,合理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构建科学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将不符合现代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内容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剔除,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完成的质量。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发展

2.1增强建筑企业品牌意识

建筑企业品牌意识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市场综合竞争力,有助于构建正确的人才培养战略,帮助建筑企业明确发展目标,为建筑企业在行业中争得一席之地。第一,建筑企业可以从管理人员的角度进行品牌创新意识的培训,将正确、积极地思想向全体工作人员传递,实现建筑企业综合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二,强化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工程技术的研究,确保当前所选择的模式和技术能够符合建筑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借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发展。

2.2创新多元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2.2.1智慧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的智慧管理主要是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进行繁琐线下处理海量数据信息的模式,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数据信息的整合与输送,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例如,可以让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安装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对建筑工程管理平台中的参数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异常情况并高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第一时间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实现施工现场参数信息的共享。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借助各种终端设备进行信息指令的发布与传递,利用智能监控设备扫清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2.2.2扁平化管理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多采取垂直管理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管理,通过逐级传达指令的方式进行管理,保证施工现场各项工序的有序进行。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会降低施工管理的效率。而扁平化管理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指令传递的速度,对传递环节进行缩减,在提升管理指令执行效果的同时,降低传递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误差。

3

综上述,建筑工程管理是决定建筑产业发展态势的直接因素,与社会和科技发展最大限度地契合是助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建筑单位需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满足民生发展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充分了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完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转型,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开展能够井然有序。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该作用于整个工程建设中,推动管理模式的程序化和规范化,进而为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长治久安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绍康.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20):195+199.

[2]相应婷.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门窗,2019,(15):75.

[3]朱君涛.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195.